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成杰 《铁道车辆》2002,40(3):32-33
1 问题的提出第二代红外线车辆轴温探测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实时网络,探测站设备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部分由轴箱扫描器(探头)、磁头组成,室内部分由探测站主机、控制箱、汇接器、防雷箱组成.室外和室内有电缆连接,探测站探测到的列车数据通过电务部门提供的通信通道(电话线路)传输到监测中心.由于主要设备为计算机(弱电用电器,高电压的输入会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电缆较多,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大.粤西地区雷电活动剧烈,年平均雷电日为100d,局部地区可能更高.那霍探测站曾遭到过雷电袭击,造成1号磁头、A/D板、校零板、测温板、防雷装置破坏,探测站因此不能工作,直接经济损失达13 300 元.  相似文献   

2.
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常室外管线多以直埋的方式敷设于地下,但这种方式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提出了在室外设置综合管沟的方式,尽可能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设置室外综合管沟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入沟管线种类分析、综合管沟管线布置原则、断面设计、特殊节点设计以及管沟附属工程等方面介绍室外综合管沟在车辆基地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城市夏季高温问题频发,城市气候环境急需缓解和优化.主要研究新城层面的热环境规划调控策略,采用基于CTTC模型的室外热环境分析工具DUTE(Desig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以郴州市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新城范围内150个街区在控规指导下的室外热环境进行了微气候模拟和优化设计.使用湿球黑球温度(WBGT)和平均热岛强度对微气候进行人类气象评估.讨论了8个热环境影响因子对新城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室外热环境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提出了操作性强的室外热环境优化方法,为新城热环境规划调控提出具体策略和建议.根据低碳新城和绿色发展的需要,本文建议将热环境影响因子指标纳入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当中,以完善控规层面对城市热环境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江村编组站驼峰半自动雷达测速与音频测长系统,具有设备分散、分布范围广的特点.系统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的雷达测速与测长设备分布于整个驼峰场头部的咽喉,控制机柜置于室内.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以信号机械室内分线盘为界,分为两大部分,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室外部分的故障按电气集中电路故障处理方法处理.室内部分又以接口架为界分为两部分:一是继电电路部分;二是计算机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段安装有1500多台ZD6型电动转辙机,由于该设备长期处于室外,受外界影响较大,故障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CAD软件在各个设计领域的大量应用,使得CAD的二次开发成为一种潮流,用软件实现室外电缆配线的设计自动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下面介绍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室外电缆配线辅助设计软件,可帮助信号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地对各种结构、规模的铁路站场进行逻辑运算,并自动输出室外电缆配线表及分线盘图纸,从而告别原本繁重的手工绘制工作,实现快速、标准、合理地出图.  相似文献   

8.
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上盖物业开发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的趋势,对城市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杭州地铁7号线盈中车辆段为设计案例,介绍了上盖物业开发车辆段的总图方案,并对上盖开发车辆段的室外综合管线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日后其他上盖开发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枝术,实现防溜器具从领取出库、安装防溜、撤溜返回入库环节,以语音提示告警、在线图标、自动信息记录形式全过程确认监控.通过该系统设备建立了室内对室外作业人员的互控平台,对室外作业人员的提示,对防止漏错撤防溜器具,保证安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计轴在跨坐式轻轨中的首次运用,提出了室外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安装思路.  相似文献   

11.
轨道电路室外监测及诊断系统在现场的大量使用,对监测设备安装调试的便利性要求也随之升高。目前室外监测设备的配置多为室外逐点配置,施工工作量大。研究了一种室外监测设备远程配置方案,在室内即可完成配置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现场施工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浅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台阶.但住宅区功能不完善,设施不配套,格局陈旧,杂乱无章,室外环境质量、道路、绿化、户外活动场地及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急需改善和提高.文章分析了住宅小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建设一个适用、安全、卫生、舒适多元多层次的小康居住环境,提出了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要在铁路局信号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实现4套联锁共享控制1~4组道岔功能.联锁与室外道岔切换并安全控制基础上,减少室外和室内设备重复建设,最大化减少建设场地占用,节约建设成本.研究结论:(1)在联锁和道岔接口电路之间设计切换电路,可实现多套联锁对同一组道岔的共享控制;(2)设计4个切换按钮分别对应每套联锁,可实现一...  相似文献   

14.
介绍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工程开通前的模拟试验,包括模拟盘的制作,室内、室外试验步骤.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有的微机监测系统只能监测到轨道电路送回室内的电压,无法对室外送、受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铁路电务维修人员很难快速对室外故障设备做出判断。根据对轨道电路检修工作过程的实际调查,设计制作了一套便携式轨道电路在线监测记录仪装置,该装置可实时检测轨道电路25Hz、50Hz及ZPW-2000系列轨道的高频信号电压值、电流值,有利于电路检修人员判断设备故障原因,降低盲目更换器材的频次,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该设备已推广采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阐述室外动态模拟设备原理及工作流程,TADS室外动态模拟设备的组成、应用及操作方法,论述它在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的检测,室外动态模拟设备在TADS系统检测发挥的作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带上盖开发地铁车辆段逐渐增多,而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布置直接制约总图布置。通过本研究,拟找到制约室外综合管线布置因素及解决方法。研究结论:(1)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为了集约用地,利用车辆段进行上盖开发项目日趋增多,而带上盖开发车辆段总图布置受其制约;(2)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需充分考虑上盖开发的影响,并提前对室外综合管线通道进行规划,在上盖开发开展初步设计时,就必须明确上盖开发与车辆段室外管线设计接口,并对关键节点的开发立柱承台和基础梁等标高及尺寸进行控制;(3)带上盖开发车辆段需增加的室外管线,与其开发的形态有关,一般主要为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电缆等;(4)车辆段上盖开发后,其室外管线布置较常规车辆段,在站场排水沟、道路坡度设置、室外管线数量等方面均有不同,室外综合管线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立柱承台和基础梁对管道敷设的影响,需考虑上盖开发塔吊基础的预留以及总图布置时需留出相应的管线敷设空间等;(5)本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带上盖开发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电力外线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利用复杂狭窄的管线空间,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室外各电力管线合理敷设,对各种敷设方式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车辆段的室外照明设计,对今后的室外照明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移频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监测的技术方案及实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移频轨道电路室外设备分布特点提出了一套整体采集和传输方案,为实现移频轨道电路室外设备在线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和报警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军奇 《科技交流》2010,(2):107-110
地铁车辆段的给排水工艺由于段的位置、作用不同而与建筑内给排水工艺、城市给排水工艺均不同,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九号线民主车辆段室外给排水设计基本情况,重点介绍综合管线设计和给排水工艺设计选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