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对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协调程度的测算方法,并结合西安市的实际,对陆上交通运输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给出了评价陆上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度的计算算例与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陆上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交通信息网络布局是实现交通信息网络高效运转的基础,合理的交通信息网络布局能够很好地解决交通运输普遍存在的道路利用率不高、路网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交通信息网络布局模式进行评价及优选,建立交通信息网络布局评价指标体系,以TOPSIS法和灰色理论为基础,将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此构建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模型。以成都市为例,对其交通信息网络布局模式进行了优选,得出应采用网孔式网络布局方案结论。结果表明: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在对方案进行优选时,能很好地避免传统TOPSIS在决策过程中,当两个方案均与正、负理想解距离相等而无法判断两个方案优劣的问题,适用于对区域交通信息网络布局模式的评选。  相似文献   

3.
运输通道线网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输通道交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随着实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车间工艺布局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适合车间工艺布局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性的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使得指标体系更加的合理、完整,查找和分析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二级指标评价标准,从而建立一个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价车间工艺布局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CNG汽车保有量和CNG加气站建设持续增长,加气站布局选址是加气站网络能否形成的关键,不但影响到网络运行是否畅通,而且也对城市交通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从选址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CNG加气站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广东交通》2006,(4):34-34
从综合运输骨干网络,以及专门的港口、机场、管道布局等10方面入手,《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合作专项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交通专项规划》)对泛珠三角地区所有类型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了全面布局。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的仿真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仿真优化方法研究了某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中泊位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岸桥)陆侧轨外侧作业通道数,岸桥及集装箱拖挂车(集卡)配备数量等因素对作业过程及码头通过能力的影响.开发了可生成不同集装箱码头前沿布局方案的参数化仿真模型,建立了仿真结果数据库和多目标多层次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遗传算法与系统仿真相结合,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得分作为优化目标,求得了最优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核心能力是交通运输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分析了交通运输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竞争的交通运输企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是衡量一个城市交通系统总体运行效率的综合指标,它受到很多与城市交通系统有关因素的影响。结合兰州市城市交通实际,构建了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及广义函数法对兰州市交通运输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提高兰州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其中对客运站布局影响因素集的建立以及因素集对客运站布局影响程度的研究则是对客运站布局规划的促进与完善.笔者首先从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结构体系研究入手,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PopFuzzy平台进行因素集对客运站布局影响的定量分析,得到了客运站布局影响程度曲线变化图和相关数据文件,最后笔者对该评价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在国内陆路交通网络中,中、老龄桥梁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功能退化的桥梁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维修养护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桥梁综合监测与评估系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A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land use/transportation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separate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cedures for a land use model with exogenous travel costs and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ith elastic demand can be combined to get a sensitivity analysis procedure for the integrated model. Sensitivity-analysis-based techniques can then be used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land use plans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so that certain social surplus functions are optimiz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a residential location model with a congestibl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ub-model.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关于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综合模型的连续最优化及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框架。考虑外生交通费用的土地利用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和考虑弹性需求的交通运输网络的敏感性分析过程本是相互独立的,本文将两者结合为一个综合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将这种敏感性分析方法用于土地利用方案设计和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最优化,可以使一定的社会剩余函数最大化。最后,本文以一个包含拥挤交通网络子模型的住宅分布模型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4.
车辆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交通运输系统 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自动驾驶特点下 交通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土地利用、停车需求、交通供需、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 发生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 知,总结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等新的交通规划方法与技术。通过对 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知发现:在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数据具有细粒度、高鲜度的新特点;土地利 用模式将发生改变,城市将呈扩张和去工业化趋势,停车需求减小;交通系统供给能力和可靠性 提高,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将更为分散。交通系统规划方法的变化体现在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 网络布局两个层面:交通需求预测框架从“四步”框架转变为模型组合化和出行行为一体化的预 测框架,同时,需求预测的各阶段需引入对自动驾驶特征及其系统性影响的分析;交通网络布局 设计采用连续时域上的布局设计框架,有望解决传统交通网络布局设计的时滞性问题,可适应并 服务于动态变化的土地利用及交通需求。本研究认为,未来需重点研究自动驾驶对交通安全、交 通拥堵、公共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解决自动驾驶实测数据缺乏的困境、 解析异构交通阶段交通系统的运作机理、应对交通需求反弹引起的供不应求、评估难以衡量的外 部成本等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市功能提升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长远的发展战略做出优化调整。通过解读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国际大都市新一轮城市战略规划报告,总结各大都市未来10~20年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相关策略,指出其战略共性,包括加强枢纽对外服务辐射能力、实现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和安全的交通服务等。结合对中国超大城市交通发展特征与趋势的判断,从枢纽功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管理5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不尽相同.针对目前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公交线网评价系统均衡性方面研究的相对不足,通过论述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分析现状公交布局的主要问题,将基尼系数理论应用于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评价研究中.以效率性和公平性为出发点,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并以廊坊市公交线网布局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