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船舶》2020,(1)
正近日,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的子公司上海中船国家工程中心与大连陆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智能科考等船舶及信息化系统联合开发及市场推广"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海中船国家工程中心与大连陆海双方将共同发挥各自在船舶信息化领域优势,建立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智慧海洋、智慧船舶领域的联合开发及市场推广。上海中船国家工程中心是MARIC全资子公司,是船舶及海洋工程信息系统集成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及  相似文献   

2.
12月22日,以"变革与创新——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年船舶标准化年会在京召开.年会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承办.来自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以及船级社、协会学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船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民营企业等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要求我国船舶工业重点围绕绿色船舶和智能船舶技术,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助力船海装备"走出去"。专家表示,我国船舶工业应立足自身"一带一路"建设及标准化工作实际,强化标准联通顶层设计,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力度,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工作部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倡导、支持和指导下,江苏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筹备组,并倡议国内50多家有意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服务的相关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利产业化股权融资机构联合组建"中国船舶  相似文献   

5.
对三峡河段船舶安检效率的提升技术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三峡河段船舶安检现状,对长江三峡区域过闸船舶实施100%安检一周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过闸安检效率的对策:通过加强船舶过闸安检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航运企业和船方对安检工作的认识、提高船方配合度以及完善船舶靠检基地建设等措施,可提高船舶安检效率,促进三峡通航信息化发展,对于"智慧安检"平台的搭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环渤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营效率提升策略,分析环渤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营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整合、改造和配置船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运营效率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搭建航线网络,健全全程物流平台,促进资本合作,以及加快信息化改造和建设智慧港口。  相似文献   

7.
现代船舶的核心部位及辅助设施的电子化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采用电子/信息化系统一方面降低了控制成本、提高了船舶操控性能,另一方面引入了与网络相关的安全风险。目前国内外针对船舶网络安全风险已有了一定的意识,但对于船舶网络风险应对措施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归纳和总结了船舶电子/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结构特点、船舶网络易受攻击的部分以及针对船舶网络的攻击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船舶网络威胁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海》2010,(5):36-36
<正>二十一世纪,世界船舶行业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海上运输日益繁忙,各国船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船舶行业的飞速发展也让船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船舶管理已经开始迈向信息化。在船舶行业发展较早的欧美,为船舶装上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据世界船舶杂志统计:西欧和北美不同程度装有船舶信息化系统的船舶在60%以上,远洋船舶已有80%以上都是采用信息化系统管理。巴西、东欧、俄罗斯、阿拉伯以及东亚的  相似文献   

9.
船舶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士君  黄爱平  沈忠  吴雨华  董建华  董晗 《机电设备》2005,22(6):I0001-I0005
经校企双方多年合作,采用先进船舶管理理念和标准化代码、运用国际先进的船岸通讯技术开发出的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完全符合国际、国内船舶管理行业的业务要求,该系统的研发成功对我国航运界实现船舶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5日,我国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以促进两国登记船舶使用电子证书,加强双方在船舶电子证书领域合作。备忘录全称为《中国与新加坡关于推广、接受和使用电子证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新两国海事部门同意在电子证书的签发、使用和接受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通过两国"电子证书"数据交换,促进在船舶通关作业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用电子证书。  相似文献   

11.
分析目前制约我国海洋发展的因素,阐述我国发展海洋强国的潜力,陈述当前国内外船舶发展的趋势。综合我国海洋发展的战略设想,立足快速崛起,以和平发展为原则,以"环保高效、循序渐进、合作共赢"为主导思想,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海洋发展战略,分析未来船舶的发展趋势,以及关于新型能源及资源在未来船舶发展中的运用,并提出促进我国船舶业进一步发展、改进、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船舶电力巡检依靠巡检人员定期定时进行人工巡检,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巡检质量不能保证。本文设计的基于物联网的船舶电力设备巡检系统通过RFID以及无线传感技术实现船舶电气巡检的智能性、可靠性、高效性,为船舶电力设备巡检管理的后续研究以及标准化、信息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威尔森船舶管理公司与投资管理公司MPCCapital合作,收购后者所属的AhrenkielSteamship公司50%股份,并以"WilhelmsenAhrenkiel船舶管理"品牌运营,为一支以支线集装箱船为主的船队提供技术管理。在CarlSchou看来,这为威尔森船舶管理公司拓展德国和集装箱船市场提供了良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船舶登记档案作为重要的船舶信息载体,需迎合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船舶登记档案电子化管理,从而促进船舶登记工作与时俱进,实现"零待时"高效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6日,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事处共同举办的内地与香港海上交通安全定期会议在海口召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许如清、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事处处长郑美施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双方就船舶安全监管、航海保障、船舶污染防控、履行国际公约、"一带一路"合作和推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就下  相似文献   

16.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45-148
随着船舶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船舶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船舶电站是船舶上一种重要的装置,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靠运行对于船舶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船舶电站的电量数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用来判断船舶电站的工作状态以及统计分析,因此对船舶电站电量数据的智能采集就成了船舶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设计一种智能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DSP芯片作为智能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了专门设计,实现对船舶电站电量数据的实时、智能、精准采集,能够充分满足船舶电站电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在精确度和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保障船舶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17.
<正>9月5日,我国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以促进两国登记船舶使用电子证书,加强双方在船舶电子证书领域合作。备忘录全称为《中国与新加坡关于推广、接受和使用电子证书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备忘录,中新两国海事部门同意在电子证书的签发、使用和接受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实现通过两国"电子证书"数据交换,促进在船舶通关作业和港口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用电子证书。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曹德胜在当日召开的中新海事高官会议上介绍,船舶证书作为航运通关作业中的关键文书资料,实施证书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船舶监测报警系统需要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于船舶监测报警系统的信息平台、PLC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此来掌握船舶自动化设备的信息化情况,从而实现船舶管理信息化,保障船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希望可以为我国的船舶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对船舶污染物排放进行在线监控,以基于AIS数据的动力法为基础,利用AIS、BDS等船舶位置跟踪技术,开展单船数据、多船数据和区域数据的船舶污染物排放定量计算,以及船舶排放的空间分布状况计算。提出一套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船舶排放控制区海事监管技术体系。满足对现代监管设备、快速反应设备、信息化建设设备以及船舶防污设备等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吴晞  段超  宋崇利 《中国水运》2007,7(5):25-27
建立规范化和信息化表示的船舶碰撞案例库,以适应船舶避碰理论研究、避碰决策研究、避碰仿真研究、培养船舶驾驶人员以及海事审判等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多功能应用的船舶碰撞案例的规范化、信息化表示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了船舶碰撞案例库,并案例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