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改革开放30年来,香港对珠三角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年初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会不会把香港与珠三角合作推上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由於地缘关系,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经贸关系密切.特别是香港回归祖国之後,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下.香港更占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少厂商争相前往珠三角发展,投资创业,开拓商界新天地。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广东省逾八万家港商中.大份部集中在珠三角,港商与珠三角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国务院公布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珠江三角洲未来十多年的整体发展作出影响非常深远和重要的部署,很可惜香港社会封此并不热衷。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他们竟然不知什麽是“珠三角纲要”,更不用说它的内容是如何重要。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把本土的劳动密集工业、加工工业转移到珠三角,并由此推动留在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1990年代转移大致完成.香港与珠三角形成一体两地的生产体系:香港作为生产性服务中心和接订单地点.而珠三角则为工业加工地区.作为两地服务业与工业加工的连系.一是两地衔接的公路和电信.二是作为投资主体的港商企业。由於工业加工的优势,包括低工资、  相似文献   

5.
港珠澳大桥动工在即,珠海将是Y字型大桥的落脚点之一,珠海市市长锺世坚在珠海接见香港传媒时表示,珠海目前正着力推进交通基建设施,使之成为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枢纽及核心城市。他又说,港珠澳大桥落成后,不单缩短香港和珠海的距离,珠海亦会成为珠三角唯一连接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城市,将会带动区内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都市圈曾有过不同的概念,狭义的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等广东九个主要城市;大珠三角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香港、澳门;泛珠三角则俗称“9+2”,“9”是指广东与周边八个省份,“2”是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首个跨不同制度边界的空间协调研究开花结果。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香港发展局和澳门运输工务司三方,首次合作开展的策略性区域规划研究《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已完成研究报告。近日,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澳门联合发布成果,由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组成的"大珠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级的城镇群。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粤港澳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坦洲处于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主动接受香港、澳门、横琴自贸区的辐射带动,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坦洲镇与周边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协调合作,特别是在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中,坦洲交通规划如何发展?如何能积极的对接珠海?把坦洲从中山南部一隅转变为与珠海同城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做到生态宜居精品小城,本文对坦洲高标准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郭莉 《经济导报》2007,(26):46-47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签署四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及全体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EPA也在这个不平凡的历程中诞生、发展、壮大,它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为进一步密切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经济更好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首次将香港纳入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内.并在“十一五”规划中肯定和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这对付货人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在把握“十一五”规划所带来的机遇之际.香港目前在海运及空运的情况实在未许乐观。在海运方面,随着珠三角地区多个码头於今年相继投产.港口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区域以至国际空运枢纽仍具一定优势,但预料所面对的竞争将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1.
彭乐知 《经济导报》2006,(24):36-37
物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建基于良好的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和货柜港口的设施。面对区内咄咄逼人的挑战,业界认为,降低跨境陆运成本,对提高香港港口及物流业竞争力至为重要。目前,香港亟需着力解决跨境陆路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只要降低了陆路运输成本,才能吸纳珠三角货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粤港经济合作发生了明显的发展变化。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外向度较高的大珠三角地区,粤港双方在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紧密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粤港整体经济联系与合作,对于促进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的新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蓝堃 《经济导报》2007,(36):5-6
当国家去年正式宣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后,过去二十多年在珠三角叱咤的香港厂商开始头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日益紧密,其中浙江近年与香港的合作更是有增无减。由浙江省委、省政府主办的“2010香港&#183;浙江周”活动,已于1月11-13日完满结束。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此次浙江周活动.旨在通过扩大既有的合作平台.巩固既有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推进浙港两地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地在新形势下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38):36-37
加强内地与香港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内容之一。而事实上,近几年香港也锐意发展为教育枢纽,回归以来内地学生来港读书逐渐增加,已成为新趋势,究竟这股教育自由行,对香港的影响有多大呢?本报记者特此做了一个详尽的报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江湄 《经济导报》2009,(36):42-42
瑞士国际航空公司曰前与香港半岛酒店合作,共同为瑞航由香港飞往苏黎士航班的乘客提供来自瑞士的特色美食。香港半岛酒店从9月起为瑞航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精心设计菜肴。瑞航港澳地区经理周雨梅介绍说,能够和香港的一流厨师合作,共同推出瑞航的“品味瑞士”活动.我们非常高兴,这次活动也充分表明香港作为亚洲航空枢纽对於欧洲旅行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10,(32):11-12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一周前作客央视《对话》栏目谈及深港关系时直言:“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30年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毗邻香港。深圳一直在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10,(20):42-42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及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率团访问香港,并於5月18日举办武汉新港推介会及国际论坛.促进两地服务业合作,吸引逾300家香港企业参加。  相似文献   

19.
赵晨 《经济导报》2010,(13):44-44
环渤海经济区是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後又一个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省份河北,更充满无限商机。河北省毗邻京津,地理位置优势赋予其天然的机遇,此次河北省环渤海城市香港招商之行,河北凸显了自身定位,以及区域经济错位发展带来的机遇.环渤海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香港与深圳以深港经济合作的成功实践,共同谱写了一首崭新的篇章,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突出标志和缩影。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与香港开展创新合作,深港共同建设“深港创新圈”,对于保持香港和深圳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