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列车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取流以及架空刚性接触网汇流排相应的载流。提出采用间歇性负荷循环电流的特性波形确定汇流排的载流能力,对通用架空刚性接触网既有汇流排进行了连续性负荷和间歇性负荷循环电流发热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把货车用摇枕、侧架铸件的疲劳应力试验数据与俄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并较详细地阐述了对该铸件进行应力试验时要注意的一些要点。此外,还介绍了车辆部件疲劳应力试验过程与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承受应力的不同情况以及铸件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试验是客运专线"四电"集成试验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负荷试验的前提条件、程序、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并以京津城际铁路的实际应用为例,分析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的评估内容和标准,为今后客运专线建设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提供程序化的指导和借鉴。研究结论:阐述了客运专线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试验是集成试验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其试验方法、评估内容等,通过在京津城际铁路工程中的验证是可行和可靠的。通过规范化的负荷试验,是对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安装和调试的总检验,又是对前期牵引供电系统方案研究、仿真计算的验证和优化调整,获得的试验数据对今后的运营维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车辆零部件(包括转向架铸件)的设计或计算中,都需要遵照标准进行强度应力计算。应该从屈服极限、强度、杨氏弹性模量E的最小值出发来评估货车零件的强度。研究人员从货车转向架运用中损坏的侧架上切取了试样,并进行了试验,按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弹性模量值E的分布表明,对铸件来说,杨氏弹性模量E的基本数值在190~290 GPa的范围内变化。而E的众数值(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为260 GPa左右,即要比计算时所采用的数值高出40%。本文将研究在设计和试验时与确定货车铸件中的应力值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Behr、Behr—Hella热管理和AVL三家公司共同合作的项目中,为降低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各种热管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外部废气再循环的冷却,能在发动机典型的工作点部分负荷时使燃油耗降低5%,在全负荷时由于避免了加浓而使燃油耗下降18%。在实际运行中可节省燃油约6%。在暖机阶段,通过停止冷却液的供给使新欧洲行驶循环中的燃油耗进一步降低约3%。此外,发动机试验表明,通过按工况控制的节温器在不同的负荷点改变冷却液温度(最大为10K)能进一步挖掘降低燃油耗的潜力1.4%。  相似文献   

6.
针对背砂工艺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铸件结构、使用性能和铸件在粗加工、精加工时反映出的缺陷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工艺试验。试验中对"轴箱体"背砂的碾压过程及造型、修型、砂型烘烤、下芯、合箱、落砂、切割浇冒口、铸件整理及加工解剖情况进行跟踪。通过生产试验验证,铸钢件水玻璃背砂工艺可满足新八轴机车"轴箱体"的生产需求,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可变进气歧管除了能提高发动机的全负荷工况性能外,还对部分负荷工况性能有益处。在MANN4-HUMMEI。公司和IAV公司的共同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在现有的2款汽油机上,按新欧洲行驶循环验证了可变进气歧管降低CO2排放和燃油耗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级增压降低Wartsila四冲程中速柴油机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x和CO2的减排要求是促进未来内燃机发展的主要因素。NOx排放可通过使用Miller循环冷却燃烧过程来有效地降低。但是高度Miller循环(进气门提前关闭)需要高增压压力。对此,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采用二级增压系统,可使增压压力达到10bar。采用二级增压还可提高发动机效率以及降低CO2排放。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是采用高效二级增压系统以及通过Miller循环使发动机压缩和膨胀冲程之间实现更佳的比例划分的结果。因此,Miller循环与二级增压系统相结合能使NOx和CO2排放都得到有效降低。为查明进气门关闭(IVC)提前与二级增压系统相结合所蕴含的潜力,采用一维模拟软件进行了研究。为寻求各种负荷下的最佳IVC,还利用可变的IVC系统进行了研究。在Wartsila 20型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级增压系统样机、极端提前的Miller定时以及短的扫气期的试验。将这些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以及与前期试验(一级增压,压比最高达6.2bar,中度Miller定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还介绍了样机的结构以及目前的发动机为适应增压度的提高以及为增设辅助设施而需要作出的修改。模拟结果以及作出的假定通过试验得到验证。以下几点是在Wartsila 20型机上通过二级增压技术结合IVC提前技术所得到的结果:①极端提前的Miller定时使NOx排放减少达50%;②燃油消耗率的改进潜力得到证实;③由于高空/燃比使高负荷区热负荷得到改善,但由于进气流量受到限制,使部分负荷性能较差;④负荷承受能力及烟排放性能变差。但可采取可变的进气门关闭(VIC)系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局部振动可引起末梢血管机能和形态的改变,尤其是振动性自指的出现,已被公认为局部振动危害的典型表现。因此,末梢循环机能的检查对于评价局部振动危害,特别是对局部振动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于局部振动危害引起的外周循环障碍进行了许多研究,检查方法也不断改进。近年,我们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查结合冷水负荷试验评价局部振动危害,获得初步结果,现报道如下。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砂轮磨光接触局部振动的工人共  相似文献   

10.
在合理选用铸件(作为车辆的更换零件)用钢(牌号),以及确定车辆服役限期和两次修理期间的走行里程时,必须考虑在俄罗斯联邦铁路网运行时的严酷气候条件。为掌握运行期间罐体材料如何失去其塑性的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即从运行的油罐车厚壁罐体与车辆构架连接处的加强区域切取金属试样,再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同时需要评估车辆焊接件的强度,以证实其是否适用。为此,应该按照现行的铁路车辆设计与计算规范中第Ⅰ和第Ⅲ类工况要求,通过静载试验和冲击试验予以评估。本文还研究了如何进一步改进车辆铸件和车辆焊接结构的强度计算和试验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循环三轴试验,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循环软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置换率、循环应力水平等因素对复合地基软化特性的影响,并在试验基础上得到了复合地基的软化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射流技术对铁路车辆铸钢配件进行了清砂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使用水玻璃型(芯)砂造型且结构复杂的铸钢件进行水射流清砂是成功的,它能避免铸件因水爆而产生裂纹,有效地保证铸件质量,改善铸件的金属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铸造铁路运输车辆铸件时使用的气化模铸件材料的研究情况。对铸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D833B聚合材料可以使所生产的铸件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令人满意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铁列车动力车辆组成及制动特性,详细分析了列车电制动负荷分配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对多种基于网络协调电制动负荷分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用于多动力车辆列车的网络协调及自适应电制动负荷分配技术。着重研究了网络协调及自适应负荷分配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及运营考核等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电制动负荷分配方案,可有效提升地铁列车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制动温升引起的热负荷对机车车轮疲劳强度的影响,现采用有限元法对紧急制动过程中车轮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并基于单轴疲劳理论对车轮的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负荷引起踏面周向高达750MPa的动应力循环是诱发轮箍热疲劳的主要因素;轮芯某些区域的von Mises等效应力会升高50%,并且紧急制动可以致使轮芯的循环动应力幅值产生15%波动,从而增加了车轮发生疲劳破坏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在制造侧架和摇枕铸件时,其设计过程中规定的铸件承载性能首先是抗疲劳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承载能力要符合生产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变化的运用条件。换言之,在现有的生产方法和检控手段之下,侧架和摇枕应保证能承受规定气候条件下的运营负荷,并且要有必要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对熔模铸件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合理了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法。生产实践表明,铸件的裂纹明显减少铸件废品率较大幅度降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别日察卡亚铸钢厂以1个热处理循环的方式对大型铸钢件实施2级热处理规范,即正火加回火的应用结果。所提出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铸钢的组织,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和抗冷脆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超低温启动等突变工况下,活塞的热负荷剧烈变化,为研究该过程中活塞温度及热应力的变化情况,研制了以嵌入式PC+PC为控制核心的活塞热冲击试验台架.文中对PLC和嵌入式PC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详细介绍了以嵌入式PC+PC为控制核心的试验台架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对基于嵌入式PC试验台架及基于PLC试验台架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前者可以实现活塞温度等参数的瞬态采集,为研究发动机活塞突变工况下的热负荷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NOx和CO2的减排要求是促进未来内燃机发展的主要因素。NOx排放可通过使用Miller循环冷却燃烧过程来有效地降低。但是高度Miller循环(进气门提前关闭)需要高增压压力。对此,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采用二级增压系统,可使增压压力达到10bar。采用二级增压还可提高发动机效率以及降低CO2排放。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是采用高效二级增压系统以及通过Miller循环使发动机压缩和膨胀冲程之间实现更佳的比例划分的结果。因此,Miller循环与二级增压系统相结合能使NOx和CO2排放都得到有效降低。为查明进气门关闭(IVC)提前与二级增压系统相结合所蕴含的潜力,采用一维模拟软件进行了研究。为寻求各种负荷下的最佳IVC,还利用可变的IVC系统进行了研究。在Wartsila20型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级增压系统样机、极端提前的Miller定时以及短的扫气期的试验。将这些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以及与前期试验(一级增压,压比最高达6.2bar,中度Miller定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还介绍了样机的结构以及目前的发动机为适应增压度的提高以及为增设辅助设施而需要作出的修改。模拟结果以及作出的假定通过试验得到验证。以下几点是在Wartsi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