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在CTCS-3级列控系统中,RBC与车载ATP通过GSM-R系统传输数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ISDN服务器是RBC与ATP进行车地无线信息传输的媒介。如果ISDN服务器出现异常,会导致通过该ISDN与RBC连接的所有ATP降级到C2等级,影响行车效率。首先介绍RBC的ISDN服务器的软硬件结构,对ISDN服务器的通信传输功能进行了描述,重点研究ISDN服务器的通信传输功能原理和软件架构设想,并对既有的ISDN服务器设备连接方案进行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城际铁路信号系统中,通信控制服务器CCS是地面中心控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车-地通信、列车运行计划传输和车-地屏蔽门联控功能。ISDN服务器是CCS与车载ATP进行车-地无线信息传输的媒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此,分析CCS基本功能及ISDN服务器在CCS中的作用,介绍ISDN服务器的软硬件结构,描述ISDN服务器的通信功能模块CFM,设计CFM的层次结构、接口与流程。  相似文献   

3.
PRA(Primary Rate Access)属于用户窄带ISDN接入方式,包含有30个B(数据、语音)信道和1个64kb/s的D(信令)信道,铁通本地网接入的ISPBX(ISDN PABX)大客户一般通过PRA方式实现。通常,ISPBX将普通BA(Basic Access)用户以点到点的方式接入PRA系统,用户网络接口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由D信道的消息交换来实现。现将S1240交换机PRA的调试流程和调试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代铁路通信网的现状和发展,现代铁路通信网的传输手段,交换方式和交换设备;针对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铁路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讨论无线通信环境下数据通信的网络协议和应用协议的设计.铁路客运信息无线交换系统基于中国移动的GPRS通道,实现列车和地面车站系统进行动态通信.对网络协议选择和传输控制流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CTCS-3级列控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既有RBC与GSM-R系统间通信通道冗余保护方案进行分析,采用4条ISDN PRI线路结合ISDN通信服务器构成负荷分担冗余保护的优化方案,消除了既有方案存在的风险,节约了系统资源,减少了设备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升级为FAS系统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目标,需要将专用调度通信系统采用固定用户接入交换系统(FAS系统).为此,在对既有通信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讨论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升级为FAS系统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朔黄铁路通信网络系统(传输、交换、接入、数字调度专用、光纤在线监测、充气机及电缆气压、动力及环境监测、大楼综合定时系统)现状及网管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就建立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全通信网络综合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视频监控调度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XML消息模型的通信协议,在监控系统通信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地设计了通信协议数据单元,实现了系统中监控信息实时、准确的交换.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是正确可行的,并且能保证信息的高效传输,为构建稳定可靠、高效的监控调度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铁路通信技术从专用调度话路逐渐发展成话音、数据共存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无线列调发展成铁路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在列车与控制领域又出现了现场总线、列车总线和通信信号共用的综合光纤安全局域网技术,使铁路通信步入了数字和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1.
应用IMS技术开展基于IP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方案研究,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调度业务。首先分析了既有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业务需求;然后通过对不同交换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技术体制选择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结构、节点设置及承载网络方案比选,提出了基于IMS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铁路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是从原有的调度通信系统发展而来,是基于语音的电路交换系统,在配置和使用上不够灵活,并且与其他系统交互操作难以实现和扩展。如果采用纯IP结构的软交换系统,可以发挥软交换的全业务、易互联、可扩展的优势,将原有的语音通信系统、调度系统、视频图像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实现事发现场、指挥分中心、铁道部指挥中心、社会应急指挥中心及铁路自动网(PSTN)、数字调度网、GSM-R网、117人工台之间实时的语音双向通信,调度指挥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资源共享困难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以XML作为中间交换格式,利用JMS作为消息通信工具的异构数据交换模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用系统接入交换平台的灵活性以及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松耦合,对应用系统做到最小的侵入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CCS的总体构成,引入了ISDN服务器,说明了ISDN服务器的主要功能、硬件结构,介绍了ISDN服务器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已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使用,并在工程实践中展现出较大的优势,但其具体实现方案仍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CBTC系统,给出了系统构架和功能原理,并就相邻列车通信和全网列车通信两种实现方案进行了讨论。分析了该新型CBTC系统的核心——车载控制器的具体功能,对基于车-车通信的CBTC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信系统的建设遵循技术成熟、经济适用、同时满足发展需要的原则,网络结构满足运营维护管理体制的要求,传输系统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保护和恢复能力。基于寿平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组网及益羊线既有运营维护管理体制,本次工程通信传输系统组网旨在保证业务的高度可靠。通过参照子网连接保护(SNCP)已广泛用于传输系统的组网案例,其适用于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倒换速度快,可实时切换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为此,选用基于业务的SNCP作为本线传输系统的网络保护方式,以双发选收的原则保证通信传输业务的高度可靠,并在优化网络结构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益羊线传输系统的通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目的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基于VB控件的串行通信程序设计,方便地实现了T5557射频卡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强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铁路电气化远运系统传输通道的测试过程和方法,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以单音测试和误码率测试为主要手段,实现了对远动系统通信通道通信质量的诊断,此方法为多种铁路专用通信通道测试方法的探讨与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GSM-R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成功应用,解决了铁路传统通信系统不能解决的地、车数据传输问题,为我国道口防护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铁路平交道口安全防护的信息化,研究基于GSM-R网络上层应用分支的铁路平交道口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该系统应由“信息采集及系统管理”、“道口调度指挥和应急指挥”、“综合信息发布”3大功能单元构成,实现列车信息和道口信息的实时交换,以及道口信息在较大范围内的共享,以改善道口交通组织和提高道口防护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系统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网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城市轨道交通公务电话建设路网级大容量软交换中心, 采用模拟电话业务(POTS)、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终端和以太网接口的综合接入设备实现多业务接入, 以整合电话、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系统、无线Wi-Fi应用成为综合型智能通信平台的组网应用方案和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