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静态交通分配反映路网交通流的拥挤性、路径选择的随机性等典型交通流特征,是交通规划方案评价和路网分析的重要方法.文章在介绍交通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静态多路径非平衡交通分配法的关键问题,分别对路阻函数及路权的计算、有效路径的定义、路网最短路算法、分配算法流程设计4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静态交通非平衡分配法存在的不足,可为交通分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组合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交通需求预测组合模型的应用,重点研究了适用于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两种组合模型。给出了基于熵最大化原理的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的求解算例,并且构造了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模型,提出了基于广义出行费用和动脉多路径概率分配的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3.
动态宏观路段行程时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对比了静态交通分配和动态交通分配条件下的路阻函数的不同之处和静态交通分配下路阻函数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交通流理论和集散波分析,提出考虑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的有度动态路段行程时间模型(SQ),该模型以在动态交通分配条件下的车流密度和交叉口信号参数为变量的动态路段阻抗函数模型,文中实例证明SO模型能适用于大型动态交通网络复杂的动态交通分配(DTA)计算.  相似文献   

4.
多路径选择下,机动车分布不均衡造成了交通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合理征收的拥挤费可以达到个人和社会总成本最优、交通分配合理的目的.使用合理的路阻函数,提出了多路径选择下个人成本总量与社会总成本最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算例分析不同拥挤费对交通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比UE模型优越,可以控制社会总成本和个人成本总量更加平衡,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合理确定拥挤费率.  相似文献   

5.
在多路径交通分配模型的建立和程序设计中,利用VBA语言编制程序模块来确定有效出行路线、最短路权、有效路段的边权、节点点权及各路段分配交通量等,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动态交通分配能反映路网交通流的拥挤性、路径选择的随机性、交通需求的时变性等典型交通流动态特征,比静态交通分配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在简要介绍动态交通分配的重要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动态交通分配区别于静态交通分配的六个典型特征:因果性、先进先出原则、路段状态方程、路段流出函数、路段特性函数和路段阻抗函数。从路径选择准则、路径走行时间定义、出行者出行选择假定、动态网络交通流模型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分类进行综述性研究,分析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可为动态交通分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多路径Logit分配模型及经典的Dail算法的研究,并针对Logit分配模型及Dail算法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改进的Logit模型及相应改进的Dail法,对交通分配及速度求解速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多路径Logit分配模型及经典的Dail算法的研究,并针对kgit分配模型及Dail算法的缺陷,提出的一种改进的kgit模型及相应改进的Dail算法,对交通分配及速度求解速度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的时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型活动消散过程中交通流分布状况,分析了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分布的时空影响特征,总结了突发事件下常用的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与元胞传输模型(CTM)相结合,设计出了适合突发事件下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对一个小规模路网进行仿真,计算了突发事件下各交叉口节点的拥堵时刻,研究了路网拥堵的形成及消散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两组不同管控方案下交通流疏散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控制方案下的路网在仿真时段内平均车辆延误分别为197、232 S·pcu-1,由该指标可以判断方案一优于方案二,因此,基于CTM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可定量评价突发事件下交通组织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车站上下车客流量估计铁路OD矩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客出行OD矩阵是旅客列车开行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利用上下车的客流推算路段流量,然后由路段流量反推导旅客出行OD矩阵的方法。这个方法建立了多路径交通分配和反推模型,设计了反推模型的迭代算法,并进行了算法分析。文中的算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