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毅 《汽车杂志》2007,(2):28-28
元旦刚过,2007年第一期《汽车杂志》还未收到,于是到新华社西门外的报摊上花15元买了一本,顺便做了一个小调查。摊主告诉我,他每期能卖五六本《汽车杂志》,是汽车杂志中卖得最好的。买的人都是城里人,没有民工愿意花15元买一本杂志。  相似文献   

2.
不差钱     
李健 《摩托车》2009,(3):4-4
在意大利两轮车协会的安排下,我与意大利一家摩托车杂志的记者进行了一次交流。他问我现在中国摩托车的保有量是多少?有多少本摩托车类的杂志?发行量多大?我答,我国摩托车的保有量大概在9000万辆左右,有6-7本摩托车杂志,发行量最大的是我们《摩托车》杂志,月发行量在10万份左右。以上数据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我看到他有些诧异,于是反问同样的问题。他说意大利摩托车的保有量在300万辆左右,有3本摩托车杂志,每本杂志的月发行量在30万份左右。他又问我为什么那么多人骑摩托车而看杂志的人那么少,我真的不好回答。只能说我们的杂志办的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车时代》2009,(1):16-16
与贵刊结缘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去年我的小外甥疯狂喜欢上汽车,我也给他几乎买全了市面上所有相关儿童读物,可他还是不满足,看完了还要新书,害我那些日子到处搜罗关于汽车的书。有一天下班正好经过一个书报亭,—本很厚的杂志一下闯入眼帘——《车时代》.小男孩一见就喜欢得不行,自己—页页看个没够还要拉着我陪他看.渐渐地.我也对这本杂志也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7,(4):31-31
已步入退休之年的黄士心深明管理之道,他逐渐将康泰这个拥有1、100多名员工的“旅游王国”业务交给他的得意手下——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刘美诗负责,体现他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旅游是年青人的事业”,“一个聪明的老板需要培训出聪明的经理、下属、前线员工,我在这方面起了个不错的头。”  相似文献   

5.
和很多读者一样,我们也有收集每一期杂志的习惯。每个月初,捧着精心出炉的新刊,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慨,那是一本本用心打造的作品,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印刻的过往千载永存。而这期杂志,我必然会贪心地珍藏多本,因为他对于曾经怀揣着赛车梦的我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Martine  Cooper  Smith  雨娘 《车时代》2008,(1):88-89
这是我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们年龄相差43岁,却无话不谈,他非常风趣,平易近人,他对高科技的事物感到惊奇,却又不知所措。他是个典型的美国人,让他写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和他都煞费苦心。他只会用两个手指打字。我则一遍遍的跟他解释绝对能保证他的隐私,并教他怎样把照片压缩后再发过来。他才在截稿前的几个小时内发来这篇稿件(照片还是一张一张发过来的)。他完全不懂现在的汽车技术,却又对汽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约稿前,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并要他在文章中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他对扭矩的理解,因为他一生开过很多车,而且不乏好车。我对他的答案很期待,他也给了一个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他根本不知道扭矩是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他是我国第一位专职汽车节目主持人。在江、浙、沪一带的车迷中,他又是年青人的崇拜偶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城主”,每天要收到大量的来信。他成功了,但依然勤勉不辍,孜孜不倦,沉浸在汽车世界里,为听众树立起一个学识型的“布衣”式节目主持人形象。在为多彩的大上海架设起一座空中汽车城……。  相似文献   

8.
《车时代》2008,(12):14-14
《车时代》杂志的各位编辑:我是在几个月前,在报摊上偶然发现了《车时代》杂志,仔细阅读后,一下子就喜欢上《车时代》杂志了,说实话,我这人平时很迷恋一些潮流的饰品,但又极度狂爱跑车,所以每个月花费在这两种杂志上的钱都蛮多的,不过现在好了,一本《车时代》就可以满足我两个方面的需要,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9.
《车时代》2009,(11):16-16
今天自觉在汽车方面有所成就,再一次感谢《车时代》。如果让时间回到2000年,同学让我接触到生命历程中第一本汽车杂志《车时代》我彻底爱上了汽车。于是,第二天我迫不及待跑到市场买杂志,那是一个下午,正下着大雨,我用了20元钱买回来一本《车时代》。  相似文献   

10.
软篷的收折     
《汽车杂志》2009,(8):328-329
《汽车杂志》的老编。小编们:您们好! 我看你们的杂志至今已近6年了。记得第一次买《汽车杂志》时,只和书店老板说了要汽车方面的杂志。他随手拿了一本《汽车杂志》.直到现在。手里捧的还是《汽车杂志》.我这个忠实的汽车迷有些问题请教:  相似文献   

11.
AM什么时候开始看汽车杂志? 蒋力奔2003年夏天。之前在义乌买了本《汽车之友》,在诸暨很难找到那个,报亭老板推荐《汽车杂志》,一看比较厚,就买了一本。 AM喜欢这本杂志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运动》2014,(2):206-206
《汽车与运动evo》全新改版之后,相比之前,杂志向着“高、大、上”的方向更进一步,可喜可贺!作为一个“资深”的汽车杂志读者,我认为《汽车与运动evo》杂志自身的定位正在逐步清晰起来。这一点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格调”并固化下来,是一本杂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徐雨 《汽车杂志》2007,(2):202-203
一次MSN聊天,老朋友说刚买了速腾,车子的保险杠被路边的树枝蹭了,巨心疼!我一听还以为车子被刮得惨忍睹,否则一个大男人不至于如此肉麻。热血上涌马上帮他联系修理厂,可是当我真正见到速腾时,我真的是睁大了眼睛才看到保险杠上的那几条细痕。火冒三丈正准备咆哮他的小题大作,他却蹲在那里边叹气边用手指轻抚划痕。唉,可能我真的无法体会到新车主的那种把车当宝的心情,输给他了!  相似文献   

14.
编辑推荐     
《汽车杂志》2013,(12):62-66
全是硬货《汽车杂志》封面 同事说,本月的推荐只能推荐2013年杂志里的亮点。 我得说句蛮违心的话:整年的《汽车杂志》都是我这一年的推荐。 一本杂志能够做下来,全年都是心血,不敢贪天功,也不敢跟团队抢,每一个字都是团队编辑们敲出来的,而我,只不过从7月份才加入这个团队。  相似文献   

15.
这次被采访人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主题是“恋爱”。别紧张,这还是一本汽车杂志,只不过我们这次要讲的,是他们恋上“G系轿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刚刚在看过某本女性杂志后记住了这张刚毅英朗的脸——因为一段奇异浪漫的跨国情缘;但是如果你热爱交响乐,打动你的一定是他站在舞台中心,铿锵地挥舞着指挥棒,用那有力的双臂节律地舞出悠扬乐章的潇洒身姿。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10,(4):318-319
2005年开始购买贵社的杂志。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报刊亭说要一本汽车杂志,老板真的就拿出了一本《汽车杂志》,从此结缘。(这不会是和杂志取名的初衷有关吧?)感觉杂志很厚实,特专业。甚至专业得看不懂,虽如此还是挺喜欢的。有时候不懂却装懂,不一定是坏事。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09,(33):I0001-I0001
一座黄河铁桥、一方莫高石窟、一碗牛肉拉面、一本读者杂志……一个多彩而生动的甘肃,正缓缓掀起面纱,从远方走来……  相似文献   

19.
29岁的杨舰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名公务员,也是一名汽车爱好者。坐着爸爸开的车长大的他,成年之后第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同时,作为《汽车杂志》的老读者,杨舰和万千忠实读者一样,与这本杂志共同成长。在《汽车杂志》中,他发现了汽车的精彩世界。  相似文献   

20.
叶华 《汽车杂志》2006,(4):238-240
没想到《绝对发烧》音响改装非常体验活动第一站竟然是昆明,公务员叶华成了本栏目启动第一个亮相的发烧友,他可以说是《汽车音响王朝》FANS,有书信为证。一个月前,他来信咨询福特FOCUS2.0改装,时他还没有提车。就已迫不急待要和我们交流改装功课。他的改装要求非常明确t不改主机,预算6000元,听流行歌曲为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