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树鼎 《路基工程》2016,(5):158-162
危岩落石是西部山区道路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之一。以雅泸高速公路花岗岩开采区高陡危岩工点为例,采用了坠落式与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公式和落石轨迹的计算方法,评价了开采区危岩的稳定性,提出了危岩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萍  王首智 《路基工程》2019,(5):219-223
选取S210省道两河口危岩有代表性的三块危岩单体W-4,WBD-2,WBD-3为研究对象,调查危岩体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S210省道危岩体在暴雨,地震下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易发生崩塌及滑塌变形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3.
叶强  孙军 《公路》2012,(1):54-57
危岩是三峡库区重要地质灾害类型,是地层组合、地貌特征、水动力因素及地震等因素耦合的结果.以危岩为依托,基于特征分析,研究其发育机理;考虑不同工况、不同危岩失稳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暴雨对危岩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维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和平面滑动法,计算了四面山危岩带四个剖面的稳定性,并对危岩带后部沟槽在不同充水高度下,危岩带的稳定性作了评价。结果表明:危岩带整体稳定性主要受控于后缘沟槽的充水高度,采取措施控制其充水高度,是治理危岩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危岩崩塌灾害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以主控结构面贯通长度、危岩断裂韧度和裂隙水深为随机变量,基于断裂力学和可靠度理论对危岩稳定可靠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危岩稳定可靠度的优化求解方法并考察了危岩可靠指标和失稳概率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以三峡库区万州太白岩南坡危岩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危岩可靠指标随主控结构面贯通长度、主控结构面倾角、主控结构面贯通长度标准差、裂隙水深标准差和断裂韧度标准差的增加而减小,而危岩的失稳概率除了随断裂韧度的增大而减小外,均随其余各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各变量的改变中断裂韧度标准差的改变对危岩可靠指标和失稳概率的影响较小;且该方法与规范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大量调查和综合分析,对广北高速公路K40+300~K41+800段高边坡危岩的变形破坏类型、破坏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归纳出场区主要的变形破坏模式为:倾倒~拉裂、滑移~拉裂和蠕滑~拉裂三种模式。同时根据变形破坏特征将场区危岩进行分区,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最后对危岩区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路危岩稳定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危岩稳定性的指标着手,找出7类对危岩稳定性影响比较重要的因素,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实体工程运用中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经验得出的情况基本吻合,证明本方法对危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遵义市海龙囤龙虎大道侧的W5滑移式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并依据规范判断其稳定性。运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W5滑移式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表明,该滑移式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相关规范,对其进行锚固灌浆支护设计,并运用理正软件验算支护后W5危岩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危岩落石对山区铁路工程的风险,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三维运动仿真的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方法。以新寨隧道进口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调绘、无人机遥感、室内外试验等获取基础数据;建立危岩落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辨识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危岩落石发育区稳定性等级;基于真实三维地形模型,采用三维运动仿真分析了代表性危岩落石失稳后对铁路工程的不利后果;综合判定了新寨隧道进口工程危岩落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新寨隧道进口危岩落石稳定等级为Ⅳ级不稳定,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等级为4级特大;综合判定危岩落石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严重威胁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成渝客运专线响滩子双线大桥上跨既有成渝铁路,不可避免地需要开挖既有路堑边坡,但路堑边坡分布大量危岩落石,工程有安全风险。通过对危岩进行测绘和调查,分析形成条件,判断崩塌类型,进行力学计算,评价危岩的稳定程度。总体上,危岩体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是,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危岩体稳定性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危岩体的特点,用直觉模糊数表示影响和制约危岩稳定性因子的各主要因素指标,采用模糊折衷型的TOPSIS法,确定方案与模糊理想解间的相对贴近度,并对其进行从小到大顺序排序,从而确定对危岩稳定性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在采用以上方法分析计算后发现:岩体结构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地形坡度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微弱地大于结构面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弹塑性力学理论在计算时未考虑实际围岩卸载时的扩容效应导致的位移设计值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考虑不同应力状态下围岩损伤扩容系数的不同,建立圆形隧洞开挖松弛位移的分层总和法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以洞壁处围岩损伤扩容状态为控制值的围岩开挖位移预警值计算方法。结合分水江引水隧洞工程实例,对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洞壁围岩的不同扩容效应(即不同支护状态)时圆形隧洞开挖后洞壁围岩位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以圆形隧洞为基础的围岩预警值理论计算经验公式。由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考虑扩容效应的围压位移分层总和法计算值比弹塑性理论计算值大3倍以上,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小净距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完善中夹岩墙的加固方法奠定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对41座小净距隧道的双洞内侧围岩压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演化特点,分析了垂直围岩压力与单洞开挖宽度、埋深和净距的关系,讨论了双洞内侧侧压力系数与各工程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隧道实际滑裂面,建立了小净距隧道荷载计算模型,提出了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数据及既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普适性,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垂直围岩压力与水平压力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水平压力发展速率明显大于垂直压力,稳定时间也较短;水平压力受双洞间的相互影响比垂直压力要大,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水平方向的应力发展;侧压力系数随净距增加而增大,但随埋深、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加而减小,并普遍小于规范值;所提出的围岩压力计算式对于复杂小净距隧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能对施工过程中小净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进行估算;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应从合适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支护设计以及实时的监控量测3个层面考虑,具体的控制对策应结合围岩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省道101线乌鲁木齐—巴音沟公路K79+720~K80+080段岩质路堑高边坡工程为依托,针对岩质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的复杂问题,在充分分析岩质高边坡赋存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对其研究。采用岩体质量分类、赤平极射投影法、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等,对某路堑岩质高边坡工程实例进行综合评价和集成分析,并对开挖坡角进行优化设计,获得的综合结论被设计与施工单位所采用。  相似文献   

15.
以渝怀铁路白马一号隧道进口高位危岩边坡中的具有代表性的#1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极限平衡法及离散单元法评估#1危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计算便捷,但无法计算模型内部的应力、位移、速度等变化情况,且无法考虑多个结构面的相互影响;离散单元法模拟结果更贴近现实情况,但计算结果易受建模精度及模型参数的影响。两种计算结果均表明#1危岩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公路边坡落石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危害风险,利用数值分析手法计算了危岩落石在沿坡面的完整运动路径。根据边坡坡度、落石和山坡面的减衰系数、落石速度等,提出一种减衰反弹接触法(DROM)的落石运动路径分析手法,以探究落石的运动特征、方向和角速度。考虑落石为多边体的非质点刚体,利用刚性的回转运动建立非质点的运动方程式。在二维落石运动路径的实例数值分析中,明确了落石水平垂直方向的运动路径、角速度和跳跃高度,为防灾减灾的工程措施提供必要的计算数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岩腔路基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重庆市某城市主干道岩腔路基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出两种工况下路基的破坏模式以及稳定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工况二相对于工况一的稳定安全系数有较大提高,同时也说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解决岩腔路基稳定性分析问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志杰  李振  徐海岩  皮圣  蒋新政 《隧道建设》2020,40(8):1123-1132
为解决采用三台阶法施工的土砂分界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浩吉铁路阳城隧道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隧道埋深及土砂分界位置(土砂比,即土层厚度与砂层厚度之比)下的隧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围岩变形控制工法的选取原则。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隧道埋深及土砂比情况下的围岩变形曲线可分为变形预发展阶段、变形快速发展阶段、变形缓慢发展阶段和变形稳定阶段4个阶段,且均可采用Boltzmann函数进行良好拟合; 2)当土砂比由0∶1增至1∶0时,隧道拱顶沉降、边墙水平收敛和仰拱隆起对土砂分界面的位置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规律; 3)提出适用于采用三台阶法施工的土砂分界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工法选取原则,并通过计算证明,该原则可有效指导围岩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梅卫锋  黎浩 《公路工程》2020,(2):200-206
基于道吾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水灾害,建立了三维情况下掌子面前方岩墙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了突泥突水下隧道掌子面岩墙厚度的计算公式,与极限分析上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各计算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隧道已有的力学参数,计算了不同溶腔压力作用下,隧道掌子面前方岩墙的最小安全厚度;运用数值分析了不同岩墙厚度下隧道掌子面前方溶腔的临界压力值,通过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一方法对于研究隧道前方存在有压溶腔的掌子面稳定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