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弓网磨耗异常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工程实施中减小弓网磨耗的建议,包括优化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平面布置设计,采用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弹性支持装置,提高施工精度,运营过程中加强检查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市域(郊)铁路分为地下和地上两种安装方式,相应的接触网也需满足地下和地上的安装。通过分析接触网牵引供电制式及授流方式,结合国内运营线路的应用情况,确定时速160 km市域(郊)铁路接触网宜采用交流制式25 kV和架空方式授流。由于国内时速160 km市域(郊)铁路很少,在介绍地下段的接触网悬挂方式后,详细分析了地下段刚性悬挂接触网拉出值及平面布置、跨距和硬点等主要方面对弓网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分别提出了适应于高速市域(郊)地下区段的接触网措施。通过对地上段柔性接触网拉出值和刚柔过渡等影响弓网动力特性的问题进行论述,提出了对应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优化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平面布置,对受电弓不均匀磨耗、提高刚性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汇流排自身特性,分析架空刚性悬挂平面布置,提出刚性悬挂拉出值设置及平面布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刚性悬挂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会杰  田志军 《铁道学报》2003,25(2):103-106
介绍了接触网刚性悬挂一些特点,在同柔性悬挂平面布置相比较后,提出了刚性悬挂平面布置的3个决定因素:跨距长度、锚段长度、δ值。并提出了δ值计算新思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刚性悬挂在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42#道岔处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案,分析了接触网平面布置和安装设计技术。带辅助悬挂的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的辅助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受电弓在正线和侧线之间平稳过渡,减少了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辅助接触线也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速度适应性好,弓网性能更佳,建议在客运专线大号码道岔接触网布置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南昆线平林村至八渡区间接触网增设加强线为例,结合南昆线的实际情况和接触网有关验算结果,优化平林一号隧道接触网加强线悬挂安装方案,推荐既有线单线隧道接触网加强线悬挂安装采取利用既有水平悬挂,适当增加化学锚栓悬挂的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7.
架空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架空刚性悬挂跨距小、悬挂点多的特点,开发了架空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并应用于广州地铁三号线等工程项目中,经过测试,大幅度提高了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架空接触网的各种悬挂分析入手,根据轨行区的净空高度设计值(H),提出适合车辆段带上盖条件下的接触网设计方案,这种方案融合常规接触网的各种单一设计标准,不仅在系统上满足安全可靠性、技术合理性的要求,而且功能适用性强、美观性好,并且因优化资源配置而使经济投资更加合理,这种新的模式可以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现代有轨电车柔性悬挂接触网发展趋势及相关标准的研究,提出双重绝缘结构柔性悬挂接触网方案,确定DC 750 V绝缘产品电气性能检测标准,研制出一套景观性好、外形精致的有轨电车用双重绝缘柔性悬挂接触网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朱鹏飞 《电气化铁道》2018,(3):36-38,41
对接触网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进行研发设计,以VS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MFC应用程序开发,并引入了ADO接口的ACCESS数据库。该软件实现了接触网刚性悬挂设计的自动计算、图像输出、人机交互、数据库等功能,提高了设计效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林建 《电气化铁道》2021,32(3):27-29,41
通过分析国内直流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典型支撑悬挂结构特点及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的水平旋转结构支撑方案,对方案的结构功能及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了旋臂支撑结构特点、安装净空及性能参数.与传统悬挂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明显优势,可为线路设计方案及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啸勇 《电气化铁道》2009,(4):34-35,39
针对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在工程应用中部分区段弓网磨耗严重问题,本文从刚性悬挂系统弹性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将既有系统刚度降低,可以提高系统弹性以缓解弓网之间的磨耗。为此,提出了弹性绝缘子这一全新的技术方案并进行研发,根据实验结果可增加刚性接触网的系统弹性,提高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接触网通过既有低净空跨线建筑物悬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英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2):20-21,25
针对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多存在低净空跨线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提出接触网通过跨线建筑物所需净空的计算办法,介绍了降低接触网结构高度、增大跨距或减小承力索张力、承力索绝缘通过、刚性悬挂、线路落道与接触网改造结合5种接触网悬挂方案。通过在大包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既有低净空跨线建筑物接触网悬挂问题。  相似文献   

14.
焦柳铁路隧道漏水等病害现象严重,隧道净空低,接触网悬挂困难,电气化改造空间小.通过对城市地铁刚性悬挂系统研究,解决焦柳铁路低净空隧道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悬挂选型难题,通过三种方案对比分析,阐述选择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刚性悬挂接触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弹性势能、动能相等推导出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机构的等效刚度及等效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刚性悬挂接触网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假设模态法得到刚性悬挂接触网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满足边界条件的试函数方法,利用QR法计算得到刚性悬挂接触网的固有频率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建立了受电弓与刚性悬挂接触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列车的运行速度、接触网的跨距以及弓头质量等参数对弓网间接触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接触悬挂直接与速度相关,为了适应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建设的需要,本文就前期研究成果以及广深线、秦沈线的施工经验,并结合国外情况,对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接触悬挂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已有部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纳入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兼顾人民防空的原则,对隧道内架空接触网通过人防设施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最终选择最为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使架空接触网既能快速平稳地通过人防设施,满足行车要求,保证接触网良好的受流质量,又能满足人防设施平时的使用功能和战时迅速完成功能转换.研究结论:通过对防护隔断门结构形式和架空接触网2种悬挂类型的特点分析,进行方案比选.柔性悬挂可以配合带插板的防护隔断门,而刚性悬挂时则配合按带防护密闭封堵板的防护隔断门;汇流排外接头接触线不断开方案更适合刚性悬挂通过防护隔断门.该方案平、战施工快捷,接触网采用的零部件少,对运营维护十分有利,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技术论证,优化地铁刚性接触网设计,研究了刚性悬挂接触网结构参数对地铁弓网系统受流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接触网有限元等效梁结构模型及简化为弹簧阻尼机构的受电弓归算模型。通过受电弓和接触网动态运行的仿真计算,分析研究了刚性接触网跨距参数、悬挂机构刚度参数及锚段关节处的结构参数对弓网系统受流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小于80 km/h时,建议采用的接触网跨距为10 m;当列车运行速度为120~160 km/h时,建议采用的接触网跨距为8 m;接触网悬挂刚度过小会恶化弓网之间的受流质量;通过减小锚段关节处相邻跨距之间的挠度差,可以有效提高弓网系统在锚段关节处的受流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电气化铁路典型刚性悬挂应用情况的梳理,从接触网几何参数、接触线平顺性、弓网受流等方面分析刚性悬挂接触网特征,对比柔性悬挂接触网动态检测参数响应特点,对国铁刚性悬挂接触网各参数动态检测评价值的范围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提出了动态检测评价标准建议值.  相似文献   

20.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总体设计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从明确弓网系统及接触悬挂评价标准入手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的分析和总结 ,确立高速接触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接触网是通过与其接触线相互摩擦运动的受电弓向电动车组或电力机车受流 ,弓网间稳定、良好的功率传输是实现高速行车的关键。为了衡量弓网间的受流质量 ,首先应确定对弓网关系进行评价的标准 ,而接触悬挂的评价标准则用于悬挂参数的确定。所选悬挂参数能否满足弓网间受流标准的要求并是否为最佳 ,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或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高速接触网的设计要体现安全、可靠和免维护性。因此 ,精确设计的概念应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