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正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企,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全力攻关解决运输安全突出问题,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6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6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近两年来,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成果一多方向防错办系统获奖情况获2015年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果介绍通过提取、解析和应用TDCS/  相似文献   

2.
《铁道学报》2012,(3):1
<正>"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及铁道部党组《关于加强铁路技术创新的决定》,经铁道部党组同意,将原"铁道部部级科技进步奖"的工作正式移  相似文献   

3.
《铁道知识》2012,(2):26-26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及铁道部党组《关于加强铁路技术创新的决定》,经铁道部党组同意,将原“铁道部部级科技进步奖”的工作正式移交给中国铁道学会,并于2002年3月,  相似文献   

4.
2000年7月,铁道部党组颁发《关于加强铁路技术创新的决定》(铁党发[2000]7号),决定“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中国铁道学会社会团体名义设立铁道科学技术奖”。2002年4月,国家奖励办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与此同时,原来由铁道部职能部门组织评审的“铁道部部级科技进步奖”按国家规定停止评审。在铁道部政企分开,原部属的工业、工程、通号、物资等企业和高校剥离出去的新形势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成为唯一的面向整个铁道行业的科学技术奖项。因此广大铁路科技工作者对此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5.
《铁道工程学报》2004,(1):C001-C001
由中国铁道学会评定的2 0 0 3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于2 0 0 3年12月产生结果,共有5 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4项。获奖项目名单如下:序号项目名称评委会评定意见1NJ1 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一等2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技术一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31日,中国铁道学会在北京隆重召开40周年年会。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致辞;铁路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同军出席会议并宣读《中国铁道学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通知》。老领导傅志寰、孙永福,中国铁道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科研机构。主要承担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沈阳局集团公司批准的科技开发项目及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任务,是铁路行业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应用型研究所。科研所现有职工178人,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中正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72人,总公司专业带头人2人,拔尖人才7人。近年来,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22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1项,沈阳  相似文献   

8.
昆明铁路局     
《铁路技术创新》2012,(5):62-63
昆明铁路局针对山区铁路运营与发展需要,致力新技术、新工艺的科研推广与应用,在艰险隧道修建、安全风险控制技术、铁路行车设备技术升级、信息化建设、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实现安全风险可控。近两年来,取得科研成果62项,2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4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9.
《铁道学报》2004,26(6):80-80,94
从2002年3月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已经圆满完成了两届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实现了从原部级科技进步奖到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平稳过渡,为加速铁道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铁道学报》2005,27(2):113-113,125
从2002年3月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已经圆满完成了两届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实现了从原部级科技进步奖到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平稳过渡,为加速铁道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铁道学报》2004,26(5):30-30,114
从2002年3月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已经圆满完成了两届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实现了从原部级科技进步奖到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平稳过渡,为加速铁道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     
正郑州铁路局科研所从1995年开始从事铁路编组场、到发线停车防溜器的研制开发,先后研制生产了适用于铁路编组场的DT型电动停车器,适用于铁路编组场、到发线、专用线的YFT型停车防溜器系列产品,并通过郑州铁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于2003年获得郑州铁路局科技成果贰等奖,2005年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叁等奖。该系列产品的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可满足铁路站场及专用线的各项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郑州铁路局科研所从1995年开始从事铁路编组场、到发线停车防溜器的研制开发,先后研制生产了适用于铁路编组场的DT型电动停车器,适用于铁路编组场、到发线、专用线的YFT型停车防溜器系列产品,并通过郑州铁路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于2003年获得郑州铁路局科技成果贰等奖,2005年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叁等奖。该系列产品的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可满足铁路站场及专用线的各项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4.
《铁道知识》2007,(1):13-13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是2002年3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准设立的铁道行业科学技术奖。在铁道部政企分开,原部属工业、工程、通讯等企业和高校剥离出去的情况下,“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成为唯一面向铁道行业的科学技术奖项。  相似文献   

15.
正中铁上海设计院依托国铁重点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提升科技水平;以科研为平台,提高项目含量,项目业绩和科技成果双获硕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省部级"四优"及"优秀咨询成果"奖共计81项。目前承担的池黄高铁设计项目,针对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等风景名胜区,开展了长大隧道、深水大跨、BIM+VR等多项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值此中国铁道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代表铁道部党组和铁道部表示热烈祝贺,向中国铁道学会的专兼职干部和广大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铁道学会于1978年成立以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紧紧围绕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发动和组织广大会员与科技工作者,积极  相似文献   

17.
为期三个月的"首届詹天佑铁道电气化专项奖评奖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詹天佑铁道电气化专项奖是经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批准,由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和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立,旨在继承和弘扬詹天佑先生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铁道电气化领域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的成长,主要奖励对象是...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铁路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揭晓了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向获奖单位和个人授予了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铁路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其中,"三索面三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制备技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科普伴你行"即铁路站、车科普宣传活动,自1998年3月18日启动至今整整10年了,它成为了中国铁道学会科普活动的知名品稗.从本期开始,中国铁道学会科普部与铁道知识杂志社合办"科普伴你行"专栏,以此纪念邓小乎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讲话3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中国铁道学会成立30周年,同时感谢支持"科普伴你行"活动的中国科协普及部、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铁道部运输局及所有单位和个人.从本期开始, "列车广播"专栏不再单设,而成为"科普伴你行"栏目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劢大会上,<青藏铁路工程>和<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与应用>两项铁路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两个项目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标志着我国高原冻土铁路技术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是我国铁路科技自主创新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