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建设     
中国高铁即将进入收获期;中俄同江铁路界河桥开工;关中城际铁路网通过环评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8年8月7日,京津城际铁路已开通运营一周。据铁路部门统计,天津市平均每日有2万人通过京津城际列车进入北京,高峰时期达到每天2.2万人次。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一周天津进京日均2万人@徐岳!记者 @邹兰!记者  相似文献   

3.
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城际铁路引入特大、大中城市需要新建客运站时,面临的车站站址方案选择、站型确定、站场设备布置以及站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从新建城际站的站址选择、车站布置、站区规划等角度开展研究,并以新成都站设计为例阐述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结果:提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的站址选择原则和方法,系统的阐述了车站布置要点,讨论了站区道路规划、交通衔接、换乘设计等站区规划问题。研究结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和铁路客运双方的需求,通过优化车站布置和站区规划实现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筑"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城际轨道交通所具有的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阐明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定义和特点,并认为城际轨道交通将成为继城市轨道交通后的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热点;还论述了制定“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在9月7日召开的“中国城际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上指出,目前长三角地区铁路客车常年上座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铁路完成的客运量仅占区域内运输总量的5%左右,轨道运能紧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长三角将建成多条地区性城际轨道交通线。这些地区性轨道交通线包括:国家已经批准立项的上海至南京的沪宁城际铁路,全长295km,设计时速250km,解决沪宁线运力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我国和天津市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既有铁路在交通中的作用,如使既有铁路与城市环线联结成环城铁路使铁路与航空,公路、港口、联网,开行城际快速列车等。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人员流动频繁,2002年全社会旅客发送量已达10.8亿人。据预测,2010年区域内全社会旅客发送量为19.5亿人,2020年为32.9亿人,现有交通运输结构远不能满足区域旅客运输需要,更难以适应运输质量提高的要求。借鉴近年大都市群的发展经验,大客量、快速、高效、环保型的城际快速铁路是大城市  相似文献   

8.
对城际铁路安全门设置滑动门位置、距离站台边缘的位置、物体侵入检测、管理及维修、与信号系统的接口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城际铁路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但建设投资大,其运营具有准公共性的特点,决定了其运营经济效益不佳的客观情况。如何确保城际铁路可持续运营,成为城际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结论:(1)确保城际铁路可持续发展是城际铁路设计的总目标;(2)要确保城际铁路可持续发展,应从扩大项目收入来源、节约项目建设成本两条技术路线着手;(3)应按照"五网合一"的理念优化城际铁路线网规划,落实好经济选线、交通衔接、站点周边综合开发等提高项目客流吸引能力;(4)应拓展物业开发、广告等多渠道扩大项目收入来源;(5)应选择适宜的项目技术标准、优化工程技术方案、采用安全且具备可实施性的工程措施、临时用地与永久用地统筹研究、采取适宜的投融资方案以及强化建设阶段投资控制等措施节约项目的建设成本;(6)本研究成果对城际铁路线网规划、勘测设计和建设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莞惠城际铁路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实现站间自动运行、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等功能。结合莞惠城际试验段的试验成果,对CTCS2+ATO列控系统应答器设置、报文定义和列控数据编制进行描述,用于指导莞惠城际铁路工程设计,并为其他同级别城际铁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地分布着660多座城市,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有30多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交通出现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各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竞争激烈,又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从国外铁路近年发展的经验来看,除中长途运输外,短途运输、大城市近郊、大城市与卫星城间,城市之间,铁路运输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在几百公里内的  相似文献   

12.
“最多5年时间,南京人在芜湖等周边城市买房居住,每天搭乘半小时火车到南京上班将成为现实。”在日前召开的南京市有关会议上,代表们表达了南京立志成为长三角城际铁路中心的宏愿。“今年南京铁路建设总投资费用将超过100亿元。”南京交通集团负责人冯宝椿说。按照规划,南京确定的4条跨省城际轨道线是:合宁、宁芜、宁杭、沪宁4条线。目前,合宁客运专线铁路已建成通车,沪宁城际及京沪高速铁路也已经开工,南京至杭州的城际铁路沿线方案已确定,南京到安庆的沿江铁路也在积极准备之中,长三角交通圈在向西延伸的同时,南京也将成为城际铁路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汕头站是粤东地区重要客运枢纽站,车场之间关系复杂。为实现粤东城际铁路科学引入汕头站,合理确定各车场之间功能布局,以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一线两环加射线”格局为依托,首先对汕头站概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汕头站客运量及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汕汕铁路和汕普城际建设规划方案,对粤东城际引入汕头站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分别研究了城际-普速合场方案(方案Ⅰ)、中穿设置城际场方案(方案Ⅱ)以及西侧设置城际场方案(方案Ⅲ),从车场布置、工程实施条件、方案投资、施工过渡方案、运营管理等因素出发进行分析比选,研究结果表明,西侧设城际场不仅施工过渡方案简单,对运营影响小,工程易实施,工程投资适中,并且可实现粤东城际独立运营,故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14.
沈阳和抚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中两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城市边缘距离仅10km。随着两城市同城化战略规划的实施,区域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两市间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际客运需求不断增长,两城市间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经预测,2030年两市间经铁路的高峰小时最大区段客流密度将达到9360人。沈阳至抚顺间既有沈吉和苏抚两条铁路,目前共开行旅客列车14对,利用既有铁路进行相应改造开行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的城际列车,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等优点,并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潜能。通过分析区域及既有铁路的现状和规划,结合客流预测及运输组织方案,提出了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网规划为基础,结合自然条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因素,设计了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引入武汉枢纽的三个线路比较方案。研究三个线路比较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庙山方案在工程可实施性、建成后的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推荐武咸城际铁路经庙山沿民族大道接武黄城际向西引入武昌站,并以联络线向东引入武汉站(流芳站)。该方案即符合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网络的规划要求,也符合武汉城市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沪宁城际铁路客流特征细分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合理安排列车停站、合理安排运输能力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着手寻找对策,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方法,结合铁路自身技术经济优势,从增加开行密度、合理安排运能、合理调整停站、加强售票组织等方面加以深化,再次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九江站是九江地区的主要客站,为京九线中穿贯通式车站,铜九线按方向别在车站东端疏解引入,武九客车联络线作为昌九城际线的延伸由九江站西端引入,随着具有城际性质的武九客车联络线的引入,需要选择合理的引入九江站方案,以实现城际立折车与通过货车的交叉干扰最少并实现客货分线。结合地区总图规划与九江站既有情况,对武九客车联络线引入九江站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推荐意见并对城际铁路引入既有客站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际铁路列控系统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际铁路的应用特点做充分研究,特别是对影响列控方案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应用的各种列控系统技术做了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城际铁路需求的列控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合肥至安庆城际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合肥枢纽车流特点,以合肥至安庆城际铁路的引入为主线,重点研究合肥枢纽总图规划的客运系统格局,结合近期实施工程并充分考虑远期货车外绕线、合宁三四线引入枢纽的条件,客货运分离,普高速分开,补充本线引入合肥枢纽的总图规划格局。  相似文献   

20.
在城际铁路选线设计中,沿城市道路选线是重要的选线思路。但在部分项目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性原则,选线过程较为随意,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大量问题,引起项目工期滞后、投资超限,为项目建设带来巨大困难。结合实际项目建设经验,就城际铁路沿路选线中的通道选择、通行道路技术条件论证、敷设方式选择、环境保护要求、迁改实施难度评估等方面原则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