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钟秋 《海运情报》2006,(3):33-33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的枢纽港竞争正在激化。在2005年的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中,欧美港口只有3个,并且处于第7位以下,而亚洲、中近东港口占了7成。世界工厂中国的主要港口继上年再次以两位数增长。然而,作为东亚枢纽港吞吐量增长的香港,其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已经失去,高雄港则转为比上年减少。中国港口今后将继续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现有枢纽港是否坚持作为中转基地的立场,将被迫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2.
潘建芳 《中国水运》2007,7(11):234-23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新一轮的枢纽港竞争中抢占先机,世界各国都把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作为其港口发展的重点。文章通过枢纽港发展背景及枢纽港所需条件的分析来讨论在当前航运业的发展中,应该如何定位枢纽港,要将国际枢纽港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建设枢纽港的借鉴,来进一步认清我国枢纽港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的枢纽港能够带动整个港口群的发展,为我国经济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秦同瞬 《中国港口》2003,(10):38-39
<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集装箱码头的发达程度已成为地区港口发展的重要标志,确立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也就成为地区港口发展的首要目标。两岸三通对两岸三地港口有何影响?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实现港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协调?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两岸三地各自的竞争优势 集装箱港口行业内部的竞争在于枢纽港之间的竞争。集装箱港口行业内部的协作在于枢纽港与支线港之间的协作。两岸三地港口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只有在枢纽港之间。两岸三通后,两岸三地有较大相关的枢纽港主要有香港、高雄港、上海港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经济区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环渤海地区港口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谁将成为下个世纪这一地区的枢纽港是航运企业关心的重点,末文从环渤海港口的现状出发,对环渤海8个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趋势进行枢纽港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6,(4):16-17
香港集装箱枢纽港 不惜代价地大规模建造集装箱枢纽港之风在亚洲地区,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正在到处盛行,而且规模越造越大。然而,连续多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中国香港特区则与众不同,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做大物流和优化使用现有集装箱港口码头设施,在扩大集装箱枢纽港基础设施方面该出手时才出手,在投资发展、码头工程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十分审慎。  相似文献   

6.
大连提出建设北方集装箱枢纽港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大连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将是一个影响大连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必然涉及到整个港口及城市各个方面.但是,在北方集装箱枢纽港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青岛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婷  李奎 《水运管理》2007,29(7):5-27
对集装箱枢纽港的基本类型作简要的界定和描述,分析预测青岛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证实青岛港强劲的发展空间,对青岛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提出枢纽港建设的战略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快青岛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岛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面临战略环境的分析,提出了青岛港加快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战略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组织的中国大陆集装箱码头历次评优中,营口港多个集装箱码头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这也标志着营口港已跨入全国内贸集装箱枢纽港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周边国际大港争夺集装箱中转货源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争夺国际集装箱中转货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主要目标 世界各大枢纽港都把争取国际箱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各国政府都把吸引集装箱中转货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之一,纷纷采取行政措施(主要是简  相似文献   

11.
顾宏明 《水运管理》2007,29(1):19-21
从连云港港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腹地、海湾条件出发,分析其建设集装箱枢纽港的现实条件,提出在连云港港外港区开辟海州湾深水港区进而建设集装箱枢纽港的设想,最后论述将连云港港建成集装箱枢纽港为东部经济区持续发展提供条件、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理想出海口和推动欧亚大陆桥运输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费维军 《世界海运》1996,19(1):43-45
集装箱化革命与多式联运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使得港口之间的竞争与日俱增,尤其是当前船舶大型化及战略联营体趋势的到来将国际大型集装箱枢纽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会。本文论述了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了航运发展对港口的影响及未来港口的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现代集装箱港口的功能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港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本身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海运的基本服务功能,尤其是具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深水大港,对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人流具有强烈的集聚作用和经济放大效应。当前,东亚港口间争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航运中心地位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上升到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国家(地区)之间竞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张荣忠 《世界海运》1999,22(4):41-43
阿拉伯半岛的港口竞争热促进了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本文简述了印度洋区域枢纽港的竞争态势,分析了这种态热的不可避免性,指春对集装箱运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世界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 当前,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加快,导致能够接纳干线船舶的港口数目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大型集装箱船造价昂贵,在船公司整个物流运输系统中,为挂靠一个港口而增加的船舶成本所占比重上升,支线衔接成本所占比重下降,由此船公司会选择减少干线挂靠港,而多采用支线船。进入 90年代后期,世界港口将有一番角逐,随着一些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的枢纽港,另一些港口将降级成为支线港。为了吸引班轮公司挂靠,港口必须在设施和服务方面进行改进,以争夺枢纽港的地位。在船舶大型化的驱动下,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正在发…  相似文献   

16.
上海港和釜山港集装箱码头生产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港和釜山港分别是我国和韩国的最大集装箱港口,为适应各自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争取成为东北亚枢纽港的过程中竞争激烈。鉴于全球主要港口附近便利于建设港口的土地和岸线已经成为稀缺资源、集装箱港口船舶装卸设备价格昂贵,单位码头陆域面积、长度岸线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码头吞吐量等码头生产率指标,成为衡量码头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设备投资集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赵俭 《中国水运》2003,(10):4-5
现代港口竞争的焦点--枢纽港地位 1.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变革:枢纽一支线型运输方式 近年来,远洋承运人一直在利用枢纽港进行集装箱的转运.随着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使用和枢纽一支线型运输方式的优势日益明显,枢纽一支线型集装箱运输方式逐渐形成世界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港口(码头)达到满负荷营运通常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一般说来,港口越大,其成长速度就越快。那些率先取得竞争优势的港口能够成功地成为地区性枢纽港,而那些不能率先取得足够货运量的港口往往会成为中小型的支线港口。只有某些具备适当前提条件的港口才能成为地区性集装箱枢纽港。此外,港口要成为地区枢纽港,还需具备地理位置、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集装箱枢纽港,其中转量在总的集装箱吞吐量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1年新加坡港口在马士基海陆公司的航班搬迁至丹戎帕拉帕斯港后,吞吐量大幅下降了约9%,为1552万TEU,但中转量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01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1780万TEU,70%是中转箱;2001年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80万TEU,其中,中转吞吐量320.6万TEU,占41%。 上海港有着广阔的内陆腹地,吸引大陆腹地集装箱吞吐量是上海枢纽港和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近年来,与日益增长的集装箱吞吐总  相似文献   

20.
徐剑华 《集装箱化》1999,(6):4-5,35
要研究国际中转集装箱货流,首先要明确“国际中转”的概念。有不少论认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必要条件是位于三大国际主干贸易走廊的主要航线上,其国际中转集装箱的比重至少在50%以上。事实上,所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吞吐量都有一定比重的国际中转吞吐量。但是,不能以国际中转箱比重的高低,作为评判一个港口城市是否已经是或是否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