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和石粉用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测试了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干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满足工程需要,石粉的掺人改善了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超粒径骨料掺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4%超粒径碎石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少,仍保证良好的工作性,强度及静弹性模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掺加4%超粒径碎石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在体积稳定性、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都优于常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采用粗集料堆叠率(PR)表征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集料的堆叠程度,利用堆叠率确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粗集料的用量。研究了体积砂率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以及利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时堆叠率和体积砂率的限值问题。结果表明,PR≤0.65时,利用机制砂可以配制出满足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随着体积砂率的增大,混凝土的工作性变差,强度降低;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PR的最大值为0.65,低于河砂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PR的最大值0.7。  相似文献   

4.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常规自密实混凝土挡墙及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挡墙的热力学特性并研究在土压力及水化热作用下的挡墙热力-结构力学耦合。结果表明:常规自密实混凝土挡墙水化热温度和放热时间大于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挡墙;浇筑后近100 d,在土压力作用下,挡墙受力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机制砂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施工质量优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5.
将磷渣作为辅助胶凝材料,部分取代粉煤灰制备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并优化其配合比,对磷渣自密实堆石混凝土道路支档结构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磷渣粉适量地取代粉煤灰可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随着磷渣掺量增大,混凝土7d强度逐渐降低,其28d强度先增加然后降低,掺量质量分数为25%时达到最佳。磷渣自密实堆石混凝土的最佳粗细骨料比例为8∶2,机制砂的最佳体积率为46%。采用C30磷渣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支挡结构,其外观质量、强度和技术经济效益均优于普通混凝土。磷渣自密实堆石混凝土不仅实现了了废弃磷渣的资源化,而且可提高道路支挡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7)
针对机制砂的特性,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优化、外加剂复配、胶凝材料用量优化、矿物掺合料用量优化等方法,制备出初始坍落度大于230mm、坍落扩展度大于600mm、倒坍落度筒流出时间不大于10s的C30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总结出配制技术并确定最佳配合比参数。提出可从原材料控制、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养护方面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制备出满足工程要求的高质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泌水离析严重、和易性差的问题,以巴陕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采用当量粉体体积法,基于SF1,SF2,SF3三种填充性能等级分别进行纯水泥和添加矿物掺料的自密实混凝土试验,通过研究,确定了在砂石和用水量不变的条件下,不同填充性能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合理当量粉浆体体积。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环境并且节约成本,河砂的开采必须得到遏制,取而代之的机制砂生产已迫在眉睫。对机制砂的主要成分以及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介绍。在多条机制砂生产线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采用河砂以及机制砂试配了C30水下桩基混凝土与C25隧道二衬防水混凝土,得到了机制砂的物理性能以及两种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试验同时考虑了掺粉煤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物理性能以及试配的两种混凝土的性能均达到同等级河砂混凝土的性能标准,适用于水下桩基混凝土与隧道二衬防水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砂率和水胶比对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填充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设计制备了9组C4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砂率和水胶比条件下混凝土间隙通过性及抗离析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填充层C40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砂率为50%;当砂率处于50%左右,水胶比为0.33~0.37时,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优,且满足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所需的间隙通过性与抗离析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红水河特大桥主塔群桩采用水下桩浇筑工艺,为保证桩基成桩质量,采用在机制砂中掺河砂,优化细集料颗粒级配的方法减少砼坍落度、扩展度损失,提高砼施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文中试验条件下,在机制砂中掺入河砂拌制而成的砼施工性能得到提高,掺量约30%时效果最佳,可满足现场超长、大直径水下桩灌注施工对砼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其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须振捣即可密实。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人工挖孔桩,不仅可以保证桩身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采用大宗原材料快速、准确地配制出高强度、性能稳定的自密实混凝土,文中利用4种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法配制C50、C60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和砂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采用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法可有效减少适配次数;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耐久性优异,其体积稳定性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柏线北盘江大桥为例,介绍利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简要阐述该配合比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邹光汉 《华东公路》1993,(5):74-76,65
本文通过在惠深(盐田)高速公路桩基工程施工监理,坚持事先对钻孔灌注桩所用的五种水尼混凝土做凝结时间试验,施工中要求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连续浇注的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借以控制桩体混凝土的质量。最后通过桩基无损检测结果及评定标准证实,桩身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门至肇庆高速公路横跨喀斯特地区,桩基施工技术复杂,对桩基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以西江特大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研究背景,对承包人申报的大直径桩基配合比标准试验进行了平行验证,其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指标与申报的试验指标有差异,分析了承包人试验室技术人员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就原配比提出优化意见。重新试验后,使各项指标与申报资料相符,该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应用后,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桩基完整性检测结果均为I类桩。  相似文献   

16.
苏杨  高宗余 《桥梁建设》2012,42(2):79-84
为研究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析该类桩基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该桥采用高桩承台钻孔桩基础(由4根直径为1.8m的钢管混凝土嵌岩柱桩构成),根据桩基连接构造的合理设计原则,钢管混凝土桩与承台采用环形牛腿连接,与基岩采用双套管连接.钢管混凝土桩采用栽桩法和桩侧填石压浆工艺施工.通过对桩顶悬臂端施加水平荷载进行单桩抗推刚度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桥钢管混凝土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及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军  高丹盈 《中外公路》2006,26(2):161-165
为了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该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折强度等的试验结果,测试了自密实混凝土的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自密实混凝土与相应振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讨论了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特点。结果表明,经过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自密实混凝土能够达到振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而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应力-应变全曲线和普通混凝土基本相似,但曲线各个特征点的位置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目前天然砂资源缺乏,机制砂比天然砂空隙率小,粒形和级配较差,影响拌和物的质量和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的现状,在试验室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为了消除机制砂混凝土的不利因素,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控制机制砂中石粉和泥粉含量调节其亚甲蓝值(MB值),并研究了机制砂MB值在0.35~2.50区间内变化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等性质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MB值与石粉含量关系不大,而与泥粉含量呈正线性相关性。随着机制砂MB值的增大,新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抗折强度和7d抗压强度迅速降低,而28d抗压强度变化不大。当机制砂MB值不大于1.35时,MB值的变化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影响不大。但是,当机制砂MB值超过1.35以后,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和干缩程度呈显著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砂性土中逆作法桩复合基础在水平静荷载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模型桩系列试验,包括单桩、承台单桩、逆作法单桩以及高承台8桩和逆作法8桩。通过测试,比较分析它们在水平荷载下的位移变化,得出桩在水平荷载下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逆作法桩基比普通桩基承载力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