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绿色GDP核算的单位GDP能耗正逐渐受到国家和公民的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浙江省能源危机引出话题;通过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耗核算的比较反映浙江省能源问题;通过未来五年单位GDP能耗、总体能耗的预测深化浙江省能源问题的危害性和紧迫性;通过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得出政策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黄隽 《中国电动车》2007,(6):186-187
作为绿色GDP核算的单位GDP能耗正逐渐受到国家和公民的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浙江省能源危机引出话题:通过于其他国家单位GDP能耗核算的比较反映浙江省能源问题:通过未来五年单位GDP能耗、总体能耗的预测深化浙江省能源问题的危害性和紧迫性;通过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得出政策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张增  李平 《中国电动车》2010,(10):79-80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理念关注的加大,尤其是近几年"低碳"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经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单纯的GDP仅能对各国的生产成果进行计量,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很容易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绿色GDP的综合论述,分析和研究了绿色GDP的核算,使人们加深对绿色GDP的认识,从而达到减少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7.4亿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GDP与绿色GDP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山东省水资源状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山东水资源总量,农业及工业与水资源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加强水资源立法管理,发展水生态文化;建立经济与资源环境一体化核算体系,将水资源纳入绿色GDP核算等。  相似文献   

7.
财经纵横     
中国超德国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政府7月14日向上修正2007年增长资料,国家统计局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13%,较早前公布的11.9%的增长率大幅提高。目前只有美国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高于中国。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远远低於政府官员预测的8%,然而,鉴于许多发达经济体预期增长急剧下降,中国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高盛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经济学人智库从购买力平价(调整各国的物价水平差异来反映当地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角度出发,预计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8.
承受碰撞     
"幸福指数"现在已成为高频使用词,昭示人民的普遍幸福正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终极价值,以人为本的"幸福主义"在逐步代替片面畸形的GDP主义.在摩托车行业,追求产销量就是一种GDP主义,在这种思维的支使下,我国摩托车市场扩张迅速,成为了国内机动车拥有量急速膨胀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陈诺 《中国电动车》2009,(11):51-53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我国,GDP增长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但是我国的GDP高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提高。本文就GDP增长与就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只有以提高就业率为重点,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动车》2002,(12):40-40
"健康装修"也就是"绿色装修",国际上,绿色产品产业和绿色消费启动在人均GDP水平3000美元左右,现在上海人均GDP已达到4180美元,是消费需求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装修"的出现既是装潢行业对这一变化的适应,也是对消费趋势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金蓓蕾 《经济导报》2007,(33):40-42
业内专家说,巴菲特的成功代表美国经济的成功。几年以后中国的GDP将会超过日本、德国。我们现在投资股票和基金,要看哪些公司可以和中国GDP一起成长,如果你所投资的公司代表中国经济成功的话,你就是中国的巴菲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10,(33):7-9
DP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没有一定量的GDP就成为不了大国。按照学界的一般标准,GDP总量是大国的一个综合国力基本标志。但是,这并不是说,GDP总量越大,国家力量就一定越强。这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例如GDP的来源.GDP是否来自经济制度、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是简单的经济规模扩张和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代特征 汽车社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反映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对汽车社会的数字化表述,在圈际上是用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千人拥有量、人均GDP达到的水平和R值来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历了半个世纪,同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比较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黄少明 《经济导报》2009,(44):11-13
中国经济稳定复苏.并呈现加快趋势。首三季经济同比增长合计7.7%,季度增长逐季加快,第一季度增长6.1%,第二季度7.9%.第三季度进一步加快至8.9%.基本回复至海啸前的水平。根据经济复苏势头,按照GDP的季度增速推测,第四季GDP增长可能超过双位数.甚至可能高达77%,使今年全年经济增长超越8%。  相似文献   

15.
财经纵横     
世界银行3月18日下调对今年中国GDP增长率的预估至6.5%,原因是国际经济前景比此前更不乐观,世界其他国家在考虑经济刺激方案时要仔细衡量财政状况,中国政府不存在这样的压力,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加剧,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按照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GDP增长6.1%的初步核算数据测算,第一季度全国车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9%,比去年同期的2.62%再下降0.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史文浩  李民  谯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10):115-116,121
道路交通安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采用了上海市、广东省、吉林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的数据,通过对比可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人均GDP和公路通车里程、公路运输量等经济指标来建立它们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商用汽车》2011,(10):13
随着各地第1季度经济运行初步核算数据的陆续公布,记者发现,大部分地区GDP增幅均低于2010年同期水平。专家称,增幅同比下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有利于控制通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将步入中等增速时期,将来常态不是GDP增长10%,有可能是5—8%。中国要尽快从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推动的增长转向服务业拉动的增长,从而在较低的GDP增速上同样实现全社会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一场意外的疫情,引起全球经济萎缩,中国全年GDP增长仅2%左右,汽车市场也受到波及,导致销量同比下滑-7.4%。但2020年9月之后,整体市场基本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充分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2020年乘用车销量下滑7%是"意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