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填补BIM技术在疏浚设计应用中的空白,开展了该专业的应用需求分析与标准化设计流程,选取Autodesk平台对Auto CAD Civil3D 2017进行了.Net二次开发。开发成果达到了参数化建立BIM模型的目标,大量简化了传统设计中的重复工作,可同时自动生成三维模型、批量断面图、施工图出图、断面工程量与三维工程量,并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实现了BIM在疏浚工程中的正向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3.
黄智  杨彪 《水运工程》2020,(11):147-150
对BIM技术在海外某港口疏浚工程精细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Civil 3D软件创建三维疏浚模型和地质模型,实现土体疏浚量的分类统计,并快速生成标准化施工图纸,同时保证模型、图纸、工程量动态关联。实践表明,应用BIM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港口疏浚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水运工程实例,开展了BIM技术在勘察设计全过程的联合应用,主要在平台选用、数据处理、模型建立、接口转换、数据共享及勘察设计BIM模型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北京理正工程地质勘察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体模型,利用理正Revit插件将勘察模型导入BIM平台软件Autodesk Revit,并基于导入的模型进一步对工程设计计算、模型组装、成果整合和数据共享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索,总结了应用流程和技术经验,打通了水运工程勘察设计BIM联合应用的技术通道。  相似文献   

5.
以某大型码头项目设计为案例,搭建云端协同平台开展各专业的BIM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场景,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设计优化。各专业模型通过云端协同方式实时链接进行总装,项目协调员根据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测,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同时,针对BIM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需求,对BIM设计软件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拓展BIM应用价值,更好地推动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结合BIM技术在本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码头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环保疏浚施工中存在的地质地形复杂、精度要求高、水下作业难度大、工序繁多不易管理等问题,对施工阶段进度模拟、船舶疏浚施工管理、疏浚绞刀作业精细化管理、底泥脱水管理等进行研究。采用模型切分、进度数据构建、开发应用平台等方法,解决该类工程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并将其应用至实际工程。结果表明,BIM技术在环保疏浚施工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加强和改善管理方式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水运工程岩土勘察专业精细化设计水平,基于BIM技术开展水运工程地质三维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采用MicroStation平台二次开发具有专业工具集及资源库的MR-Geo系统,实现了接口数据处理、具有岩土属性信息的三维地质模型生成、图纸输出、成果计算分析等主要功能。结合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为类似的工程需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运工程传统项目生产方式存在设计施工相分离、信息交流低效的问题,以高桩码头工程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探索工程管理创新,搭建了BIM应用平台,使各参与方的工程信息通过加入中心文件进行共享。凭借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实现对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计划和方案模拟,在施工实施阶段的数据采集及综合查询、进度录入、构件预制管理、工程量统计及质量管控等工作,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中体现BIM技术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某大型钢铁基地项目疏浚与吹填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团队针对该项目疏浚和吹填区域地形地质特点和使用需求,按照泥沙分离原则组织开展工程设计和实施,有效降低了项目工期和造地综合成本。本文总结了泥沙分离疏浚吹填技术在该工程应用的技术条件、关键环节、以及实施效果和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河限制性航道护岸工程传统设计存在的二维表达不直观、设计效率低下、出图算量流程复杂等问题,采用BIM、GIS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系列基于BIM的护岸工程数智化设计技术,实现三维地形曲面内插优化、护岸前沿线自动生成及护岸工程模型参数化快速创建、出图算量等,并依托项目开展技术成果验证及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提升了护岸工程BIM设计效率,拓展了设计成果数智化应用领域,可为同类项目实施数智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