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燃用乳化油的柴油机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柴油机燃用O~#柴油和乳化油的示功图分析,用自编程序计算得到了放热规律曲线。对放热规律的3要素——开始放热时刻、放热规律曲线形状和燃烧持续时间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柴油机燃用乳化油的燃烧特点。  相似文献   

2.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在增压柴油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102增压柴油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方式(在柴油机的一部分工况采用现有的扩散燃烧方式,另一部分工况采用柴油引燃醇燃料均质混合气的组合燃烧方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燃烧后柴油机的NOx排放和燃料的消耗率较原机有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上,不改变原机结构,采用甲醇—柴油混合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都逐渐升高;中低负荷时,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减小,燃用混合燃料时较燃用柴油略有升高,且甲醇含量越高升高越多;燃用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NO_x和炭烟排放较燃用柴油时有所降低,且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孔喷油器结合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在不同喷油压力、环境温度和燃油温度条件下的喷雾特性,喷雾参数包括喷雾形态、喷雾贯穿距、喷雾贯穿速度和喷雾锥角.结果表明:两种燃油的喷雾贯穿距随时间几乎呈线性变化,喷射初期喷雾贯穿速度较大,且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喷雾贯穿速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束的发展),喷雾贯穿速度逐渐下降,且较高的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速度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在喷油压力和燃油温度相同时,随着环境温度从25℃升高到350℃,喷雾过程中的最大喷雾贯穿速度更大,且120 M Pa喷油压力下,最大喷雾贯穿速度可达400 m/s.在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油束蒸发持续时间较京标-10号柴油更长,表明生物柴油的加入使得B5生物柴油的沸点升高,相同温度下蒸发能力变差.比较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喷雾锥角,京标-10号柴油的喷雾锥角略大,这是由于京标-10号柴油黏度较小,液滴间作用力小,使得喷雾锥角增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生物柴油-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在一台ZH1105W直喷式柴油机上对微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排放特性及发动机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转速为1 500r/min时,与M0相比,M5与M10在小负荷下燃烧滞后且峰值参数对应曲轴转角滞后,峰值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基本不变,但峰值放热率较高;大负荷下燃烧基本同时开始且峰值参数对应曲轴转角相同,峰值压力、压力升高率及峰值放热率较高。2)M5和M10的输出功率和扭矩比M0略低。3)在满负荷速度特性下,与M0相比,M5与M10碳烟排放明显降低,CO排放略有降低,NOx和HC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喷雾和燃烧过程的多维数值模拟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CFD软件FIRE对直喷式柴油机喷雾和燃烧过程的多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柴油机缸内流场速度、温度和排放污染物浓度分布以及示功图、放热率和排放物生成历程等重要的研究信息,并对其作了详细地分析,为改进现有的直喷式柴油机结构和开发新的燃烧系统提供预见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柴油机结构不做改动的情况下,基于燃烧示功图的分析,定量研究了甲醇含量对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燃烧放热规律和循环变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的含量越大,滞燃期越长;燃烧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均增大且出现的位置后移,其中燃用M15最大压力升高率接近0.45 MPa/°CA;累积放热率达到95%时,燃用柴油为上止点后55°CA,燃用M5和M10为上止点后53°CA,燃用M15为上止点后57°CA,位置差别不大。甲醇含量增加,柴油机循环变化量增大,燃用M0的COVpmi为1.61%,燃用M10的COVpmi为1.82%,燃用M15的COVpmi为3.32%。  相似文献   

8.
9.
M15甲醇柴油的燃烧过程及循环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M15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台架试验,研究了外部EGR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及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燃用0号柴油比,原机燃用M15甲醇柴油工作柔和,循环波动小。低转速低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滞燃期短,放热重心基本不变,循环波动小;中等负荷时可采用大EGR率,随着EGR率的增大,滞燃期延长,放热重心推后,最大燃烧压力循环变动率稍有上升,平均指示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波动大幅降低。经相关性分析,低转速中低负荷下,滞燃期对循环波动影响较小,放热重心与最大压力升高率有着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分析了小型直喷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的燃烧放热规律和排放物浓度.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时的最大燃烧压力略有提高,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大燃烧放热率则明显降低,对应的曲轴转角提前.生物柴油发动机的CO排放在小负荷和大负荷有明显降低,在中等负荷与柴油发动机相同,在整个负荷范围内,HC和碳烟排放较低,但NOx和CO2排放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柴油机积碳的成因,分析了积碳产生的危害,提出了积碳预防及清除的6种方法。指出积碳不仅阻碍了燃烧室和活塞的散热,而且缩小了燃烧室容积,使柴油机动力性下降;所以,在使用中,注意保养以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对乖型柴油机燃用纯柴油、体积混合比例为1:9的天然气合成油(GTL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G10)、体积混合比例为1:9的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BD10)、纯GTL柴油(G100)及纯牛物柴油(BD100)5种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及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D10、G10与纯柴油有相似的燃烧特性,额定转速F G100的缸内工作压力增大,BD100的缸内工作压力显著降低;G10油耗较之BD10降低2.43%,功率较之BD10平均高2.78%;与燃用纯柴油的油耗相比,G100平均降低2.62%,BD100平均高出13%;除NOx排放外,生物柴油在降低CO、HC、PM的排放上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HCCI燃烧的均质混合气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的概念、优缺点及其良好的发展前途与当前面临的困难。分析了HCCI混合气制备的重要性,总结了柴油机HCCI混合气制备的典型方法和成功经验,并分析了混合气制备对HCCI燃烧排放、着火相位的控制以及功率输出的影响,探讨并展望了HCCI混合气制备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静态喷雾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高速摄像装置和高压容器,拍摄了柴油机喷雾的逆光图像;研究了喷雾周围介质密度和种类对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以及蒸发等喷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表明,气缸内平均压力升高率偏大是导致CA6110型柴油机燃烧噪声大的主要原因,从降低气缸内压力升高率这一角度出发,对CA6110型柴油机采取推迟供油提前角,提高压缩比和改进燃烧室结构等3项措施,并依据整机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燃料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燃用多种比例乙醇柴油的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5%~25%乙醇柴油燃料以及柴油和乙醇的基本物理性质,在ZS1100柴油机上对各种比例的乙醇柴油测试了发动机在主要工况下的性能与排放特性,并用光学可视化方法研究了柴油、15%乙醇柴油、15%乙醇柴油加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烧过程。对试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形状对气流运动及其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VL公司的FIRE软件,对缩口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内的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燃烧室形状对流场分布及对燃烧室涡流强度的影响,同时对柴油机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燃烧室形状对气流的运动影响明显,通过合理控制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特性,可有效地改善CO、HC及NOx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8.
李文祥  葛蕴珊  李骏  胡芳  李鹏 《汽车工程》2004,26(3):266-268,348
介绍了CA6DF2系列柴油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为控制柴油机排放,在机体变形控制,机油消耗量控制,供油系统设计,燃烧系统匹配等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某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在不同工况下通过改变引燃柴油的喷射参数及空燃比改变燃烧特性,对发动机燃烧压力进行实时测量,对比分析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的燃烧差异及引燃油量、引燃时刻和空燃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影响。基于试验得出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起燃时刻及燃烧持续期等特征,从而给出双燃料发动机性能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视化装置的柴油机喷雾燃烧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喷雾燃烧多功能动态可视化试验装置,获得了清晰直观的燃烧室内喷雾燃烧过程图片,分析研究了两种燃烧室对喷雾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室内喷雾贯穿力比涡流和挤流强,喷雾以近似直线形式扩展到凹坑壁后,大部分随涡流方向扩展;火焰首先在靠缩口型燃烧室中心处出现,而圆柱型燃烧室则在靠凹坑上边缘处出现;缩口型燃烧室比圆柱型燃烧室燃烧结束得稍早,燃烧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