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参数,研究了不同脱空状态对无砟轨道模态的影响,并对轨道板自振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脱空对轨道结构模态的影响时,脱空厚度方向不宜处理为完全损坏,而应取一定的脱空厚度;板端脱空组合对轨道结构模态的影响最大,板中脱空影响最小;板中脱空时脱空形状对轨道结构的模态几乎没有影响;无脱空时轨道板自振应力在扣件处最大,不同脱空状态下轨道板自振应力在脱空区域与自密实混凝土接触边缘较大。研究成果可供无砟轨道脱空识别和结构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板角不同脱空尺寸时板纵边中部与板角荷位点的荷载应力,研究脱空状态下混凝土板的临界荷位转移规律,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对面板疲劳使用寿命的影响,由此提出脱空等级划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板角脱空后,随着脱空区域的增大,最大应力位置由板纵边中部逐渐向板角区域转移,对于板厚为0.25 m的水泥板,当脱空尺寸Lv>0.7 m时,板角脱空区与未脱空区边界(即三角形脱空区域的斜边)成为面板受力的最不利荷位.并提出脱空等级的划分标准:0~0.4 m为轻度脱空,0.4~0.7 m为中度脱空,大于0.7 m为重度脱空.  相似文献   

3.
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状况时接缝处弯沉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为基础,通过设置剪切弹簧采模拟接缝的传荷能力,建立了能考虑传力杆影响的水泥混凝土板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缝边中部脱空和板角脱空两种状态下,受荷板和非受荷板弯沉随脱空尺寸及剪切弹簧系数K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脱空状态下,受荷板和非受荷板弯沉都比较大,且随脱空尺寸的增大而增加,但在板角脱空状态时脱空尺寸对弯沉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脱空尺寸对接缝传荷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当受荷板和非受荷板下都存在脱空时,影响最明显.但仅受荷板脱空时脱空尺寸对接缝传荷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CA砂浆脱空对框架型轨道板翘曲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A砂浆填充层作为框架型板式轨道关键结构层,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列车荷载冲击、温度循环以及水的侵害等作用,砂浆层与轨道板间易产生脱空,劣化轨道结构受力状态。基于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分析了正常状态和砂浆层与轨道板间出现脱空时框架型板式轨道在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针对板端横向全部脱空和板边纵向全部脱空两种常见脱空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砂浆弹性模量可减小轨道板翘曲和缓解列车荷载冲击作用;对于脱空状态,在正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受力和板角翘曲变形受脱空程度影响较大,而对砂浆层受力影响较小;在负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和砂浆层受力状态受脱空程度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铁路桥梁是高速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对车辆运营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桥墩沉降会引起无砟轨道底座板产生脱空区域,给列车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分析桥梁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随桥墩沉降产生脱空区域的机理,推导桥墩沉降量与底座板脱空区域映射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底座板随桥墩沉降的位移曲线,并与有限元模型结果进行对比,最...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穿越施工引起的轨道结构与隧道底板脱空的现象,采用ANSYS建立钢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隧道底板的相互作用模型。考虑隧道底板变形方式、隧道底板最大变形值、Peck曲线沉降槽宽度、浮置板变形缝等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轨道结构变形和内力、浮置板与隧道底板的脱空量和脱空范围,得出轨道结构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浮置板与隧道底板之间连接力弱,隧道底板发生不均匀变形时可能产生脱空;浮置板自身较大的刚度是其与隧道底板产生差异变形的主要原因,钢轨并不能对浮置板产生有效的约束;轨道与隧道结构的差异变形随隧道底板变形值的增大而增大,随沉降槽宽度的增大而减小;模型能够较全面地分析轨道与隧道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为计算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轨道结构的变形、内力及其与隧道底板的脱空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端脱空对轨道动力特性的影响,铺设无砟轨道实尺模型,人工凿除CA砂浆模拟板端脱空,采用激振车对轨道施加振动荷载,测试并分析轨道振动位移和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板端脱空对轮重减载率影响明显;板端脱空对钢轨和轨道板位移有一定影响,对底座板位移影响较小;脱空区钢轨和底座板均出现强烈振动,振动加速度约为无脱空的3倍;脱空造成轨道板剧烈振动,振动加速度增加10倍以上;底座板振动在脱空长度30cm时出现峰值,钢轨及轨道板在脱空长度大于70cm时振动加剧明显;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轨道板板端脱空对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由于行车荷载、温度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无砟轨道板经常出现脱空、翘曲等问题,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但目前常用的轨道检测方法多集中在轨道高差、水平的检测上,对于轨道板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的脱空检测效果不佳。本文对比冲击弹性波在无砟轨道板脱空检测中相对于红外线、电磁波等方法的优越性,并结合工程实际验证了冲击弹性波在无砟轨道板脱空检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穿越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及其上的轨道结构产生变形,给列车运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视为弹性地基梁,建立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微分方程,得到关于未知级数系数的线性方程组,进而给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方法。基于本文方法分析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与隧道底板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浮置板自身的抗弯刚度使其与隧道底板存在变形差异,进而与隧道底板产生脱空;随着隧道底板变形的增大,轨道结构变形及脱空范围均增大;随着沉降槽宽度的增大,轨道变形与隧道底板逐渐趋近,脱空范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钢弹簧刚度越大,间距越小,轨道与隧道底板越容易产生脱空,脱空范围越大。研究成果可为穿越施工中既有线轨道结构的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建立轨道路基分析模型,结合大型商业软件ANSYS的APDL语言,应用迭代接触算法和单元生死技术模拟搭板与填土之间接触和脱空的不同受力状态;并基于地基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两种模式,考虑搭板受力与变形的耦合,分析了搭板的受力特性与适应性。受力特性分析表明:随着脱空区长度的增加,搭板及轨道板板底纵向应力增加;板底最大纵向应力的载荷位置在桥台与1/2倍板长之间,且随着脱空区长度的增加,最不利载荷位置与桥台的距离增加;搭板发生完全脱空时,板长且厚的搭板的底部纵向应力比板短而薄的大。适应性分析表明:长度为6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5mm以内的桥头路段;长度为8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10 mm以内的桥头路段;长度为10 m的搭板适用于处理地基沉降在15 mm以内的桥头路段。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GEVO16型柴油机机体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特点,立足本公司的现有状况,设计了随行夹具.通过对定位基准、导向系统和夹紧方式及夹紧部位的正确选择以及优化,确保工艺装备与柔性加工线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铁路货车底架上心盘及从板座铆接工艺装备的研制过程,分析了铆接工艺及装备设计中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出入库机车信号自动检测与接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出入库机车信号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及特点,分析了系统接口,提出了有关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铁道部令第14号规定,新研制的机车必须获取型号合格证,而机车获取型号合格证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样车要通过拆检。在系统介绍HXD2型0156号电力机车的拆检工作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给出HXD2型机车整车及部件在试运用后技术状态的评价意见。通过拆检中发现样车的各种制造质量问题,为企业完善机车设计、提高机车质量和样车定型提供了改进目标。  相似文献   

15.
液压减速顶中的氮气和液压油在保证减速顶的技术性能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减速顶的临界速度、制动功、阻力功等技术指标是完全靠一定压强的氮气和油气比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的,本文重点阐述减速顶中氮气和液压油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减速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空中三角测量及其成果共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瑞宏 《铁道勘察》2004,30(5):27-29,34
空中三角测量是摄影测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序 ,本文论述了目前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空中三角测量作业中应用的坐标系统、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共享的方法以及成果共享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重庆大剧院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中,对施工方案的确定、原材料的供用、双掺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机理和混凝土浇注后的测温结果的分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提出质量控制和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17号车钩距轨面高度超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锋 《铁道车辆》2005,43(4):35-37
介绍了货车摇枕、侧架的缺陷和裂纹统计结果,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通过对现场侧架裂纹修理工艺分析,从裂纹开坡口所用工具、焊接用焊条、回火温度的选取等方面进行了多种试验,确定了合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分析目前锅炉水处理的现状,从水质检测的角度,探讨在用锅炉的节能减排和降耗的途径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