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厦门市杏滨路道路工程实例 ,介绍粉喷桩在滨海滩涂地区的实际应用 ,提出了粉喷桩设计的设计要点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车辆荷载是决定路面结构设计和影响路面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滨海地区如何有效地减少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该文结合天津港南港路改造工程取得的良好使用效果,阐述了重载交通下的路面结构改造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提出了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规范中对动荷载的影响深度统一界定为1.5m深度的问题,认为其与轴载有一定关系,进而提出重载交通及工作区深度的定义,并以天津滨海地区高等级道路建设为工程实例,以该地区的典型地质条件、交通轴载、路面结构为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轴载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得出标准轴载工作区深度为1.5m,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滨海盐渍地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海水及空气腐蚀防治措施的探讨分析,并结合目前实际经验,总结出适合滨海盐渍地区桥梁构件的砼设计和防腐施工工艺,提出了经济实用的防腐技术措施,并作出应用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珠三角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岸线,属三角洲滨海相~海陆相沉积单元,发育深厚的淤泥类软土,如何正确认识并解决此类软土地基问题是工程建设的重难点。结合南方沿海珠三角地区道路工程的建设经验,对珠三角滨海相~海陆相沉积深厚层软土地基上的地基处理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分析结论加深设计者对珠三角地区深厚软土特点及其地基处理方法的认识,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天津滨海地区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经常会遭遇雨池、虾池、盐池等,或在海边低洼地区的淤泥中进行。这需修建临时道路,文中论述了在这些地区修建临时道路的填垫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珠海市香湾大道及其它几条滨海道路的设计经验,探讨在海边、滩涂上修建道路时,如何充分利用海滨资源进行几何设计以及滨海滩涂道路的软基处理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滨海地区盐渍土分布广泛,但具有溶陷、腐蚀等不良工程特性,如何将其用于滨海地区公路建设中已成为重要岩土问题之一。从滨海盐渍土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利用石灰、水泥对其进行处治试验研究,基于处治方案对比分析对滨海路基结构进行设计。研究表明:石灰处治、石灰水泥综合处治滨海盐渍土强度和水稳性都能达到规范要求,可以用作路基填料;路基结构设计科设置防渗土工膜和碎石垫层以降低盐分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潍坊滨海开发区地处环渤海地区滨海盐渍土分布区,土质为氯盐渍土,含盐量2.10%~2.40%,为中度盐渍土。由于盐渍土具有三相转换、溶陷、盐胀、腐蚀的工程特性,导致道路病害屡屡发生,处理不当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依托潍坊滨海地区盐渍土地区的具体工程,提出采用石渣结合强夯处理路基的综合措施,排水模式选用适合滨海水城建设,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缓冲式排水模式;管材选择抗腐蚀或做防腐处理的管材,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泡沫轻质土具有轻质性、高流动性、低渗透性、固化后的自立性及整体性好,低弹减震性、强度可调节性、隔热性、耐久性等物理力学特性,能解决滨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工后沉降大等难题;同时可减少因超载预压放坡引起的土地征地、拆迁等问题,缩短施工工期。该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泡沫轻质土在滨海地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滨海吹填地区桥梁净空低、支架经济性差的问题,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采用一种新型支架施工技术和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通过结构模型及力学设计进行了相应优化,以确保承载力要求。通过分析和实践,验证了该支架施工技术不仅能节省满堂支架与贝雷桁架间的过渡型钢平台,而且布置灵活,材料利用率高,可靠性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滨海地区盐雾环境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模拟滨海环境,设置15℃、25℃、35℃、45℃等4个养护温度,采取工程中常用的沥青混合料AC-13和SMA-13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久性实验,对比分析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的盐雾环境作用一定时间后性能变化规律,分析盐雾侵蚀作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盐雾的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耐久性均产生较大影响,尤其较高温度的盐雾环境作用一定周期后,其强度降低幅度超过40%。滨海盐雾地区服役的沥青混合料设计,需要进行耐盐雾作用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完善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旅游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介绍旅游城市滨海道路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交通构成和交通出行上表现出的不同的交通特征。阐述在滨海旅游城市有限的道路交通用地空间内,如何制定适合旅游城市滨海道路的规划,采用何种设计方法,并提出滨海道路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该文根据多年实际工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对滨海地区钻孔桩桩端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桩端承载力的工程实际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指出了目前设计理论计算中对桩端承载力取值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该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该文工程测量数据来自天津地区的大型重点工程,对天津市滨海地区的桩基设计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对其它滨海地区的桩基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高速公路青岛段滨海滩涂地区粉喷桩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粉喷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滨海滩涂地区粉喷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粉喷桩在滨海滩涂地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滨海软粘土地基原型沉降多因素关联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沿海4个地区滨海软粘土地基原型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参照太沙基一维流固结理论,根据多因素关联的思路,提出了一维流滨海沉积软粘土地基现场沉降多因素关联预测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滨海旅游区整体规划、交通流特征、道路功能需求、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旅游区特色的横断面设计方案,可为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0,(8)
滨海道路工程多建在深厚的海相沉积软土地基上,通常因软土本构的特殊性导致其沉降难以准确预测。但已有研究表明,双屈服面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软土的本构关系。文章以某滨海在建海堤兼道路工程为例,引入软土双屈服面模型,利用已有实测沉降通过遍历法反演该软土的模型计算参数,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路堤填筑和运行进行沉降预测。结果表明,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吻合较好,满载7个月后的软土固结度和设计运行期的工后沉降均符合设计要求,用该方法进行滨海路基的沉降预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供滨海路基工程做全周期沉降计算或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析滨海工业园区的道路特点,以具体工程实践为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规模,来阐述工业园道路改造工程应该注意的设计要点和可采取的相应措施,如地下管线的合理布置和施工期交通组织的合理安排、路面结构基层的选择、施工期的污水临时排放措施、道路可识别性打造等措施,以便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参考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4)
为探讨海洋环境对滨海路面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海水对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其宏观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沥青在海水+老化的耦合作用下,其针入度和软化点与普通老化作用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脆点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海水环境加速降低了老化沥青的低温性能;海水对粗集料的耐磨耗性能影响不显著,但降低了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随着海水浸泡时间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水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水稳定性及低温性能,因此北方滨海地区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对滨海环境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