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在电机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装配方面总结出提升电驱系统效率的解决措施。在电机设计方面选择适合电动汽车的电机,优化控制算法;在材料方面,选择性能较高的铜线、硅钢材料和高频材料;在工艺装配方面,应用扁线绕组工艺可以提升电机的转矩和效率,优化铁芯与叠装工艺,从而降低电机铁损。通过增大系统输出效率,降低各项损耗,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制动管束总成存在一致性差的问题,对制动管束的设计、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布置方案、统一设计标准、改进生产及装配工艺3方面措施进行了多项改进,采用集成方案设计、成型管束方案,管束设计、生产、装配采用统一基准并创新性采用立体工装保证产品一致性。通过对优化后的管束总成试制、试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升效果并且较大幅度降低了管束装配工序的生产节拍。  相似文献   

3.
线束产品制造要靠人工进行多工序的装配来完成,如何基于产品制造工艺开展线束设计,从而全面提升线束设计品质,一直是线束设计人员的短板。本文通过发掘线束制造过程中的困难点,结合线束产品特性,从提高制造效率、提高产品可靠性、降低人工控制难度、改善整车装配性能4个方面对线束设计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为线束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中提供设计指导,确保线束产品的设计更贴合实际生产,同时也保证线束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线束的前期布置设计、零件制造品质、整车装配品质3个方面研究分析线束管路品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整车管路品质评审,以及供应商线束零件品质和整车装配品质监督管控等方面,探讨了整车线束管路品质问题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通过前期有效预防和监督管控,可以有效降低整车线束管路品质问题发生风险和频次,提升整车安全性,提高整车品质,降低售后抱怨。  相似文献   

5.
赵龙 《汽车电器》2023,(3):62-64+68
为了保证电动叉车动力电池和电压转换器的正常工作,防止过大电流冲击,以及持续高功耗对电池和电压转换器造成的损害,本文从线路优化设计、材料选型优化以及电器选型优化3个方面出发,对电器线路进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通过进行以上3方面的改善,整车用电功率降低,线路能量损耗减少,整车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储艳 《上海汽车》2023,(6):57-62
针对无框车门玻璃一次装配合格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5W2H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借助公差分析来明确一次装配合格率目标、确定优化措施、指导实车优化。确定B柱饰板定位方案、零件公差和DTS公差3个影响因子作为优化方向,优化后X、Y、Z 3个方向的合格率分别提升了29%、10%、21%。在起步生产中对合格率进行验证,实车验证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精密装配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即拓宽以精密零部件组装和定位作为基本核心内容的自动化装配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日显重要。考虑到精密零部件的组装程序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考虑零部件成品和半成品的差别,提升装配自动化水平。但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装配技术发展相对滞缓,甚至阻碍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为此,针对汽车零部件精密装配自动化技术进行讨论,论述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中的可靠装配方法与优化检测系统,明确不同部件的准确定位,以便优化生产过程,实现汽车零部件的精密装配。  相似文献   

8.
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涡轮增压技术对于现代工业和环境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其生产制造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从精度和结构特点来看,涡轮增压器核心精密零件的自动装配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剖析增压器内部结构,说明装配难点存在位置,并对涡轮增压器各精密零件自动装配设计原理及实现过程加以阐述、说明。同时从静态验证和动态验证两个方面验证核心涡轮增压器核心精密零件自动装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就把装配可行性考虑其中,并且一致持续到批产以后。首先,在概念设计阶段,用专家系统对设计进行验证;然后,在设计开发阶段,对设计进行装配评估,检查是否满足装配的基本要求;装配可行性分析,对设计进行静态检查,装配路径生成,工具空间检查,和人机工程验证;紧固件检查,检查紧固件是否和标准一致,以降低紧固件的种类和数量;接着开始整车虚拟装配模拟,以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及时改进。最后生成装配工艺文件和特殊工装的设计要求。这样的面向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系统,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轿车产品装配结构工艺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轿车装配设备、装配工具、装配防差错、装配顺序4个方面分析了轿车装配结构性的具体要求,提出工艺工程师在生产准备的时候需要从这4个方面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  相似文献   

11.
一款新型发动机的开发过程需要经过非常多的步骤,包括发动机模型设计阶段、样件制作阶段、首台样机装配、性能样机装配、道路试验等等环节。在发动机模型设计阶段,可能因为设计问题导致零件尺寸设计错误、紧固件选取错误、装配空间狭小、发动机可维修性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发动机设计环节常见装配类问题系统分析及查核,能够有效减少问题流入到实物装配环节,大幅的缩减发动机首台样机装配时的周期,同时减少了问题样件的制作成本浪费,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王华治  吕福钢 《公路》2023,(5):171-175
海域长桥工程规模大、施工条件恶劣、有效作业时间短,只有通过预制装配化施工,才能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下部结构预制墩身在跨海桥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在结构耐久性以及施工便利性方面仍有待发展和提高;通过对现有结构的优化,探索一种新型的预制墩身结构,供类似桥梁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离合器常见的故障是: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离合器压盘磨损、离合器装配不正确、离合器调整错误等。根据汽车维修中的离合器返修率可知,以上的4个问题很多修理厂的修理工都不能按汽车出厂时的技术标准检查和维修,故修理后的使用寿命很短,给下一次的故障排除造成很大麻烦。  相似文献   

14.
从制件质量、装配方法、装配工具与装配分级3个方面针对乘用车悬架系统螺栓的装配质量进行了分析;从紧固系统夹紧力这一根本评价指标出发,结合具体开发项目,以实现螺纹紧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为目标,详细研究了三者对于装配质量的影响,解决了设计过程中的多项紧固问题,推动了底盘高强度螺纹紧固连接设计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15,35(10):1071-1076
为降低北京地区盾构区间泵房施工的风险,采用总结与分析的方法,总结近年盾构区间泵房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3条建议:1)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减小泵房埋深以降低施工难度;2)在目前的施工条件下,富水地层单纯依靠洞内深孔注浆止水开挖泵房,涌水、涌砂风险较高,宜尽量采取冻结法或地面降水方案;3)深孔注浆方案作为最终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孟晓鹏  张云 《路基工程》2020,(6):151-156
为了客观合理地确定内马铁路内罗毕公园生态选线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研究区的现场实际情况,从生态破坏、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三个方面构建了3单元11评价指标选线方案模型,并对内罗毕国家公园生态选线的3种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指标权重最高为植被破坏面积、安全防护和建设成本,权重均为0.18;其次为施工周期,权重为0.10;权重最低的为植被恢复成本,权重为0.03。3种方案的难度系数明显不同,方案1的难度系数最小,其值为0.315,方案3的难度系数次之,其值为0.598,方案2的难度系数最大,其值为0.671。分析数据表明,方案1为最优方案,建议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7.
防错法在汽车制造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重卡总装配作业现状和特点,开发零部件扫描和供应商在线选择电子比对防错功能,自主设计功能方案,实现电子BOM自动比对和供应商一致性自动控制。通过扫描关键零部件条码,员工能快速而准确的获取到零件号和供应商信息;通过在线选择供应商,员工能及时发现零部件供应商配送错误、装配错误问题,有效的解决了装配错误和供应商批次质量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种燃气阀自动装配生产线设计了一种转盘机构。这种转盘机构带有12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设有一个固定座,每个固定座内放置有阀体,沿着转盘旋转方向设有阀体上料机构等相关机构。对上料机构和手轮装配机构通过巧妙设计,提高了机器的运转效率和产品良率。通过多个装配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实现燃气阀的自动化组装,节约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产品装配效率,并且占用场地面积小,产品合格率高,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9.
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直接影响汽车生产的效率、质量和成本。探讨了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的常用技术和应用现状,并从模块化装配、自动化装配和虚拟化装配3个方面分析了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满足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需求,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为汽车制造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车用发动机拉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发动机拉缸的磨损机理 ,并且从使用、装配以及制造加工 3个方面介绍了产生拉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