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液限黏土的路用性能差,规范规定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填料,需要经过改良处理后才能使用。为研究含砂低液限黏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评价含砂低液限黏土路用稳定性,在室内通过对不同石灰、水泥剂量稳定的含砂低液限黏土进行击实试验和CBR试验,研究了其击实特性和水稳定性,确定了石灰的合理掺量。结果表明,掺水泥、石灰改良含砂低液限黏土能明显提高其CBR值及水稳定性。当水泥掺量为3%时,泡水后改良土的回弹模量最小值为46 MPa。因此,当水泥掺量大于3%时,水泥改良土可用作路床及路堤填料。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南濮阳高等级公路2种含砂低液限黏土,在原状土基本物理特性指标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水泥剂量稳定土的击实试验和CBR试验,研究了其击实特性和水稳定性,提出了含砂低液限黏土合理的水泥剂量,确定了不同击实功、不同水泥剂量时低液限黏土的水稳定性,揭示了含砂低液限黏土随着水泥剂量的不同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河南低液限黏土路基的修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液限粘土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其强度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文章在分析石灰土强度增长机理的基础上,对不同石灰剂量、不同初始状态且在不同龄期、不同养护条件下的石灰改良土试样进行了大量的三轴试验,并结合现场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从强度特性方面探讨了石灰改善高液限粘土的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液限粘土中加入3%~5%石灰改良后,可满足道路路基填料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路基石灰稳定土填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机理,首先开展石灰稳定土的击实试验以确定最优石灰掺量,然后对不同含量的石灰稳定土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强度改性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石灰掺量为6 %的土样最大干密度达到峰值,密实度最优;干湿循环作用造成石灰稳定土力学特性的显著下降,随着干湿循环从零增至10次的过程中,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逐渐衰减,且养护28天的强度指标明显高于养护7天的试样;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石灰稳定土内部孔隙的数量不断增加,尺度不断扩大;由微观图像发现石灰稳定土中的孔隙在干湿循环中逐渐扩大,密实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广东湿润多雨地区细粒土路基压实控制标准,对广东广连(广州—连州)高速公路典型天然含水率偏高含砂低液限黏土开展基本物理性质、重型湿法击实、浸水CBR(加州承载比)和固结试验,利用容量瓶法测定土样的吸附结合水含量,分析吸附结合水对含砂低液限黏土击实特性、强度、水稳性和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结合水含量与塑限成正相关关系;含砂低液限黏土中吸附结合水具有类似固体的性质,且在路基运营期始终稳定;初始含水率低于吸附结合水含量时,含砂低液限黏土CBR试件浸水后的膨胀量显著增强;吸附结合水对含砂低液限黏土在高含水率状态下保持一定CBR强度和低压缩性起到积极作用;压实度控制下限值与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最佳含水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波  李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84-186,247,248
为了解决公路路基填料中膨胀土胀缩变形问题,该文采用生石灰对填料进行改良,通过对石灰改良土进行击实、胀缩总率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试验.结合<公路路基施丁技术规范>要求确定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合理掺灰量.其成果为工程实际施工中石灰掺人量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工业废渣复合材料对于膨胀土的稳定处理效果,通过化学组分分析,明确稳定膨胀土作用机理,采用击实试验、膨胀率试验和CBR试验,分析不同掺量稳定膨胀土的击实、膨胀和强度特性变化规律,按照膨胀率和CBR双控原则,确定稳定膨胀土最佳掺量为4.5%,并与相同掺量石灰稳定膨胀土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业废渣复合材料掺量增加,稳定膨胀土的膨胀率逐渐减小,CBR值逐渐增大。相同掺量下,工业废渣复合材料稳定膨胀土的CBR值高于石灰稳定土,能够满足膨胀土路基稳定处理要求,可以替代石灰用于膨胀土稳定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石灰钢渣稳定土击实特性,分析影响其最大干密度ρmax与最优含水率wopt的多种因素,以某高速公路沿线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钢渣最大粒径及石灰掺量4个因素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室内击实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分析影响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主次关系,进而基于1次重复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作了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9.
石灰改良路基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某新建道路工程浅层路基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掺灰量的石灰改良土进行击实试验、界限含水率和三轴剪切试验,研究掺灰量对其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液塑限的影响规律,以及掺灰量和围压对石灰改良土抗剪强度指标有效粘聚力c′和有效内摩擦角φ′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灰量的增加,石灰改良土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率增加;掺灰量对石灰土的界限含水率指标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液限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于塑限,9 %左右的掺灰量对其影响最大;当掺灰量大于某个值时,石灰改良土强度随着围压和掺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掺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0.
叶集至信阳高速公路位于黄淮冲击平原和大别山区,路基主要为高液限粘土、膨胀土,即沿线取土场填土CBR值不能满足筑路要求,通过对路基上路床石灰改良土施工工艺、不同龄期压实度检测和不同龄期击实试验,研究了路基填土掺灰改性后干密度值存在随龄期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利用滨海地区盐渍土筑路是滨海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对不同配比、不同压实度的电石灰改良盐渍土进行液塑限试验、重型击实试验、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固结试验和抗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电石灰掺量、压实度对电石灰改良盐渍土工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石灰掺量的增加,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工程性能显著改善,8%的电石灰掺量是最佳掺量;8%电石灰掺量的改良土的CBR值、回弹模量、抗冻融性能均满足路基填料的要求,同时改良土的压缩模量大,因此8%电石灰改良盐渍土可以用于盐渍土区路基填筑。  相似文献   

12.
叶(集)-信(阳)高速公路位于黄淮冲击平原和大别山区,路基主要为高液限粘土、膨胀土,沿线取土场填土CBR值不能满足筑路要求,通过对路基上路床石灰改良土施工工艺、不同龄期压实度检测和不同龄期击实试验,研究了路基填土掺灰改性后干密度值存在随龄期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益马(益阳—马迹塘)高速公路高液限土为研究背景,将含水率及水泥(325R)掺量设为研究变量,其中含水率设为12%、14%、16%、18%、20%,水泥掺量设为4%、5%、6%,分别进行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不同水泥掺量下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设置试验段,考察水泥掺量为4%、5%、6%下改良土体的最终工后沉降。结果表明,掺6%水泥,以最佳含水率16.12%、最大干密度1.80 g/cm 3为控制指标,压实度94%、96%分别适用于94区路基、96区下路床各区路基填筑;掺4%、5%水泥的改良土体的浸水养护过程中质量损失超过规范要求,该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合格;6%水泥改良高液限土的工后沉降在60 d后基本稳定,最终沉降值显著小于正常土质路基沉降值,最佳水泥掺量为6%。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沿线分布有大量火山渣,火山渣具有较高强度,但用作路基填料时不易碾压密实、碾压后会出现表面松散,研究通过掺配沿线的低液限粘土来提高火山渣填料的整体性能,对火山渣以及掺配粘土的混合料进行击实试验等试验,通过现场试验段压实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掺配后的混合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确定了适用于该区域的混合料最佳掺配比例,为后续的火山区域路基压实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高液限粘土路基的改良及其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新建高速公路,提出掺加水泥改良高液限粘土.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掺加3%或4%水泥改良后的高液限粘土可用于路基不同压实区的填筑,并提出了高液限粘土路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路基压实度剪切波测试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砂低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粉土与低液限粘土3种土样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土的干密度与剪切波速的对比试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路基土干密度与剪切波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各种土质的干密度与剪切波速的关系模型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利用4种典型回归模型来描述。论证了路基表层土压实度可以代表本层的压实度,提出了利用直达剪切波检测路基干密度的新方法。最后应用"振三压三"的压实方法对所得模型进行验证,将按照模型用剪切波速计算得到的数据与灌砂法所得数据进行了比较。现场试验表明:通过建立具体工程的干密度与剪切波速的关系模型,采用直达剪切波速检测技术,可以较好地实现路基压实度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讷河一带砂石材料匮乏这一问题,采用粘土作为基层材料,用美国路邦EN-1固化剂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土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原材料物理性质基础上,对石灰剂量为3%~9%范围内不同配比的石灰粘土和掺入0.018%路邦EN-1的石灰粘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强度变化规律确定固化剂稳定土的最佳石灰用量为5%。在此基础上对5%石灰稳定土、9%石灰稳定土和5%石灰固化剂稳定土进行水稳定性试验、抗冻性试验、干缩和温缩试验,计算出干缩抗裂系数和温缩抗裂系数,并利用干缩抗裂系数和温缩抗裂系数对上述3种材料进行了抗裂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5%石灰固化剂稳定土的稳定性和疲劳抗裂性能明显优于5%石灰稳定土和9%石灰稳定土,可以用作寒区道路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20.
王众  樊晓军  潘旋  章定文 《公路》2023,(6):171-176
提出了粉土石灰联合改良膨胀土的二次拌和工艺,研究了石灰对膨胀土的砂化效果、粉土石灰联合改良膨胀土的击实方法适用性以及灰剂量衰减规律。研究表明:石灰对膨胀土的砂化效果同时受灰剂量和砂化龄期的影响,提高灰剂量和延长砂化龄期均可降低膨胀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使其易于破碎,且适当提高灰剂量可缩短砂化所需时间,考虑砂化效果与经济时间成本的合理灰剂量为2%~3%,砂化龄期为1 d;现场试验段碾压前土样的击实曲线更贴近湿法和修正湿法所制备土样,推荐采用实操便捷性更高的修正湿法;粉土石灰联合改良膨胀土相比传统石灰改良土灰剂量衰减较慢,路基质量检测中应重视灰剂量衰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严格把控石灰的用量以确保砂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