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降低舒适界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荫三  高利 《汽车工程》1991,13(4):208-213
在进行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试验研究中,69名中国志愿受试者在电液振动台上承受了卧姿振动,从而得到了卧姿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舒适性振动感觉等值线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13名男女志愿受试者在MTS电液振动驯卧姿承受振动的试验研究,得到了1-32Hz频率范围内的“1分钟卧姿人体承受垂直方向全身振动的‘舒适性降低’界限曲线”。以该曲线为基础,结合卧姿人体受振响应及汽车振动的特点,提出 相应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公路卧铺客车卧姿人体振动,建立7自由度振动系统模型,模拟计算在前后轮路面不平度随机输入作用下,卧姿人体头、臂、腿三个部位的频率响应,并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卧姿人体频响函数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名卧姿受试者承受频率为1-31.5HZ的正弦扫频垂直振动及俯振动,以振动床面加速度信号为输入,以人体头,胸,腹,腿及头部水平等5点加速度信号输出,经测试及数据处理,获得各部位频率响应曲线,并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救护车卧姿乘员受振舒适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开展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试验研究。通过对13名志愿受试者300多人次的试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和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卧姿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地分析、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进行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实验研究。通过13名志愿受度者三百多人次的实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乘卧车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机械阻抗法的基本方法,阐明了该方法解决振动压路机位移方程的具体过程。将压路机模型分成若干基本机械元件。绘制出机械阻抗线路图,根据基本机械元件的机械阻抗,利用机械阻抗法求解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位移方程。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简便,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舒适性降低界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试验中采用心理应变评价的“五级十分法”,同时兼顾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了受试者在各频率点达到舒适性降低界限时的振动加速度阈值,对其作统计处理并进行规范化,获取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的舒适性降低界限”。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域计权形式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研究了救护车担架-卧位人体系统振动的最优主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隔振系统相比,担架主动隔振系统能旬有效地降低担架-卧位人体系统垂直振动和纵向角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在性能指标中采用与频率相关的计权矩阵,可进一步降低系统在相应频带的振动。本文为改善救护车卧姿伤病员的运送平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1根完整无缺陷基桩和3根预先设置缺陷的基桩为研究对象,采用奥地利德威DEWESoft振动测试系统,基于瞬态机械阻抗法,对比完整基桩,对3根有缺陷基桩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基桩固有频率测试的可行性及刚度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基于固有频率的机械阻抗法多次重复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测试结果可以反映缺陷位置、缺陷处的有效桩径,基桩缺陷程度与其刚度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推荐采用同一工地、地质情况基本相同的基桩刚度测试统计值,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一个合理的刚度值界限作为基桩缺陷程度的划分依据,以达到定量评估基桩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