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西省选取5种典型黄土,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制备不同击实次数,不同含水量的试件用于CBR值的测定,分析含水量和压实度对黄土填料CBR值的影响,并建立了CBR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对CBR值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最佳含水量,最大压实度条件下的CBR值最大,含水量越大,击实次数对CBR值的提高效果甚微.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大,浸水CBR和不浸水CBR与含水量的相关关系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平顶山膨胀土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膨胀土不同压力、不同含水量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相同干密度和含水量情况下,随着压力的增加,抗剪强度逐渐增加。相同含水量情况下,抗剪强度随密度变化不明显。相同干密度情况下,内摩擦角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减小,含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内摩擦角减小到0,继续增加含水量,内摩擦角保持为0。含水量较小时,粘聚力随着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含水量升高而逐渐减小,相同压力下的抗剪强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至北安高速公路路基含水量变化的连续观测,初步总结出高含水量粘性土路基的含水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成都龙泉驿地区膨胀土的界限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膨胀力 干密度、膨胀力 含水量、有效粘聚力 含水量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4种固化剂改良方法———石灰、水泥石灰、SBT及STX对改善膨胀土最佳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及膨胀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细粒料最大干密度的校正系数及粗粒土的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在室内大型击实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密度干涉系数及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之间的双对数关系,从而可得出粗粒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其中密度干涉系数与细粒料最大干密度修正系数、粗颗粒含量及粗颗粒干比重有关,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细粒料最佳含水量及粗粒土的最佳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实例,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含水量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含水量控制措施,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细粒料最大干密度的校正系数及粗粒土的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在室内大型击实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密度干涉系数及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之间的双对数关系.从而可得出粗粒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其中密度干涉系数与细粒料最大干密度修正系数、粗颗粒含量及粗颗粒干比重有关.最佳含水量系数与粗颗粒含量、细粒料最佳含水量及粗粒土的最佳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某矿项目为工程依托,通过土-水特征曲线模型、蒸发率-基质吸力模型、含水量-蒸发率模型的推导,建立尾矿固化体蒸发量模型,确定不同龄期固化体的含水量.研究表明:对于65%浓度的尾矿固化体,由于初始含水量较高,不同类型尾矿1 d与3 d的含水量变化区别不大,到7 d时,黏土矿物含量多的尾矿含水量大;对于72%浓度的尾矿,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宁夏固原不同植物过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的测定和分析.发现人工林和灌木林土壤含碳量和含水量明显高于草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分布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呈总体下降趋势,人工林和灌木林土壤含碳量和含水量层次间下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测定的方法,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出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高火挡位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高温高湿环境作用下巷道围岩在不同密度、不同初始含水量时的含水量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在巷道围岩中呈类层状向围岩内部迁移;围岩密度越小,含水量增量越大,水分迁移范围越大;初始含水量越小,含水量增量越大,但水分迁移范围越小;巷道上部围岩水分迁移范围比下部小。  相似文献   

12.
(1)试验材料为建设残土;选择塑性指数比较高的粘质土,土粒的密度为2.650g/cm^3,自然含水量为30%,塑性指数为26%,标准击实试验后的最大干密度为1.814g/cm^3,最佳含水量为15.9%。我们用石灰做为改良材料,进行了处理试验,含水量为自然含水量(使用生石灰),最佳含水量(使用消石灰),调整含水量(最佳含水量 5%的含水量,使用消石灰)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路面的施工,大多与含水量有关,控制好含水量即是保证二灰土质量的关键.而合理的施工碾压也是重要保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掌握二灰土的含水量和压实度控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方路基掺灰土的施工,降低黏土含水量,使施工时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进行填筑施工,才能有效的保证路基整体强度、保证路基整体质量。既要保证路基施工的材料供应,同时也要保证灰土含水量,土场开挖、灰土掺拌尤为重要。介绍了掺灰土原理,并对土场合理规划、白灰掺拌方法、闷料时间、含水量测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降低潮湿多雨地区饱和过湿土含水量的方法及效果,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真空预压排水法和电渗排水法的降水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能有效降低饱和过湿土的含水量,达到排水固结效果,但土样中含水量降低程度的空间分布都存在不均匀性;采用真空预压法时,上下各层的含水量变化不大,固结效果相对较均匀.  相似文献   

16.
选择3种击实功对取自湖南省境内的3种细粒粘性土进行了击实特性和沿击实曲线的饱水与不饱水CBR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量与击实功的常用对数分别呈线性递增和递减关系;在最优击实含水量的湿侧,土体在不同击实功作用下的击实曲线均趋向合一,且土样的饱和度基本维持在某一定值;击实含水量较高时,重型击实功作用下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反而低于采用中间和轻型击实功制备的土样的强度.这说明对于高含水量填土,应确定一个最优的击实功.沿压实曲线,土样的不饱水CBR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单调减小,而饱水CBR强度在最优含水量的湿侧还存在一个峰值,这说明在此峰值点及其附近含水量范围内的土体其强度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实际工程中,应尽量使潮湿粘土的碾压含水量与此峰值强度对应的含水量相一致.基于对细粒土压实特性和CBR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了潮湿粘土的压实控制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成都龙泉驿地区膨胀土特性及处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了成都龙泉驿地区膨胀土的界限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膨胀力,干密度、膨胀力,含水量、有效粘聚力,含水量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4种固化剂改良方法——石灰、水泥石灰、SBT及STX对改善膨胀土最佳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及膨胀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为工程实例,探讨含水量变化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影响,总结了黄土湿陷性随含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地基处治的应对措施。指出在设计阶段要以动态分析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地基处治方案,当天然含水量接近湿陷极限含水量时,尤其要注重方案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9.
最佳含水量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是乳化沥青混合料设计的重要参数.为了比较不同成型方法对这两种设计参数影响,分别采用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确定最佳含水量,振实成型确定的最佳含水量为3.4%,重型击实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3.8%.用这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分别制备马歇尔试件和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确定出最佳乳化沥青含量都为4.0%,说明重型击实和振实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设计方法、旋转压实确定最佳乳化沥青含量具有相同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含水量对北京地区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饱和土的强度与含水量密切相关,通过室内三轴试验就含水量的变化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随含水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拟合出了相关的近似公式,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变化对非饱和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和工程稳定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