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针对某一国产内燃动力轿车改装成的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搭建有限元模型,使用非线性有限元求解器LS-DYNA对该电动汽车进行侧面碰撞的仿真计算,并与原型车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动汽车相比于原型车在侧面碰撞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其高危零部件在碰撞中能够保持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单排座纯电动汽车,建立了碰撞有限元模型,并利用23 km/h低速全宽正面碰撞试验的整车碰撞吸能过程、碰撞变形及碰撞特性参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完整及有效性。根据GB 11551—2014对50 km/h高速正碰工况下整车结构变形及B柱加速度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乘员安全空间及电池箱、电机、动力电线等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显式动态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利用LS-DYNA对某型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进行了仿真研究。使用HYPERMESH对几何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有限元模型中分别使用点焊和节点耦合的方法模拟车身焊接及电池与底架的螺栓连接。通过对仿真模型的虚拟实验分析,对汽车底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对电池组的碰撞安全性进行了考察。对改进后的车身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和正面碰撞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该车实际碰撞过程,改进后的底架结构有效地提高了驾驶室处底架的刚度,减小了横梁的弯曲变形,将车门的变形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以增程式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保证其正面碰撞安全性的前提下,对其车身与关键零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设定了优化目标函数。对整车一阶模态对主要零部件厚度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选取对于一阶模态影响较大的车身零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并建立车辆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对比轻量化设计前后白车身的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预测轻量化设计后的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能。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轻量化设计后的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正面碰撞安全性,轻量化水平在同类车型中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行业对电动汽车底部碰撞工况研究较少且无相关标准和法规的现状,结合电动汽车底部碰撞交通安全事故案例,设计了一种典型的正面刮底碰撞工况及其碰撞壁障,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工况的合理性和碰撞壁障的可靠性。同时根据电池包在正面刮底工况中的损伤情况,提出了两种电动汽车电池包防护优化方案,降低了电动汽车电池包在正面刮底工况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电动汽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体验感日渐提升,电动汽车已被市场广泛接受并大有赶超传统燃油车的趋势。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电压可以高达上百伏,如果高压回路发生故障,则会对乘客安全造成影响。为防止电动汽车引发不必要的安全性风险,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完善的安保措施。如高压线路以突出的橙色线缆展示、高压部件设有高压警示标志并通过绝缘耐压测试、高压回路导线连接器满足IPXB触电防护和IPX7防水防尘等级、高压回路设计预充电路、电动汽车设有高压互锁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提出纯电动汽车受到追尾碰撞时乘员舱结构稳定性及电安全性能的相关要求;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参照GB 20072-2006对燃油车追尾碰撞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整车追尾碰撞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指导纯电动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针对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后部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设计需遵循逐级变形压溃的原理,充分提高变形吸能区的吸能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包固定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稳定,使其免受刚性结构挤压,同时避免挤压乘员舱。实车后碰撞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车辆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电动汽车前舱高压零部件布置过程中涉及的高压安全、碰撞安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布置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国胜  白玉  朱彤 《交通与计算机》2012,(1):116-118,123
为改善交叉口安全状况,提高整个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水平,对交叉口碰撞类型之一的左转与直行车辆动态碰撞风险估计模型及警告阈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交叉口左转与直行车辆的运行过程并基于风险内涵,提出了左转与直行车辆的动态碰撞风险估计模型;运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仿真输出的车辆运行数据计算碰撞风险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根据碰撞风险估计值变化规律可以确定出左转与直行车辆的碰撞预警阈值。  相似文献   

11.
电动车     
《经济导报》2007,(1):34-38
新的电池技术以及限制车辆尾气排放的规章制度,使电动车的优势更加突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红 《天津汽车》2011,(12):28-30
针对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车电子差速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ACKERMANN汽车转向模型和电机的特性及双电机独立驱动的特点,提出了以2个驱动轮的相对滑转率(6)为控制变量进行调速控制的方法,并确定了6的临界值,在6≤2%时,采用自适应调节的电子差速模式,实现电子差速功能;在占〉2%时,采用闭环有差反馈式调压系统调节,使占≤2%,实现电子差速的自调节功能。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此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能够保证电动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达到差速目的,并能以最佳的驱动力行驶。  相似文献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洪治平 《汽车知识》2012,(4):102-103
解读蝴力转向系统二十多年前诞生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轿车转向控制技术的划时代革命。EPS根据车速、转向转矩、转向速度、转向角度与车轮回正力的数据信息进行工作。这些数据经信息控制器计算后,给驾驶者提供最佳的伺服转向助力支持。而这种支持的执行元件就是伺服电动机,ESP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5.
当我提车的时候,我带着怀疑的目光再三跟工作人员确认:这是我们需要的那款车么?他们面带笑容向我解释:"没问题,请您放心!"当看到车尾那个淡蓝色字幕E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今很少有像通用这样低调的厂家。作为代表汽车驱动技术发展趋势的混合动力技术,一直以来都会被它的生产厂商骄傲地冠以各种名称,并且为搭载这项技术的车辆配以独有的外观进行大肆宣传,而作为上海通用的新一代混合动力轿车,君越eAssist在外观上除了尾部的标注外,我实在找不出同普通君越有任何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Q:听说电动MINI又推出新款了?什么时候国内有卖的?在欧洲卖多少钱?编辑们给介绍一下。A:是的,就在前不久MINI在Goodwood刚刚发布了一些未来电动MINI的设计细节和设计草图,不过MINI方面也表示,实车会在2019年早些时候正式发布,而目前只是一个预览版本。MINI这次发布的Electric概念车实际上算是2017年曾经发布的Electric概念车的升级版本。新老两款该概念在外形上多有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到是MINI在量产之前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1):42-43
法国一家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种电动传动系统,该系统可以安装在批量生产的车辆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的选择与仿真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电辅助策略的特性,以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为前提,从最大限度降低电机、电池组容量和燃油消耗的角度,对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及其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桑塔纳2000轿车也可以开发成混合动力模式,所使用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车型开发。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孙逢春  程夕明 《汽车工程》2000,22(4):220-224,229
本文介绍了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设计,着重分析比较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技术诸如电机、功率变换器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并指出其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祝珂 《汽车工程师》2012,(12):54-56
在电动汽车性能提高并逐步迈向产业化的过程中,提高能量的储备与利用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超级电容器对比蓄电池的7项优势,以及依据动力和持续时间确定连续负荷和峰值负荷的系统设计方案。超级电容器既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电源,也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辅助动力电源,但存在能量密度低和一致性检测问题。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元件,以其优异的功率特性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