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运用于某适时四驱的轴间多片离合器,针对轴间多片离合器在恶劣工况下容易过热的问题,通过摩擦学及热力学理论,分析多片离合器的热平衡机理,提出多片离合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并通过实车进行参数标定,实践表明:提出的温度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多片离合器片温升,从而提升车辆在严苛工况下的连续越野性能,为车辆越野持续性能提升提供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线控离合器的结构,并对其传动链进行分析.以冲击度作为离合器接合性能的评价指标,得出起步工况下影响线控离合器接合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是拉杆行程对蜗轮转角的变化率和蜗轮角速度.最后具体分析了离合器结构参数、蜗轮转角和电机转速对线控离合器接合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进行线控离合器控制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楔形离合器具有自增力特性,可降低执行电机电流并节约安装空间。通过引入卡尔曼滤波器原理,在滤除测量噪声和系统过程噪声影响后给出了楔形离合器正压力值的实时估计。多种输入电流下的试验结果表明,观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良好的跟踪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外界扰动、参数摄动、数据传输时滞、转向输出滞后等因素给车辆运动控制带来的严峻挑战,基于鲁棒保性能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可靠车载传输环境的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通过系统扩维的方式引入转向系统动力学,建立增广无滞后不确定轨迹跟踪动力学模型,以描述执行器动态特性影响下的车路耦合动力学响应。基于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构建时滞相关稳定性判据,考虑模型参数摄动所引起的系统失配问题,采用不等式放大法对不确定交叉项进行放大,引入H指标对广义外界扰动进行抑制,并通过保性能指标配置控制性能偏好,设计具备线性参数时变(Linear-parameter-varying, LPV)特征的纵横向鲁棒协同控制器。最后通过多个典型工况对鲁棒保性能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信号传输存在时滞、转向输出存在滞后的状态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产生光滑平顺的控制输出,可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尤其是在低附着、高速转向等恶劣行驶工况下,所提出的鲁棒保性能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补偿模型失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轨迹精确跟踪与横向稳定控制的有效兼顾。因此...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重型车辆液压转向系统(HPS)的能耗,改善高速工况转向驾驶员路感、提出一种节能型电磁离合器电控液压转向系统(E-ECHPS),该系统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转向泵转矩和转速。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电磁离合器主、副电机仿真模型,研究主、副电机的动力特性;研究电磁离合器功率输入输出的关系,分析该E-ECHPS的节能性;对E-ECHPS转向工况下的助力性能和直行工况下的能耗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工况,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转矩随车速增大而减小;在直行工况,在车速为10、40、80 km/h的时段内,该E-ECHPS的总能耗相比HPS减少71%。该E-ECHPS可实现随车速可变的助力特性,并具有明显优于HPS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2结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通过IMG电机和混动离合器对发动机的启动控制。建立了与发动机启动过程相关的关键物理模型和控制策略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物理参数和控制参数对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发动机的启动转速、混动离合器的压力控制都会对发动机的启动时间和舒适性造成影响。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对换挡离合器采用滑摩的控制方式来消除混动离合器压力与控制转矩不匹配时产生的冲击。通过对发动机转速的超调量进行监控,动态地自适应调整混动离合器的控制压力以保证控制效果的一致性。为了兼顾不同油门下对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通过离合器压力控制,对小油门工况采用舒适型启动控制,对大油门工况采用动力型启动控制。整车的试验结果对离合器启动发动机的控制过程进行了验证,从启动时间和舒适性角度满足整车对启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某液力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在某些特殊工况下的过热及钢片间温度差异问题,通过对离合器进行滑摩工况的台架测试,结合离合器温升机理的分析与计算,提出改善离合器壳体结构的整改方案。结果表明,该措施有效提升离合器润滑油液分布,不同摩擦片间的分布差异由37%降低至17%,且钢片间温度差异由36℃降低至10℃,有效降低离合器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动汽车低速大转矩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无离合器两挡变速电动汽车PMSM驱动控制方案,即基于转速模糊PI参数自整定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以期改善电动汽车高低速控制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克服了PMSM矢量控制系统传统转速PI控制中存在的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通过转速跟踪实现了电动汽车无离合器的换挡,提高了电动汽车在各种路况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罗伟钊 《车时代》2021,(1):53-54
压盘高温是汽车离合器打滑烧蚀故障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离合器摩擦性能台架试验模拟某工程自卸车满载,20%和30%坡道,二档的恶劣工况下连续起步监测不同起步条件下离合器压盘升温速度情况,通过达到同样温度的试验次数评价温升速度情况。从影响滑磨功和压盘温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离合器压盘温升的方法,给离合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HPS)能耗并改善高速工况转向路感,提出一种用电磁离合器控制转向泵的节能型转向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Electromagnetic Clutch-Electronical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ECHPS)。重点分析了由主、副电机及转差功率回收装置组成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电磁离合器进行了功率流分析,发现E-ECHPS相对于HPS具有明显的节能性。运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某重型车辆E-ECHPS的电磁离合器主、副电机仿真模型,并设计了主电机的外电路和副电机的驱动电路,对典型车速转向和直行工况下的电磁离合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向工况下,电磁离合器的输出转矩随车速增大而减小,符合助力特性要求;在直行工况下,主电机回收的转差功率大于副电机的输入功率。电磁离合器从助力特性和能量角度均满足E-ECHPS系统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