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钢束锈蚀的原因,提出了在孔道压浆、桥面铺装、伸缩缝处理、旧桥养护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25、50、75次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对预应力梁钢绞线进行锈蚀时间为3、6、9 d的电化学快速锈蚀试验以及二者的耦合试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冻融循环、钢绞线锈蚀和二者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损失的规律,并建立预应力构件的有效预应力与冻融循环次数、锈蚀率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对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损失影响最大的是预应力构件钢绞线的锈蚀,其次是预应力构件的冻融循环,且预应力构件的冻融循环和钢绞线锈蚀的耦合对预应力构件造成的预应力损失远大于预应力构件在冻融循环或钢绞线锈蚀单一作用下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之和。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钢束锈蚀的原因,提出了在孔道压浆、桥面铺装、伸缩缝处理、旧桥养护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西交通科技》2014,(2):F0002-F0002
<正>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已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大量采用,但其病害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危桥拆除与桥梁倒塌后调查发现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引起的预应力钢束锈蚀与预应力损失是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与倒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专利号:ZL 2014 2 0181579.1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巳在我国桥梁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被大量采用,但其病害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方面。危桥拆除与桥梁倒塌后调查发现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引起的预应力钢束锈蚀与预应力损失是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与倒塌的主要原因,以致2001年我国交通部还将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问题列为公路  相似文献   

6.
钢桥防锈蚀是长期困扰桥梁施工和养护界的一个难题,在用抗锈蚀钢作材料方面也有一系列问题要注意、包括使用环境;在钢结构设计中充分利用钢的塑限,可以使结构设计趋于合理化,结构的塑性调整称为自动应力设计。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管道压浆饱满度一直是施工难题,传统的压浆技术对于较长的预应力管道来说,饱满度更是达不到要求,导致预应力锈蚀严重,大大缩短了桥梁的寿命。真空压浆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使压浆质量得到充分保证,为后张的预应力管道体系提供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屏障,可以有效增加桥梁寿命。  相似文献   

8.
薄壁箱形构件预应力钢束净保护层厚度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30m跨径预应力砼足尺薄壁箱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在张拉阶段底板沿预应力钢束纵向开裂的原因,对薄壁箱形预应力砼构件,提出在考虑获得所需纵向预应力的同时,应计入泊松效应和预应力钢束对构件变形产生的反向作用力的不利影响,并从工程设计角度建立了分析模型,提出了确定预应力钢束下保护层厚度的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桥梁施工中,孔道压浆质量差,导致预应力桥梁上部构造预应力过早损失,预应力筋过早锈蚀,结构开裂损坏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预应力桥梁结构纵向、横向、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各个环节进行试验,规范操作,最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孔道压浆是后张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的重要环节。孔道压浆不密实易造成预应力筋锈蚀、断丝及内力损失等严重质量问题,直接影响预应力构件永存内力的稳定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的预应力锚固损失计算方法,提高预应力锚固损失的理论计算精度,对预应力钢束微段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利用不同钢束形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和应力连续条件,考虑设计中预应力钢束直线、曲线混合分布的实际影响参数与正、反摩阻损失差异,建立了针对预应力混合布束锚固损失求解的分段逼近理论,推导了预应力锚固损失精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Python程序,实现了自动求解与简化计算;通过现场足尺模型试验比较了精确公式与现行公路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预应力锚固损失理论算法的计算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后张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锚固时反摩阻效应小于张拉时的正摩阻效应,且实际中反摩阻影响长度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算法有较大偏差;采用提出的方法推算的反摩阻影响范围总体与中国铁路桥梁设计规范更为接近,在精度和离散度方面比现行公路与铁路桥梁设计规范分别高出16.7%和14.9%,且与模型试验数据的相关度更高,变异性更小;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实际预应力直线、曲线混合布束线形与不对称正、反摩阻效应的影响,采用分段逼近法计算钢束预应力锚固损失;在进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从简化...  相似文献   

12.
对箱梁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引起的混凝土竖向应力和螺纹钢筋的应力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现场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预应力损失离散性很大,而且预应力损失可能高达50%.这是由于箱梁的高度有限,竖向预应力筋的长度都比较短,因而在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的伸长量有限.目前的竖向预应力锚固技术尚存在不足,在锚固时稍有不慎造成钢筋回缩量偏大,很容易造成预应力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例,详细地论述了利用温度传感器和钢弦式应变传感器,对连续刚构特大桥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和应力的监测方法,并将其监测结果用于指导后续工序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南通市九圩港引河桥为南通通往南京和安徽等地的交通要道。桥梁为钢筋混凝土单悬臂加挂梁结构。多次遭受货船的撞击后,经过检测评估,使用聚合物砂浆修补并且增加体外预应力钢丝绳对梁体作修复处理。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际,从施工准备、钢绞线的力学性能、混凝土施工、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等几个方面探讨后张法50m预应力T梁的施工控制方法,对同类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世兵  王兵 《交通标准化》2008,(21):154-157
结合工程实际.从施工准备、钢绞线的力学性能、混凝土施工、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等几个方面探讨后张法50m预应力T梁的施工控制方法,对同类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flexural behaviors of continuous fully and partially prestress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s are studied by experiment and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ree levels of partial prestress ratio (PPR) are considered, and three pairs of two-span continuous beams with box sections varying in size are designed. The major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study include the PPR and the fiber lo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 exhibits satisfactory ductility; the influences of steel fiber on the crack behaviors for partially prestressed beams are not as obvious as those for fully prestressed ones; steel fibers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iffness after cracking for fully prestress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beams; the moment redistribution from mid-span to intermediate support in the first stage should be mainly considered in practical design.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预应力和混凝土材料对高强度混凝土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力学行为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4片体外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连续梁模型的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裂缝分布和发展规律与无粘结预应力梁相似,采用钢纤维提高负弯矩区的开裂载荷是有效的,而且利用钢纤维增强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裂缝发展并在卸载后使裂缝闭合,普通钢筋对分散裂缝和限制裂缝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梁、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 其中,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性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 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顺层岩质深路堑路段,岩体经过较大的施工开挖及雨水浸渗后,往往容易产生顺层滑坡,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通常是解决岩体顺层滑动的有效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锚杆的布置、锚固段长度等进行分析,对预应力锚杆锚固边坡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