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Q”轮是1998年6月从日本船厂接船的新船。2001年3月10日在上海立新船厂坞修时发现No.1、2舱问右舷船壳板与船底板连接圆弧外板有几处明显凹陷,右舷舭龙骨板亦受损变形。应ABS验船师要求对150~158号肋骨处圆弧外板及舭龙骨板进行了割换,割换面积达百余平方米。经查核资料,“TQ”轮从未向公司报告过有关坐浅、擦底等可能引致船底板受损的记录。第一次进坞的新船即发现原因不明的事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公司领导的十分关注和重视。为了坚持“四不放过”的事故处理原则,实事求是地查清事故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和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重复事故的发生,公司决定指派安监部总经理赶赴船舶修理现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庄元 《航海技术》2000,(6):10-11
此文分析了全垫升气垫船高速航行时的埋首与翻船现象,进而提出了几点解决船舶埋首与翻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减摇鳍和舭龙骨在舰艇上的应用和它们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固定式减摇鳍与舭龙骨在艇上的安装设计研究。鳍后舭龙骨的撕裂原因与处理办法,可供在舰舭上安装设计减摇鳍和舭龙骨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水平循环水槽中进行了鳍与舭龙骨定常升力干扰的平板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建议采用剩余升力系数的概念来评估舭龙骨的整流作用,据此确定舭龙骨的合理尺度和布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某一5米级龙骨帆船为基础设计方案,以外伸龙骨高度为主要变量,探索外伸龙骨高度对固有频率、静稳性、阻力、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 m与2 m的外伸龙骨表现较好。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龙骨帆船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舭龙骨对船舶减摇发挥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船案例和CB*3186.1-83和CB*3186.2-84《船体结构舭龙骨》专业标准,从船舶舭龙骨的组成、形状、安装位置、尺寸大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船舶舭龙骨的设计要点,为船舶舭龙骨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深V船型在低速下的横摇,以千吨级深V船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其舯部减摇鳍前、后位置加装舭龙骨对其静水阻力和横摇运动的影响。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深V船型无舭龙骨方案、加装舭龙骨的各个方案的耐波性进行比较,掌握舭龙骨距离折角线不同安装位置和不同舭龙骨宽度对深V船型横摇运动的影响。然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考虑工程可实施性,以大舭龙骨宽度、等舭龙骨面积及不同安装角度设计这3个舭龙骨方案完成横摇衰减试验并优选出1个舭龙骨方案。最后,对该优选方案开展静水阻力试验和不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千吨级深V船型加装舭龙骨后,其静水阻力增加量不大于5%,减摇效果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舭龙骨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裂纹的实际问题,基于规范对某实际船型舭龙骨强度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规范计算得到的砰击压力作用下舭龙骨的应力分布,进一步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探讨舭龙骨出现裂纹的原因.此外,讨论不同规范中对于舭龙骨的规定,并考虑实船的维修可操作性与结构的安全性因素,针对该船型的舭龙骨提出改进方案,为类似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龙骨盒是竞赛帆船特有的结构,其功能是维持压载龙骨竖直升降,因其为帆船主要受力构件之一,实际使用中易损坏,提高龙骨盒强度是企业和艇主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水动力分析获得龙骨盒结构响应,运用多级优化对龙骨盒帽型材和桅杆作用区域进行形状、尺寸优化和铺层顺序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基于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级优化降低75.92%的龙骨盒整体应变能和提高29.40%的铺层强度比,该方法对提升龙骨盒强度和承载能力具有实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挪威船级社关于船舶横摇阻尼计算的规定,结合北大西洋波浪环境条件,借助Sesam水动力分析软件对某带有舭龙骨的穿梭油船建立舭龙骨模型,计算分析不同舭龙骨宽度、长度和安装角度下目标船的粘性横摇阻尼和横摇运动幅值。结果表明,舭龙骨宽度对船舶粘性横摇阻尼的影响较大,而舭龙骨长度和安装角度的影响较小。舭龙骨设计时,对舭龙骨的宽度参数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深V船型在低速下的横摇,以千吨级深V船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其舯部减摇鳍前、后位置加装舭龙骨对其静水阻力和横摇运动的影响。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深V船型无舭龙骨方案、加装舭龙骨的各个方案的耐波性进行比较,掌握舭龙骨距离折角线不同安装位置和不同舭龙骨宽度对深V船型横摇运动的影响。然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考虑工程可实施性,以大舭龙骨宽度、等舭龙骨面积及不同安装角度设计这3个舭龙骨方案完成横摇衰减试验并优选出1个舭龙骨方案。最后,对该优选方案开展静水阻力试验和不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千吨级深V船型加装舭龙骨后,其静水阻力增加量不大于5%,减摇效果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舭龙骨阻尼特性及尺寸航速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对有、无舭龙骨三维船体的自由横摇衰减运动以及强迫横摇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有无舭龙骨的三维船体的横摇阻尼之差即为舭龙骨阻尼。对F_r=0.138、初始横摇角10°带舭龙骨船体的自由横摇衰减数值模拟算例作了验证与确认分析,自由横摇衰减时历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固有周期和横摇阻尼精度较高。进一步分析研究了不同几何尺寸、初始横摇角、航速以及频率等参数对舭龙骨阻尼的影响。自由横摇衰减模拟研究中舭龙骨阻尼随着舭龙骨宽度、初始横摇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航速为0时,舭龙骨阻尼在总阻尼占比最大,航速对舭龙骨阻尼绝对值影响较小。强迫横摇模拟研究表明:当横摇角一定,舭龙骨阻尼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在固有频率附近,粘性效应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从水动力学入手,阐述了舭龙骨的作用原理,针对常规散货船和油船,给出了舭龙骨的典型结构、构件尺寸及设计要求,并对舭龙骨的材质和各部分结构的细节要求以及安装和定位要求,尤其是对端部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舭龙骨的焊接要求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单搭接接头,硬壳式玻璃钢船体舷部舭龙骨处的连接结构,进行了详尽的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单搭接接头的层间正应力、层间剪应力、以及硬壳式玻璃船体舷部舭龙骨处的连接结构的应力计算结果。这些计算结果,无疑将对指导玻璃钢船用连接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船舶龙骨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本文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龙骨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其MORPH功能定义筋板形状变量,建立形状优化模型。随后,将全局优化算法与形状优化模型相结合,对船舶龙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筋板交错位置增加筋板高度能够有效提升龙骨结构整体刚度,其余位置可以采用较小的筋板高度。本文研究可为船舶龙骨结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游艇业》2013,(11):38-47
一位遇难的顶尖水手、两起惨痛的翻船事故、四处碎散的超级赛船、亿万美元的沉重损失,就像本届美洲杯的总决战,其过程也如过山车般让人惊呼。在经过上一期对赛场、赛队的了解后,本期深入技术与赛船,一同评判这未来科技对古老赛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傅华 《船舶》2015,(2):57-63
针对几型船舶舭龙骨设计情况,首先进行相关规范的对比,并对其进行了基于规范的初步计算分析,通过直接计算分析,探讨了舭龙骨载荷公式的适用范围,同时针对某型船可能的舭龙骨出水砰击载荷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结合其结构设计特点,总结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今后舭龙骨的设计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舭龙骨被广泛用作各型海船的减摇装置,其安装位置对船舶阻力与减摇性能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CFD技术获得船体极限流线,通过回归模型建立船舶横摇阻尼关于舭龙骨位置参数的目标函数,并以横摇阻尼最大为目标进行舭龙骨布置的优化。最后以实际船型为例进行了舭龙骨安装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李双俊 《中国修船》2014,(2):26-28,32
文章针对小型双体船,提出一种片体龙骨线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基于等精度测量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和测量误差处理原则,通过对任意2次龙骨线数据相对差的直线拟合,得到片体龙骨线相对变形量、相对平移和相对扭曲角度。该方法可用于船舶完工阶段和修理过程船体龙骨线测量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8,(1)
中小型轮船在航行时如果遇到风暴海浪,往往容易造成翻船事故。为了提高轮船的安全性,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一种可以防止翻船的充气翼。这是一种用复合高强度塑料或橡胶制造的折叠翼,安装在船体两侧船舷上,与翼体相连接的有空压气缸、气阀等附件。翼体平时折叠以后可紧贴船边,不会影响行驶。一旦有风暴大浪或船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只需按动气阀,便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