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弹簧振动系统阻尼特性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现有固定节流孔空气弹簧振动系统阻尼特性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从振动的主动控制出发提出了改善其阻尼特性的悬挂策略。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具有线性特性的可变节流阀代替原来的固定节流孔将使空气弹簧获得良好的阻尼特性和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2.
铁道车辆振动控制技术--有源与半有源悬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利用有源悬挂和半有源悬挂方法对铁道车辆振动控制的原理和技术。对日本最新型700系列高速列车上采用的可变阻尼减振器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电磁阀切换阻尼孔(节流孔),从而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力达到控制振动的目的。指出在隧道内,车体的横向振动加速度可减少30%左右。介绍日本新开发的可以自动调整动力学性能的减震器的进展情况。给出横向用可变阻尼减振器和垂向用可变阻尼减振器内藏型空气弹簧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空气弹簧转向架减振形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前,国内外空气弹簧转向架的垂向减振方式主要有3种:在空气弹簧本体和附加空气室之间设置固定或可变节流孔来提供阻尼的方式和单独设置垂向减振器方式。首先对这3种减振形式进行了等效模型分析,然后建立了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了车辆在不同的线路条件下运行,计算其对低频、高频激扰的响应,并分析这3种减振方式的优劣。根据计算提出采取固定节流孔外加垂向减振器方式更适合我国的车辆运营状况和线路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相关数学-物理方程分别建立了空气弹簧本体-固定节流孔-附加气室模型和空气弹簧本体-连接管道-附加气室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了连接管道长度、节流孔直径及附加气室容积对空气弹簧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采用较长管路连接时应考虑管道内空气质量的惯性对空气弹簧动态特性的影响,短管可等效为固定节流孔连接;空气弹簧垂向动态刚度在低频和高频激励下分别趋于常值;固定节流孔存在低频开口过大,高频开口过小的缺陷;固定节流孔直径与附加气室容积对空气弹簧系统的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改进传统采购模式 加强物资库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物资部门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对其节流作用显得重要。探讨如何改进传统的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库存周转天数,改善库存结构,加快库存资金周转,通过节流增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物资部门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对其节流作用显得重要.探讨如何改进传统的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库存周转天数,改善库存结构,加快库存资金周转,通过节流增加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7.
可变气门机构现已几乎成为车用汽油机的标准配置,对提高发动机效率及降低发动机排放正在发挥较大的作用。介绍了可变气门机构的种类及结构,并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可变气门机构的发展过程和采用的新技术,以及在不同时期对提高发动机性能所作出的贡献,也阐述了可变气门机构技术未来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工程热力学等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节流孔非线性力学模型1和模型2,以高速动车组用空气弹簧为例进行了不同节流孔直径下的动态特性仿真计算。利用空气弹簧垂向振动试验台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弹簧力学特性试验,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发现模型1更能反映实际空气弹簧的幅变特性和频变特性,该模型在不同节流孔直径下的空气弹簧特性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结合可变涡轮增压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对机车柴油机发展的影响,指出采用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对改善机车柴油机部分负荷性能及对提高机车柴油机适应环境条件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后介绍了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在280系列机车柴油机上的开发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日本铁路板式轨道利用可变衬垫进行钢轨高低的调整,该衬垫由可变衬垫袋、注入设备、可变衬垫用树脂组成,自2000年开发以来不断改进。现在的衬垫袋,采用了尼龙聚乙烯层压塑料,利用玻璃纤维作为强化芯料。袋的排气孔有过滤器,设逆止阀,  相似文献   

11.
对1台2.0L涡轮增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和1台对比用的2.0L涡轮增压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这2台汽油机都采用全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无节气门负荷控制策略。对比中使用的基础发动机是不带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缸内直接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运行试验重点是研究部分负荷时的燃油耗及全负荷时的低速最大扭矩。在这2种发动机运行模式下,采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后,发动机性能比无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好。这是因为更好的涡轮增压器响应优化了扭矩特性。带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涡轮增压进气道喷射发动机的扭矩与涡轮增压直接喷射的基础发动机相当,但低速状态下扭矩比基础发动机更好。涡轮增压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在全负荷低速状态下能获得最大扭矩。涡轮增压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进气道喷射汽油机在降低燃油耗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可变轨距转向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为可变轨距电动车组开发的A型和B型2种可变轨距转向架,阐述了这2种转向架的结构和轨距变换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油机借助可变气门配气相位技术可获得更大的扭矩和更高的功率,同时降低燃油耗,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迄今为止,只有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才能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展现出这些优点,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改变进、排气门重叠角。而今,Mahle公司采用新颖的可变凸轮相位技术,可使可变气门配气相应技术应用于所有的发动机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开源与节流并举 ,实施沈阳铁路“南水北调”工程 ,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和秦沈客运专线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可变阻尼轴箱减振器可以抑制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本文介绍了可变阻尼轴箱减振器减振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试验台试验和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了一种应用多连杆机构的可变压缩比系统,并从其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入手,分析该系统实现连续可变控制的特点,以及开发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将重点集中在可变压缩比系统的摩擦技术上,运用了最新的润滑分析工具,即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连杆连接销的润滑分析实例,说明了所应用的计算方法及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结果,从而提出了开发发动机新机构的一种途径,即在可变压缩比系统的基本几何学设计阶段,就将构件的摩擦性能纳入到基本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不同轨距的线路严重阻碍了跨国间及跨地区间的铁路运输及经贸活动的发展,采用轨距可变转向架是使铁道车辆自动实现轨距变换行之有效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轨距可变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轨距可变转向架方案,并对其结构特点及自动变轨距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铁路应急救援决策方法存在无法适应不同的决策需求、灵活性较差等问题。为此,引入以对立模糊集概念为基础的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提出铁路应急救援决策方案的可变模糊集优选方法,通过参数向量的变化来提高系统决策的可靠性。根据评价指标的特征值矩阵和指标权重向量,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模型下的相对优属度向量,选择相对优属度最大的方案为决策方案。将可变模糊优选方法应用在铁路应急救援决策案例中,结果表明,铁路应急救援的可变模糊决策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铁路应急决策实践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功率发动机和燃气机,为提高进气控制的灵活性ABB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介绍了这种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设计、试验和市场应用潜力的预期.  相似文献   

20.
H.  Kieeberg  D.  Tomazic  J.  Dohmen  K.  Wittek  A.  Balazs  朱炳全 《国外内燃机》2014,(4):37-44
发动机小型化与涡轮增压相结合是目前实现汽油机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发动机小型化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在高负荷时易发生爆震,并且需要通过提高增压度来补偿功率的下降,所以必须采取降低发动机压缩比的措施。另外,部分负荷时的增压压力升高会导致其效率变差。采用两级可变压缩比(VCR)系统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动力长度可变的两级VCR系统可以采用长度可变的传动部件来代替传统的传动部件,因此,只需对现有的发动机结构作较小的改动。在过去几年中,研究人员一直在研发这种长度可变的连杆系统。根据目前的发展状态。详细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各种压缩比的范围和驱动转速的考虑进行详细讨论,将两级VCR系统与全可变VCR系统进行比较,并展望如何在现有的先进汽油机中,利用两级VCR系统的潜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