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电流保护作为地铁中压环网的后备保护,存在级差难以配合的问题,导致保护无选择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即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该方案对中压环网各进出线开关均配置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装置,该装置具备通信功能和可编程的逻辑处理功能,相邻装置间通过数据通道对相应信息进行传输和比较,从而对故障信息进行判断。通过对环网不同位置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对方案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证明该方案能够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并动态调整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能够解决过电流保护的级差配合问题,保证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相似文献   

2.
大分区环网接线的中压供电网络在建设投资和运营能耗两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在地铁供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青岛地铁11号线工程实践分析指出,大分区环网接线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及速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继电保护方案依靠时间级差配合满足选择性要求,会造成保护动作延时过长、与城网变电站保护匹配性差、设备热稳定性要求高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大分区环网接线的要求。因此,推荐在大分区环网接线的中压供电网络中采用基于GOOSE通信的智能保护配置方案。智能保护方案通过组建专用的GOOSE网络实现本站及相邻车站各智能保护装置之间的数据快速交换,并根据交换的数据信息对过电流保护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实际的故障发生位置,从而使最靠近故障点的保护装置快速动作。智能保护方案可从根本上解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问题,能够更好地匹配中压供电网络大分区环网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易发生故障且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提出了供电臂自愈重构方法。该方法基于现有的牵引变电广域保护系统,将变电所站域保护测控装置设为自愈重构主装置,通过建立与故障类型、故障区段相对应的自愈重构流程,利用广域保护系统的广域通道及过程层通道,实现主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信息交互,完成自愈重构功能。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压供电网络的运行方式和发生故障时的特点,提出利用差动保护装置故障退出来触发相关过电流后备保护时间定值加速,保证区间故障的选择性;通过馈线、母联分段和出线电流保护启动闭锁进线电流保护的方法,实现母线故障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相似文献   

5.
继电保护方案与供电系统方案密切相关。针对城轨环网供电分区内变电所较多时保护选择性配合困难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闭锁过流逻辑功能实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关键在于硬接点信号闭锁保护功能的可靠性。灵活应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闭锁过流功能及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逻辑可编程功能,可以较好地解决环网供电分区内变电所较多时,保护选择性配合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仅能发现设备故障、不能自动隔离故障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站域保护控制的故障设备自动隔离方案,完善了变电所无人值守技术.该方案基于现有的牵引变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与辅助监控系统,将站域保护控制装置设为故障设备隔离主装置,利用过程层通道实现主装置与其他装置或辅助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7.
牵引变电所保护装置通过复用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PSCADA)通信网络,利用GOOSE通信技术可实现信息共享.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绝对选择性的快速保护方案—PSCADA数字选跳保护方案,方案中保护装置利用通信网络接收其他装置发送的启动信号等开关量信号,在对接收到的所需信号进行逻辑判断比选后,可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准确判...  相似文献   

8.
宋博 《电气化铁道》2021,32(1):33-36
差动保护为牵引变压器主保护,具备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设置理论上可以使牵引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或发生区外故障时流入差动电流回路的不平衡电流为零,但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因素可能产生较大不平衡电流并流入差动保护电流回路,造成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的非正确动作.本文分析了差动保护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并提...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机制的中压环网的继电保护优化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过流保护级差配合困难的问题.该方案是以GOOSE光纤以太网为基础,以闭锁逻辑为核心的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方案.将GOOSE信号进行分类,并对中压供电环网系统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动作行为分析.最后,通过RTDS(动态数字仿真系统)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案在各种故障情况下,都能保证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直流牵引系统框架保护设置及动作原理的简要阐述,分析直流框架保护中的电流型保护、电压型保护以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之间的动作配合关系,提出框架保护动作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与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IN25201《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设计准则螺栓连接》对紧固件的风险等级分级、设计、防松和安装等要求,并与我国目前铁路用螺栓紧固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列举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在应用上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紧固件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HHT方法的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用于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中.由于电气化铁道谐波电压、电流信号中基波能量很大,其它次数的谐波能量相对较小,使得经验模态分解 (EMD)方法在应用中出现模态混叠现象,不能准确地提取任意频率的谐波信号.为改善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采用Yang提出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EMD方法对电气化铁道谐波信号进行筛分.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任意频率的谐波分量,进而计算其Hilbert谱.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实测谐波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HHT方法可以得到电气化铁道各次谐波准确的时频分布.最后通过HHT方法计算出各次谐波电压、电流含有率及总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HHT 方法为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1999年得到欧盟批准、并由欧盟提供所需资金之半数的课题项目 :“适用于铁道基础结构之作业和后勤保障的方法”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从安全和可靠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实际应用、铁道的基础结构及风险等方面 ,论述了提高铁道基础结构机械装置的可靠性对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减速顶的生产、维修实际,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进行减速顶的制造、维修质量评估的必要性,同时建立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对实例进行模型设计和计算,为减速顶生产、运用、维修质量评估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及其在地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分类,灭火机理以及在地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列车自动监控(ATS)子系统网络的稳定和优化,关乎整个信号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以真实线路硬件和组网方式为基础,模拟仿真了网络中的单播泛洪网络风暴,收集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通信系统(DCS)网络结构优化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建立的专业化管理与决策空间信息系统,支持管理和科技人员快速查询全国铁路资源及铁路沿线环境状况,实现政务办公、综合分析、战略决策、信息管理等方面自动化,以及防治铁路灾害决策科学化。本文从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入手,探讨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