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排水沥青混合料透水性能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军  叶奋  黄彭  王仪融  沈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35-37,40
排水沥青面层的主要功能为排水功能,即在降雨期间,雨水通过结构内部的孔隙排出路面,使路表保持相对干燥,从而提高行车安全度,排水功能的大小与混合料的透水能力有关。根据水流在其结构内部的流动特征,本文提出了透水能力的计算和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空隙率和坡度条件下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了混合料透水能力与其混合料空隙率和路面横坡,以及混合料目标空隙率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用于指导排水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和混合料组配设计。  相似文献   

2.
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性能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性能是此种结构最重要的性能,本文建立了排水性路面排水表层的渗流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排水性路面排水面层的排水机理及排水性能的评价指标,给出了各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自行开发的试验仪器,并通过室内试验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竖向和横向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计算公式;设计试验方法,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的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路面两端断面的边界条件,找出了断面上的潜水层厚度与路面坡度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半刚性底基层和面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基层,可有效解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排水性能差的缺陷。采用自行研制的渗透仪测试了6种不同空隙率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计算了自由水在级配碎石基层的渗流时间和渗流路径,用路面渗水仪比较分析了级配碎石和水泥稳碎石的透水效果,设计了两种路面内部基层排水系统。结果表明,渗透系数与空隙率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空隙率增加,级配碎石的渗透系数增加;渗入水在路面结构内的渗流时间缩短,排水性能提高;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可减少水损害的发生。通过设计的基层排水系统,可将级配碎石基层中的水排出路面结构以外。  相似文献   

4.
表征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排水性能的主要指标为空隙率和渗透系数,前者又分为全空隙率和有效空隙率。采用体积法试验测试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率,并利用自行研制的渗透仪测试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有效空隙率随全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有效空隙率与全空隙率的比值亦随之增大,二者之间存在二次项关系;渗透系数与空隙率之间存在幂指数关系,渗透系数随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针对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的特点,提出其空隙率与渗透系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为了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透水能力进行测评,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透水能力的各种因素,使用了自行研制的渗透系数测试仪进行测试。通过对不同空隙率、级配、沥青品质试件的测试,发现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有着良好的相关性;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集料粒径越大,混合料的渗透系数越大;沥青品质对混合料的渗透系数影响不大。结果表明:空隙率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渗透系数的控制指标,集料的最大粒径、2.36mm筛孔的通过率都是影响渗透系数的重要因素;测试得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水力坡度应小于等于0.03,渗透系数大于1.5×10-2cm/s可以作为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渗透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SPSS软件对渗透系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沥青路面面层渗透系数预估模型,用于减少试验量;此外,该文提出以组合渗透系数表征面层结构整体渗透性,对比不同结构层组合、结构层厚度、结构层空隙率,得到对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描述了透水性路面面层排水模型,建立了透水性路面渗透性与路面几何特性以及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采用独创的装置在试验室进行验证,主要模拟透水路面上的降雨,并且在渗透过程中量测不透水层上水的深度.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对透水性路面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图表.用该图表可改进透水路面的设计,而一般的设计仅依据力学强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排水性路面是指用空隙率大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所铺筑的沥青路面。广东中山105国道改建工程东升段部分路段采用多孔隙橡胶粉改性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中部分上面层为OGFC10型。简要介绍OGFC10型沥青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完善透水慢行系统结构生态效果评价体系,通过渗透系数试验、现场渗透试验、吸声系数试验及路面温度调查,研究透水慢行系统的排水效果、降噪效果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相应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透水慢行系统生态效果明显,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随空隙率和连续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无砂混凝土与级配碎石叠合基层的渗透速率最快,级配碎石基层次之,水泥稳定碎石和级配碎石叠合基层最慢;沥青混凝土吸声系数峰值与均值总体随空隙率增大而提高,相同连续空隙率下,小粒径吸声优于大粒径,相同空隙率下小粒径性能反而下降,透水性混凝土的吸声系数随空隙率增大而增大;透水路面路袁与中面层温度差值远远大于其他几种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及江浙地区的降雨情况,选取典型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验算,发现设计空隙率达到18%以上,有效空隙率达到80%的透水沥青路面一般均能满足非冰冻地区路面大雨时不积水的要求,因此不需要设置另外的排水沟管等设施。从维护透水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出发,应注意结构上的防水和排水。城市道路中铺设透水沥青表面层时,建议采用特制的透水平石,加快水流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膜厚度试验得到了水膜厚度与降雨强度的经验公式,结合西安成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计算出其有效水膜厚度为27 mm.根据排水要求、疲劳寿命、空隙率随时间衰减的规律,得到了排水层最佳空隙率为22%,连通空隙率不小于14%.  相似文献   

12.
水损坏病害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其中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渗透至路面结构是引起水损坏的重要原因。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时间下中央分隔带及路面结构中雨水渗流状况,分析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影响深度和广度,提出了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集中区域横向位于内侧行车道,深度方向主要位于面层至底基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臧振宇 《路基工程》2022,(2):157-161
依托某典型高速公路饱和沥青路面,建立移动荷载下路面系统计算模型,考察行车速度、渗透系数、排水边界、模量等因素对水力响应的影响,分析饱和沥青路面水力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加载和卸载过程中饱和沥青路面动孔压表现为增长和消散发展模式,产生挤压和泵吸作用,孔隙水渗流过程中对面层产生循环拖拽和冲刷作用,在沥青面层深度0.0...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路表积水对交通的影响,缓解强降雨时排水管网的压力,通过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透水路面。首先进行了沥青混凝土透水面层和沥青稳定碎石透水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得到了目标空隙率下的渗水系数,验证了目标空隙率下的路用性能。然后通过数值方法计算了7.5m道路宽度下透水路面结构所具有的极限排水能力,以及所能承担的最大降雨量。研究结果表明: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可作为海绵城市的排水工程设施。  相似文献   

15.
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雨天水能够从其多孔的结构中排出.不会在路表形成水膜,减少了车辆漂滑及喷雾现象.该文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建立理论模型,模拟降水过程,对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理论计算与验证.新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渗透系数为0.1 cm/s,在中雨及小雨时的排水效果较好,但大雨条件下难以保证排水效果.随着排水性沥青路面的使用,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海地区的排水性沥青路,采用非饱和渗流理论,基于上海地区典型长历时63雨型24 h降雨强度,对道路断面进行降雨入渗数值模拟。计算分为稳态流、降雨瞬态流和排水瞬态流三个阶段,分析了降雨强度、道路宽度、道路横坡三个因素对道路排水性能的影响,对今后上海地区排水性沥青路面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透水路面排水质量评价及排水路面结构的设计,我国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是基于饱和流理论,认为在降雨期间和降雨后的路面结构都是处于饱和状态,渗透系数是固定值。实际上,路面结构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仅仅是在降雨过程中排水层的含水量达到了饱和并且形成稳定流态这段时间,而大多数情况下的路面结构都是非饱和状态。本文基于Van Genuchten模型,提出了非饱和状态下的排水时间数值计算方法,使得透水路面排水性能的评价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施工温度对排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为模拟施工压实温度变异性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室内分析了不同压实温度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马歇尔稳定度、肯塔堡磨耗损失率和劈裂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尽管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影响不甚明显,但对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迁擂一级公路为工程实例,针对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的情况,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沥青路面多孔混凝土排水技术进行研究,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沥青面层厚度、不同多孔混凝土基层厚度以及不同基层与土基模量比下的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并获得了有益的结论,可为制定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的设计与施工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排水基层多孔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孔混凝土作为路面的基层,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前者主要指其排水、收缩及抗冲刷等性能,后者主要指其强度和应力-应变特性。通过试验与分析,给出多孔混凝土有效空隙率和全空隙率,及渗透系数与空隙率的关系;得出多孔混凝土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弯拉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抗压强度与空隙率的关系以及两种形式下的双对数疲劳方程;提出多孔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与弯拉强度,以及抗压弹性模量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得出多孔混凝土的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