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隧道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结合钻探对比分析,说明这种综合物探结合钻探的勘察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山地丘陵地区复杂地质情况的探查任务,可以减少钻探工作量,节约勘察及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经济投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隧道勘察工作中可以选择综合物探技术进行探测。各物探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不同的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可以实现各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勘察精度,更好查明隧道地质条件并提供更加详尽的地球物理参数。介绍了隧道探测中选用的各物探方法,对各方法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解析,并结合钻探进行验证对比。应用结果表明,隧道综合物探勘测是行之有效的,可为类似隧道的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海东区间跨海修建,隧址沿线地质条件多变,地质勘探难度较大。地震反射波法在勘察岩土界面及地层分布,寻找断层、海底孤石、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上都有着显著效果。该文结合海东区间跨海段勘察实例,通过对比地震反射波法勘察结果与钻探勘察结果,分析地震反射波法在跨海隧道勘察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反射波法对常规水土岩分界面具有较好的辨识度,可初步识别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但对海底孤石及局部碎块状强风化基岩段,物探结果与钻孔实际揭示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跨海盾构隧道勘察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孤石及破碎带密集地层,为获得较好的勘察效果,应采取物探和钻探结合的勘察方式,在物探发现的不良地质密集段,应进行针对性加密钻孔勘察。  相似文献   

4.
刘自强  马洪生  杜毅  牟云娟 《路基工程》2020,(5):143-147,153
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地质调查、钻探、物探、测试、试验等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米亚罗3号隧道滑坡形态、范围、覆盖层厚度、基岩面、滑动带位置等滑坡结构及特征参数。采用航拍和地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查明了滑坡形态和范围;钻探和物探所获取的基岩面、滑动带、地层岩性等地质参数基本一致,为后续治理设计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在滑坡勘察和综合治理设计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有利于节约造价,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刘存林  吴胜仓 《公路》2021,(5):76-79
岩溶不良地质问题是我国交通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岩溶发育形态多样,分布无规律,仅靠钻探难以准确确定项目区范围内岩溶发育情况。以大连某公路工程为例,运用资料搜集、工程地质调绘、微动技术、钻探、跨孔CT与孔内波速测试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了项目区的岩溶发育情况。通过项目实践表明,采用多种物探手段与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可准确、快速、经济地查明岩溶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6.
尧林  彭小平 《中外公路》2012,32(4):231-233
综合地质勘察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判释、工程地质调绘、综合物探,以及深、浅孔钻探等。结合工程实例,该文对综合地质勘察方法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准确查明了隧道地质情况及存在的众多不良地质问题,科学、合理地划分了围岩类别,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勘察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2)
钻探方法和物探方法是海域勘察中常用的勘察手段。两种勘察手段各具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不足。将钻探和物探两种手段有效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加以综合应用,将能进一步提高勘察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大连、舟山、厦门、江苏等几个海域勘察项目的实例进行分析,证明钻探和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在第四纪覆盖层划分以及基岩面判定方面效果显著。同时,综合物探手段在海底障碍物探测以及海底管线探测方面为勘察设计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高质量地完成高速公路下伏浅层小煤窑采空区的勘察,通过现场踏勘测量、高密度电法结合浅层地震的综合物探法进行采空区勘察试验,初判下伏采空区的深度、范围及工程特性;后在相应位置钻探对综合物探法推测结果进行查证。勘察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法与钻探结合可更详细查明采空范围或采空塌落的影响范围的分布情况,为设计提供准确资料。  相似文献   

9.
拉萨某高海拔深埋隧道工程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用综合物探勘察方法查明隧道区地质条件。隧道区坡面表层基岩风化破碎强烈,下伏基岩主要为板岩及花岗岩;以宏观地质调绘为基础,充分发挥综合物探的解译成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钻探、试验予以验证,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0.
深孔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在滑坡勘察中,使用钻探、井探和物探的缺点。通过长坡露天矿西帮坡滑坡的勘察实例,介绍了用深孔位移监测手段寻找滑面位置的方法。实例表明,提高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勘察质量,降低了治理工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湘西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在对其进行岩溶勘察的过程中,传统的钻探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场地受限等缺陷。主要探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湘西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勘察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工程物探方法可以弥补钻探以点代面的不足,并在湘西地区岩溶勘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探讨湘西岩溶发育规律及后期的道路岩溶探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高速公路穿越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良地质种类繁多,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勘察难点层出不穷。针对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实际并结合公路工程特点,采取了TM遥感图象解译、工程地质调查测绘、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在勘察施工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勘察+专题研究的勘察形式,查明了宜巴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蠕动变形的斜坡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滑坡或崩塌,雨季时可能产生坡面泥石流等灾害,威胁着工程的建设与后续运营安全。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率的、能提供可靠基础地质资料的物探手段对其进行探测,微动探测作为一种新兴物探技术,可为蠕动变形斜坡的勘察提供新的勘察思路。首先对微动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微动探测技术在蠕动变形斜坡勘察中的应用效果,并利用钻探、高密度电法、深层位移测斜等多种勘察资料相互验证。实践证明,微动探测技术能够准确的推测出蠕动变形面的位置,精细化的划分地下介质波速分布情况,应用于蠕动变形斜坡勘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在山地进行岩土勘察,经常会因为钻机上不去,无法安装等原因,导致已布设好的钻孔没法进行钻探,最终报告无法完全揭露围岩情况,结合物探方法(TSP303),利用激震的方式,使地震弹性波在围岩中传播,用高灵敏的接收器接收回波,提取的反射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等,通过各参数对岩体稳定性做出判定,并且利用它占地小、轻便、快捷的特点,适合于钻探无法达到满意效果的隧道洞室勘察工程中。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把用于公路(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TSP303利用于人防洞中,解决了钻探从山顶往下钻探,受场地影响,无法布孔,解决不了地质问题。本方法在隧道里面进行采集,解决了钻探受地形影响的因素。TSP303在隧道里面两个小时完成所有数据采集,比用钻孔省了不少时间。  相似文献   

15.
殷家禾 《路基工程》2013,(6):213-216
针对三明公路文笔山#1隧道初勘阶段的钻探及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清了隧区水文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分析了隧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物探大地电磁法,预测了隧道施工期间存在突水的地段,并估算了隧道涌水量,可为细勘察阶段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瀚  于彬 《路基工程》2021,(6):219-223
以张家口旅游铁路二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区域地质及工程地质调绘,结合钻探、物探及原位测试等综合勘察资料,分析二郎山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结果表明:围岩失稳、涌水突泥以及危岩落石是二郎山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明浩  李东 《路基工程》2009,(3):177-178
遂渝二线经合川后线路主要以3座隧道通过,隧址区地形地质复杂,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发育,采用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及取样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通过资料相互补充、相互验证,较好地查明了隧址区各种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分布范围及特征,分析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处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学军  蔡磊  陈涛 《路基工程》2021,(5):231-236
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仰坡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方法,查明滑坡的地貌特征、变形迹象、滑坡规模、滑坡物质组成和滑动面特征;结合深层位移监测曲线和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分析,并采取相应工程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瞬态面波技术在高边坡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多道瞬态面波法的原理及数据解释,介绍了该技术在广梧高速公路沿线高边坡地质体进行勘察,并结合钻探资料对各高边坡地质体完整性、稳定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的实例,说明这种勘察方法在高边坡地质评价中的良好效果。对此类勘察任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武  刘刚  张雪东 《路基工程》2023,(3):153-159
东非大裂谷地裂缝为活动性构造。通过地质调绘、钻探、挖探、综合物探等勘察手段,选取内马铁路DK76+819.50~+933.80段典型地裂缝工点,研究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裂缝下的路基破坏特点,提出地裂缝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