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Si合金的氩弧表面铁、镍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氩弧将高熔点的铁,镍直接熔入Al-Si合金表面,经重熔后获得组织均匀的表面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的深度约5mm,经铁镍合金化后的表面硬度提高,铁,镍含量越高,焊后和T6处理后的表面硬度越高,两组试样镍铁比相同,铁镍含量相差2.7倍,焊态(快速冷却)组织均较为细小,T6处理后含铁,镍高的出现长度约50μm的条状组织;尽管两组试样焊缝微观形态不同,但相组成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SEM、EDS等手段,研究了GFNi01、GFNi02、GFNi03三种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氧乙炔火焰喷焊层的组织、表面硬度及喷焊层的维氏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喷焊层中强化相质点分布较为均匀.喷焊层与基材界面的硬度呈梯度分布,GFNi03喷焊层硬度最高.喷焊层与基材界面处明显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  相似文献   

3.
通过SEM、EDS等手段,研究了GFNi01、GFNi02、GFNi03三种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氧乙炔火焰喷焊层的组织、表面硬度及喷焊层的维氏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喷焊层中强化相质点分布较为均匀.喷焊层与基材界面的硬度呈梯度分布,GFNi03喷焊层硬度最高.喷焊层与基材界面处明显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  相似文献   

4.
两种焊接工艺下过共析钢轨接头的冲击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闪光焊、铝热焊两种焊接工艺下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损伤演变行为以及性能差异,在自制的冲击磨损试验机上对过共析钢轨焊缝、热影响区软化部位及母材进行了不同冲击次数下的模拟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磨损均经历着塑性变形、点蚀破坏和疲劳剥落的过程,冲击损伤是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焊接工艺导致的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热影响区软化部位冲击时塑性变形最严重,磨损体积和磨损率最大,抗冲击性能最差;由于对闪光焊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正火热处理,其组织结构及抗冲击性能明显优于铝热焊;硬度对焊接接头的抗冲击性能有显著影响,硬度越高,抗冲击性能越好,疲劳剥落出现的时间越晚.   相似文献   

5.
用钻孔法测试了焊态、TIG重熔及随后激冷处理状态下对接接头焊趾区的残余应力,并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焊趾TIG重熔区表面在550℃时激冷处理后,残余拉应力转变成压应力,且重熔区没有发生脆化,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修一、二次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拉、弯曲和冲击性能均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缝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熔合区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晶粒粗大;母材的显微组织为块状铁素体,沿轧制方向成条状分布.焊接修复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粗晶区宽度、晶粒度与马氏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焊缝的显微硬度相近,母材显微硬度大致相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以三种铜锆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和不同银含量对铜锆合金力学性能与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铜锆合金拥有和铜一样优良的导电性能,在铜锆合金中加入银后,它的强度得到大幅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45#钢氩弧表面强化及其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氩弧重熔工艺,在45钢表面堆焊合金,以达到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的目的,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试验结果与表面合金成分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达到指导实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热喷涂在高速重载铁路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喷涂是提高工程构件抗磨蚀性的有效技术,在高速重载铁路工程上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将产生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铁路钢轨、辙叉等通过铁基合金粉末热喷涂层来提高抗磨性;锌铝喷涂层提供钢板长效防腐性能;采用爆炸喷涂修复曲轴等构件的方法具有巨大潜力;激光重熔喷涂层合金化能进一步改善构件抗磨蚀性。经过热喷涂的普通碳钢替代合金结构对发展高速重载铁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纯钛TA2为基材,纯铝箔为过渡连接层,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采用真空扩散焊方法进行焊接,对焊接后试样界面的组织、化学成分、断口形貌和组成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钛/铝界面附近形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硬度值比钛基体和铝基体的硬度值都大;550、600、650℃时各试样的断裂位置均为铝基体或者钛铝扩散层;加热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120 min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最大值为86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