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轮轴压入记录仪为轮轴压装机附属设备,用于记录车轮与车轴的整个压装过程的配合状态,以便控制车轴和车轮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配合过盈量;记录结果(压装曲线)是对轮对组装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轮轴生产活动中,车轴中心孔损伤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对使用车轴中心孔装夹定位的状况分析,找出了造成车轴中心孔损伤的原因,提出了改造车轮车床顶镐托板结构、增加顶镐行程控制开关等改进措施,使车轴中心孔损伤现象能够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轮轴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铁道车辆的车轮和车轴(即轮轴)在运行中,不能因为车轮上受到的横向作用力等而发生相对位移,而应该必须起到传递驱动力与制动力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轮轴上车轴的轮座外径与车轮轮毂孔内径之间设置了一定的过盈量,从而实现过盈配合,使其具有夹紧力。因此,在将车轮压装到车  相似文献   

4.
根据所进行的车轴-车轮配合面模型的超声波探伤仿真试验,定量评价了伤痕深度及车轴与车轮的接触表面压力对回波高度的影响。并且介绍了在实体轮轴上交变作用的旋转弯曲力矩,评价了伤痕回波变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宽轨捣固车和稳定车车轴齿轮箱轮对的三维实体模型,借助ANSYS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理论和方法对捣固车和稳定车轮对进行在启动与制动工况下的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捣固车、稳定车轮对在启动和制动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要求;制动工况下的车轮、车轴最大等效应力均大于启动工况下的值,且轮对的轴向变形位移值与实测值相符,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经轮轴紧固度评定,该轮对的轮轴紧固度能够满足实际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6.
车轴设计参数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铁道车辆中,轴毂间配合的接触压力,不仅是研究微动损伤的重要参数,而且也是保证轮轴间扭矩的传递、抵抗轮轴相对运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空心车轴和车轮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轮轴有限元模型,考虑轮轴间过盈配合,在高应力梯度区细化网格,详细研究空心车轴轮座区的设计参数对接触压力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过盈量、过渡圆弧半径、轮毂悬伸量、轮座与轴身直径比和空心度,以及使用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轮轴温度和轮对旋转速度.结果表明,过盈量对轴毂配合接触压力的影响较大,应慎重选择;过渡圆弧半径和轮毂悬伸量显著影响轴毂接触边缘的接触压力;其他设计参数对轴毂间接触应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1 国铁车轮车轴市场情况分析由于国铁市场十分庞大,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分析这个市场,地铁及出口市场暂不涉及。目前,国内的车轮生产厂家有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和大同爱碧玺铸造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马钢、太重、信阳和大同爱碧玺)。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车轮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概述了马钢(股)公司在高质量车轮生产技术开发方面的进展及在高质量车轮产品开发上的一些实绩.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马钢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以高速动车组用车轮、重载车轮为代表的高质量铁路车轮产品.  相似文献   

9.
轮轴压装的过盈量与压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锁宗  张富 《铁道学报》1989,11(4):80-81,86
车轴与车轮的连接采用过盈配合。一般认为,轮轴压装的压入力愈大就愈安全。据查七个工厂各五辆车的轮轴压装记录,轮轴压入力大于883kN的数量占50%以上,其中压入力大于981kN的占17.5%。  相似文献   

10.
<正>乌西车辆段原有轮轴厂修管理系统录入数据及统计分析缺乏有效性验证,且大量数据采取人工统计,也缺乏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系统控制,为此乌西段对轮轴厂修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并制定了解决方案。1建立轮对、轴承及附件等的入库管理建立返厂轮对、车轴、车轮、轴承及相关配件的入库管理,对所有收入材料进行基本信息的录入,实现库存材料的储备管理,为后续检修子系统提供领料依据和材料来源追溯。1.1返厂轮对收入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铁路车辆轮轴技术是保证铁路车辆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随着客运高速,货运快捷、重载的发展,对轮轴技术及运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国家自主化创新的要求,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车轴、车轮和轴承的结构、材质、工艺、强度及寿命;同时对运用和检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国铁道学会2016年度重点学术计划的安排,2016年8月11—12日,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轮轴压装损伤的宏观特征是鱼鳞片带和挤压包,微观特征是粘着纹、流变层和微观鱼鳞片;介绍了轮轴压装损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说明:严重压装损伤的物理本质是车轴轮座和车轮轮毂孔的压装接触面未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或者润滑油膜被破坏,造成压装推进过程中滑动摩擦转变为“粘着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车轮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概述了马钢(股)公司在高质量车轮生产技术开发方面的进展及在高质量车轮产品开发上的一些实绩。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马钢完全有能力生产出以高速动车组用车轮、重载车轮为代表的高质量铁路车轮产品。  相似文献   

14.
机务和车辆部门对大修、段修车辆的车轴进行探伤时是在解体的状况下进行的。工务、大修、工程及供电部门运用的轨道车在年检或运行3000km必须对车轴进行探伤,以防止车辆运行时发生断轴事故确保行车安全。而此时往往受到场地和设备条件限制,对轨道车车轮解体难度大、成本高。能否在轨道车不退轮对和拆卸轴承箱状态下准确而简便地对轨道车轮轴进行探伤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宝鸡电力机务段三种电力机车的车轴在实际运用中发生的断裂情况,以及轮轴实际接触不良区的宽度,分析了轮轴配合的合理性、工艺方法和运用条件对车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车轮和车轴疲劳试验内容、试验方法以及偏心共振法、悬臂梁法、拉压法的疲劳试验设备技术特点。在车轮、车轴疲劳性能台架试验验证方法研究中,分析载荷谱台架试验技术,基于车轮疲劳当量应力的车轮通道合并理论和基于车轴当量弯矩轮轨力的车轴通道合并理论,提出基于实测轮轨力-时间历程的车轮和车轴服役载荷谱编制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机车车辆车轮和车轴新产品疲劳可靠性评定、性能验证以及线路服役条件下的性能模拟。为缩短试验周期,提出载荷谱等效强化方法,给出基于线路实测载荷谱的台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车轮和车轴疲劳试验内容、试验方法以及偏心共振法、悬臂梁法、拉压法的疲劳试验设备技术特点。在车轮、车轴疲劳性能台架试验验证方法研究中,分析载荷谱台架试验技术,基于车轮疲劳当量应力的车轮通道合并理论和基于车轴当量弯矩轮轨力的车轴通道合并理论,提出基于实测轮轨力-时间历程的车轮和车轴服役载荷谱编制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机车车辆车轮和车轴新产品疲劳可靠性评定、性能验证以及线路服役条件下的性能模拟。为缩短试验周期,提出载荷谱等效强化方法,给出基于线路实测载荷谱的台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竣工新品-轮对组装线(摄于太原北车辆段车轮厂)我公司设计生产的太原北车辆段车轮厂轮对组装生产线,其车轴输送上下料机械手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动作的精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全数字化的生产线控制管理系统也为生产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为开展车辆维修技术传承,提高员工技术、技能水平,设置了技能教学(培训)站。教学站内备有旨在提高感性认识与培训效果的车门实物模型,如受电弓、轮轴等。文章介绍采用1根轮轴能够模拟踏面凹入磨耗和轮缘磨耗,还可再现踏面擦伤、踏面剥离、裂纹等,通过加长车轴,1根轮轴可适用窄轨、准轨、宽轨的轨距,借助这种实物模型有望提高培训效果,加深员工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铁路客车转向架轮轴压装具有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高、压装工艺过程复杂、技术要求严格、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特点。目前车间生产,车轮车轴需进行全面选配来保证压装质量,耗 人财物力,且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在现有工艺条件下,通过对影响轮对压装因素和设备的全面分析,从上探讨轮对压达到完全互换的可能性,以进一步提高转向架制造的技术水平,并为普通设备与引进设备的间接联网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