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抗滑能力是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路面抗滑性能技术分析、优化沥青路面防滑技术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简述了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针对AC-13及AC-16路面材料进行试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路表构造特征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现行抗滑性能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路表构造特征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方法,来优化我国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应用实体工程检测数据,对比分析现行和优化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3.
南昌九州天虹广场地上由27层超高层写字楼和6~8层购物中心裙楼两部分组成,地下为满铺三层地下室。超高层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分别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临近赣江,地下水位高,基础下岩土层为粗砂、砾砂、强风化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通过对桩基(承台)+抗浮锚杆(抗拔桩)+防水底板和筏板+局部抗浮锚杆两种基础型式的优化与综合论证对比,选择了安全、合理、经济、施工进度快的筏板+局部抗浮锚杆基础型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抗蛇行减振器参数匹配规律以兼顾不同轮轨接触状态下高速列车横向稳定性,针对国内运行典型结构参数的高速列车,建立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模型,分别考虑到高、低锥度两种轮轨接触状态下车辆的横向稳定性,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抗蛇行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值进行多参数优化,并分析最优抗蛇行减振器参数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优化的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主要取决于车辆二系横向阻尼,得出了两类阻尼值的抗蛇行减振器选配类型,即当二系横向阻尼较小时,转向架单侧需匹配较小阻尼值600~1000 kN?s?m?1,或当二系横向阻尼较大时,匹配大于4 000 kN?s?m?1的抗蛇行减振器;抗蛇行减振器刚度显著影响不同轮轨接触状态下的车辆稳定性,减小抗蛇行减振器刚度有利于低锥度状态车辆稳定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水泥碎石基层的应用现状,本文分析了水泥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成因,并结合强度、干温缩变形性能提出了综合抗裂指数的抗裂评价指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实际,采用综合抗裂指数对水泥碎石基层设计级配进行了评价,并据此对该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我国西部横断山脉地区极端天气下桥塔的温致效应,以某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极端天气下该桥混凝土桥塔的温度场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抗裂优化措施.首先,基于桥址区实测数据,提出桥址区极端天气的识别与模拟方法;然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桥塔的温度分布以及温度应力分布特征;最后,针对桥塔外表面存在开裂风险的问题,提出了2种提高桥塔外表面抗裂性能的优化方案,包括桥塔外表面涂装有机涂料方案和外包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方案.结果表明:在强降温天气下,桥塔表面拉应力极值为2.19 MPa,存在较大开裂风险;当采用抗裂优化措施后,两种优化方案均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桥塔表面的拉应力极值;对于桥塔外表面涂装有机涂料方案,白色有机涂料优化效果最佳;对于桥塔外包UHPC方案,当UHPC厚度为0.08 m时优化效果最佳.通过对比2种抗裂优化方案的经济性和施工难易程度,推荐采用白色有机涂料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结合“十二五”江苏省干线公路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推广,系统梳理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技术要求,分析阐述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要点、质量管理等方面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种备选方案.提出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并采用振动成型法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试点工程建设,验证与优化了抗裂嵌挤型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水稳基层反射裂缝较多的问题,结合市政高速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通过强度检验、加强关键施工环节的控制等措施,优化了骨架密实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设计,有效地降低裂缝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了川牛膝3种提取物,即苯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小鼠抗生育和抗着床作用。结果表明,苯提取物250 mg/kg对雌鼠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无1例怀孕,有效率达100%,乙酸乙酯提取物250mg/kg有效率达63.7%,而500 mg/kg有效率可达90%以上,醇提取物500 mg/kg抗生育效果为40~54%。抗着床实验表明,苯提取物500 mg/kg有效率达100%,乙酸乙酯提取物500mg/kg有效率为66.7%,醇提取物500 mg/kg有效率为40%.以上说明3种川牛膝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生育和抗着床作用,但以苯提取物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抗拔桩极限抗拔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拔桩的极限抗拔力是软土地基中抗拔桩设计的重要参数,为研究和分析抗拔桩极限抗拔力的影响因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火车南站抗拔桩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桩体弹性模量、桩长、桩径3种因素对抗拔桩极限抗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体弹性模量对抗拔桩的极限抗拔力影响不大,而桩长、桩径的增加均能明显提高抗拔桩的极限抗拔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热网络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求解齿轮本体温度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化热网络计算模型和相应的计算式,并在A717齿轮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简便易行且具有一定的精度,从而为高速机车牵引齿轮本体温度的估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渐开线齿轮磨损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渐开线齿轮磨损的数值仿真模型,开发了计算动态磨损过程的软件,可计算齿轮磨损量的渐变过程与所经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齿轮磨损动态仿真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船舶舵机是船舶重要的设备之一。航行中特别是船舶处于狭窄水道或者进出港口水域时,一旦发生舵机失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导致严重的事故。本文通过某轮在长江水域发生舵机失灵故障案例对船舶管理人员在处理舵机失灵、舵机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交错轴齿轮的接触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互相啮合的渐开螺旋面齿轮副的曲面方程和啮合线的曲线方程,以多种数学软件和CAD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三维弹性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了啮合线上各点的接触应力分布情况,包括了各种啮合参数对接触强度的影响,为交错轴齿轮副的强度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齿轮传动为例,将齿轮啮合原理和接触力学的概念相结合,用有限元法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过程接触应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比较用赫兹公式计算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指出了齿轮国家标准接触应力计算说明的不准确性,为渐开齿轮传动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考虑齿轮的主要误差,计算了其初始接触区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简化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Hertz理论,应用线性回归法和插值法,推导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计算公式;考虑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修正了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弯曲强度计算公式;根据蜗杆副有限元网格模型,分析了轮齿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解析式计算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弯曲强度)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大6%~16%,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蜗轮齿面接触应力沿接触线呈倾斜L型分布;蜗杆载荷从1 N.m增大至额定值时,5对齿啮合的最大齿间载荷分配从32.4%降至27.5%.  相似文献   

18.
RV传动太阳轮浮动位移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高精度RV传动输出机构因构件杆长偏差和铰链运行副间隙而使与渐开线行星齿轮相固联的3个曲柄不能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太阳轮中心产生浮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模型。在这一位移状态下,太阳轮的3个啮合法向力趋于自相平衡,提出了3个啮合作用力的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数值计算例证。  相似文献   

19.
摆动活齿传动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个活齿受力为基础,分析了单排及双排结构摆动活齿传动机构的受力状态.将解超静定问题的位移法与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活齿微位移为基础建立变形协调方程组,推导了单排及双排结构摆动活齿传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用推导的模型计算的受力状态符合活齿受力趋势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完成了以影响摆线减速器承载能力的主要参数——偏心距 a ,针齿套半径 r_(rp)和针齿销半径 r_(p)为设计变量,整机承载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并满足十三项约束条件的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参数优化工作,使摆线减速器在机型一定的条件下,整机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