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评估某客三轮整车散热性能,基于CFD方法搭建整车流场分析模型,分析给定工况下的整车流场分布。通过在散热器和风口间增加导流罩、发动机左侧出风口增加小风扇和增大进风通道面积,对整车散热结构进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整车总进风量增加了42.5%、总出风风量提升97%,发动机左出口风量增加64.8%,散热器芯体风速分布均匀,发动机舱内流场整体分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车身钣金关键参数波动对系统抗凹性产生的影响,以某车型发动机罩为研究对象,用区间参数对外板、内板、支撑板的厚度参数、材料参数进行描述,建立系统区间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参数的灵敏度;采用区间摄动方法计算了汽车发动机罩加载点挠度变形波动范围,甄别了不确定性参数对系统加载点位置处的挠度变形波动程度的贡献度。研究表明:影响发动机罩外板加载点处挠度响应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罩外板厚度、外板弹性模量及外板支撑板厚度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以降低儿童头部伤害值和轻量化为目的,根据等刚度替换理论研究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罩材料替换的可行性。依据2018版C-NCAP,采用显式求解技术,仿真计算不同碰撞点位头部伤害值、加速度波形。结果表明:采用铝合金发动机罩,头部伤害值增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罩,头部加速度峰值持续时间短、到达时间早、横向变形范围大,更广泛的材料参与碰撞能量吸收,较好地降低头部伤害值,同时质量减轻34.8%。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连杆锻件工字形截面在切边过程的“八字”变形、直轴类锻件切边时轴线弯曲及薄齿轮类锻件冲切时平面变形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模具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行人保护的最新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结构的主动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该装置能够在200 ms内将发动机罩抬升110 mm,有效地降低了车辆撞击行人时对行人产生的头部致命伤害.该装置不会产生新的硬点,可靠性高且制造成本低,保护效果在实车试验中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6.
从东风4B型机车中冷器裂损故障入手,通过对散热器(铜)、外壳(钢)受热后产生不同热变形,使中冷器扁管组产生交变热应力的分析计算,指出了散热器组扁管疲劳破损的原因,为提高中冷器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水温表的读数超过100℃,散热器出现"开锅"现象,从而使发动机产生突然爆震.由此造成发动机不容易熄火,或者发动机熄火后不容易起动.发动机过热的程度通常由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温度计指示,或者在仪表盘上设有信号指示灯,当发动机达到预定温度时,指示灯闪亮以示警告.  相似文献   

8.
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动机 发动机采用康明斯二阶段柴油机。低碳环保.燃油经济性更好。空空中冷器前置.水散热器与液压油散热器并列后置.最大程度的发挥散热效果.日常维护清洁也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进航空发动机在地面停机、起飞滑跑等工况下散热能力差的问题,利用发动机进气道作为传热表面设计了一款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并基于4分块、7分块、直平面代替弧面等分区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其传热特性研究及分块模拟的等效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分块、7分块以及直平面代替弧面等条件下散热器和滑油温度分布及变化趋势都基本相似,且温度差都在1 K以内,通过滑油侧与空气侧计算出的单元散热器散热量偏差也都在5%以内;采用分区模拟进行大型面式散热器的散热特性分析以及采用“以直代曲”等方法模拟弧长与直径比在0.203以下的弧面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控液驱风扇冷却系统及其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了一种电控液驱风扇冷却系统,解决了工程机械的过热和过冷问题。采用比例溢流阀调节液驱系统的流量和压力,从而调节风扇转速以达到改变系统的散热量。此系统已应用于工程机械并进行现场试验,该工程机械冷却系统包含发动机冷却液散热器、变矩器油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在作业过程中3个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始终都维持在最佳温度,采用此冷却系统可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即降低油耗,减小噪声,易布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工程车辆散热器模块散热性能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工程车辆散热器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规律,保证其工作稳定性,结合工程车辆的原始资料,在UG NX7.0软件中建立动力舱的三维物理模型.用热交换模型表征车辆散热器模块,采用CFD数值方法对虚拟风洞内的动力舱模型进行仿真,对各工况下散热器模块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各工况下散热器内部热交换过程均呈现梯度变化;随着回流热空气温度升高,散热器的工作效率逐步降低.当其效率不能满足整车需要时,整车会出现系统过热以及工作性能不稳定现象.对比仿真与实验数据,两者误差在2.83%~4.07%之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水箱窜水现象分析 ,指出买配件时一定要注重质量 ,避免延误生产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无接触网供电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功率无接触电能传输的实际应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论证,其中电磁感应导致的涡流发热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和传热学,建立无接触网供电车辆感应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无接触网供电车辆热场分布,对不同载荷工况下的车辆的发热情况进行数值仿真,并对采用散热器和风冷两种散热方式的接收线圈的散热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接收线圈和转向架温度升高明显;随着发射线圈电流增加以及气隙距离的减小,车辆各个部位的温度都有上升趋势;装有散热器的接收线圈最高温度比不含散热器时降低了126.0 ℃,通过改变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能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采用风冷散热方式接收线圈温度降低了131.2 ℃,与散热器相比,风冷的散热性能略好,且随着风速增加风冷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以某车用涡轮增压汽油机为例阐述了其冷却系统设计匹配的方法与过程。首先。确定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所要求的散热量;其次,根据冷却系统散热量确定冷却水循环量和冷却空气量;再由这3个基本参数确定散热器和风扇的基本结构与性能参数;最后采用数据库法对冷却系统进行匹配,为样机开发并量产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三厢轿车,测试了怠速、最大扭矩和70%最高车速三种工况下通过冷凝器、散热器的空气流速和流量,建立了整车状态下的机舱热管理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了试验与仿真分析的相关性研究,其中不同工况下风扇转速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总结了该类型车辆满足冷却性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阐明子系统参数对双层隔振系统隔振特性的影响, 建立了针对带子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推导了一、二级主系统与子系统振幅比的解析式; 分析了3种振幅比随子系统质量比、固有频率比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子系统充当双层隔振系统吸振器时最优参数的解析解和数值精确解; 以中国首批内燃动车动力包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散热器子系统的刚度、阻尼和质量对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性能以及柴油发电机组和散热器本身振动烈度的影响规律; 得到了最优散热器隔振器刚度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样机, 并进行了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散热器隔振器刚度大于拐点处刚度1.5倍会严重恶化子系统的振动情况, 其阻尼损耗系数取0.24左右能有效抑制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和振动烈度比的峰值, 取较大的散热器质量能有效提高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减小机组和散热器本身的振动烈度; 经过设计后, 停机工况下二级隔振器最大动反力减小50%, 常规工况下二级隔振器的实测最大动反力为296N, 优于同类水平, 常规工况下机组与散热器实测振动烈度最大值分别为15.45、4.97mm·s-1, 水平优秀。可见, 取较大的子系统质量和阻尼, 并将其视为双层隔振系统的吸振器进行优化设计, 可使双层隔振系统在柴油机启停机工况和常规工况下都具备较优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型测试设备多模块同步测量、触发启动等特点,根据空滤器、中冷器、消音器、散热器的性能对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的影响,总结了整车进排气及散热系统的道路匹配测试方法,并以实例介绍了新型测试设备在此匹配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辆搭载BPL型发动机的一汽大众速腾1.8L轿车,该车在停放时偶尔会发出“嗡嗡的异响”,并出现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现象。经检查,发现车辆熄火后冷却风扇偶尔会自行运转。结合其电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发现故障是由于主继电器的不正常吸合引起的,更换主继电器,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9.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工业散热器热交换原理特性,建立了冷却系统功率测试平台,基于热量交换公式,设计出一套能够实际测量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冷却功率的试验平台.研究冷却系统不同工况下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准确的冷却功率计算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冷却单元实际功率的测量中,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值能够满足车辆运行的需要,可广泛应用于动车组牵引变流冷却单元散热功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