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汽车转向轮摆振引发的转向盘和车身振动现象,选用某型轻卡商用车作为样车,考虑悬架及转向系统干摩擦和轮胎非线性,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包含转向盘和车身的整车十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轮胎力选用魔术公式模型,干摩擦选用Stefanski-Wojewoda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由转向轮摆振引发的整车振动系统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前轮摆振诱发整车产生自激振动多极限环现象,大幅自激振动与初始激励大小相关;振动幅值随车速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干摩擦幅值增加,摆振幅值和区间都相应减小,且多环区间加大,中间过渡单环区间消失。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转向柱后倾角对三轮汽车摆振影响,以国产某型三轮汽车作为样车,对其转向系统进行了简化,建立了二自由度前轮摆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以上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随车速变化的前轮摆振系统振动特性及转向柱后倾角变化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转向柱后倾角,能有效减小三轮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速度区间。而当车速较高,前轮摆振系统发生自激振动时,减小转向柱后倾角能有效地降低前轮自激摆振极限环幅值和频率,甚至消除自激摆振现象。  相似文献   

3.
潘宁 《客车技术》2014,(5):7-11
为了探究前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将运动副间隙处的干摩擦等效到前轮主销处.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3自由度摆振系统模型,并用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汽车在较大的初始激励下才会激发摆振;较大的干摩擦力矩有利于抑制摆振。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三自由度前轮摆振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万向节运动副间隙的三自由度摆振模型。利用Poincare截面法绘制了车轮摆角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分岔特性曲线,分析了车速变化引起的某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Hopf分岔,验证了在特定车速范围内发生自激励摆振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了多轴转向汽车起重机转向轮摆振的机理,建立了LT1080四轴转向汽车起重机转向轮摆振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转向轮摆振微分方程,并分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对LT1080汽车起重机分别作了转向轮摆振计算机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6.
考虑侧偏角和侧偏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4自由度某大客车转向轮摆振模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确定转向轮发生自激摆振的Hopf分岔点: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大客车转向轮摆振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检验理论分析,并得到车速、转向系参数、横拉杆参数、质心位置、主销后倾角与转向轮自激摆振幅值或频率的关系曲线.找出影响自激摆振的敏感参数及敏感参数的适取范围,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客车的自激摆振。  相似文献   

7.
基于增量谐波平衡法的汽车转向轮非线性摆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幅作为控制参数,应用增量谐波平衡法,求得方程解的表达式,分析了系统的分岔和极限环振动现象,并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增量谐波平衡法在汽车转向轮摆振分析中有效可靠,有足够的精度,并运用Floquet理论对周期解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了极限环的稳定性,最后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摆振现象是汽车故障问题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汽车的设计、制造、装配调整和使用中必须注意防止可能引起的转向车轮的摆振,它是指汽车行驶时转向轮绕主销不断摆动的现象,这不仅影响汽车的稳定性,而且还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加剧前轮轮胎的磨损。转向车轮的摆振有自激振动与受迫振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扭振谐值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汽车发动机扭振激励谐值与离散付里叶变换的关系,分析计算了示功图测试和缸内模拟计算各种因素对计算激励谐值的影响。给出了发动机扭振激励谐值的计算结果,并计算分析了多缸发动机翻倒激振转矩的激励谐值,为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和高性能、高转速发动机辅助平衡机构设计提供了激振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制动初速度、制动压力和摩擦因数是影响制动干摩擦力的主要参数,而制动盘与制动块之间的干摩擦力是可能诱发制动颤振时出现多极限环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制动器系统单自由度模型,结合Wojewoda迟滞环摩擦力模型,寻找构成干摩擦力的3个参数诱发多极限环特性机理。基于上述模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一组参数组合下出现了多极限环,而且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减小,稳定极限环的幅值增加,不稳定极限环幅值减小;随着制动压力的增加,稳定极限环与不稳定极限环的幅值均增加;随着动摩擦因数增加,稳定极限环的幅值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