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二甲醚(DME)在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硫化物、碳烟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还具有高十六烷值的优势,因此,DME有望成为未来柴油机的代用燃料。在2004~2006年的项目中,开发出了1250kW DME柴油机发电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部件测试和连续的耐久性试验。运行时间接近1000h。  相似文献   

2.
部分国家采用从废弃食用油中制取的酯化燃料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但这种代用燃料会产生黑烟或白烟,同时还会影响发动机的起动性能。由于生物燃料属含氧燃料,因此也担心在批量使用时会产生醛类物质等含氧有害物质。探讨了在低温下燃料析出固态物质的原因,以及生物燃料生成醛类物质的趋势,并在1台柴油机上,用3种生物燃料和柴油进行试验研究,比较各自的排放性能,同时明确脂肪酸组成对排放性能的影响。当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升高,浊点和析出点也会上升,同时浊点与析出点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采用油酸甲酯时,醛类排放物在400℃时开始增加,而在低温范围内其生成数量较少。相比柴油,燃用甲酯燃料时,氮氧化物的排放会有所增加,而未燃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烟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柴油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阻止全球暖化趋势,同时也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必须具备各种柴油机创新技术,以改善其热效率,降低有害物排放,并使代用燃料的普及成为可能。介绍了一些为实现创新而采用的新技术和新燃料,包括以往所不能接受的理念,现在也已成为可能。由于在热效率、性能及成本上具有优势,柴油机在未来仍将是主要车用动力。概述了柴油机技术和生物柴油、二甲醚、天然气合成油等代用燃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能源安全问题正引起广泛关注。因此作为一种代用燃料,从生物质原料中制取的乙醇预计使用量会增加。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含乙醇燃料以低乙醇含量(10%)为主。但巴西、美国和瑞典也使用高乙醇含量的燃料。因此柔性燃料汽车已进入市场。阐述了乙醇特性及适用于柔性燃料汽车的发动机技术。  相似文献   

5.
提出利用燃料电池具有的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污染、低噪声、可靠性高等优点,开发绿色动力装置的列车,并从传动系统结构、燃料的选择、车载燃料电池等方面对燃料电池列车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早在80多年以前,就有人在内燃机中使用了掺水燃料,作为抗爆剂。近30年来,欧美国家已经在热动力装置,如内燃机、锅炉,加热炉等设备,使用了燃料与水混合的一种乳化燃料,从而改善了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了出力,减少了污染。日本也在10多年前,进行了油包水型(W/O)乳化燃料的研究並取得进展。我国这方面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湖南、上海有关单位协作研究成功“乳状汽油”——汽油中掺水,在添加剂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浮状液,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乳化汽油比  相似文献   

7.
总结六沾铁路接触网验收工作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施工质量问题,从接触网设计和工程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调试阶段及接触网器材验收检验等方面,提出施工介入的重点工作,为接触网设备接管后的运行安全、方便管理、节省维护成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铁路建设中航测遥感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优越性及其所起的作用,还介绍了航测遥感提供的成果和产品.同时阐述了铁路新建勘测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以及各专业航测遥感应用效果,并以大量实例说明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最后肯定了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谷增军 《铁道货运》2012,30(7):12-17
在对铁路货运电子商务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将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并按照其实现的功能归结为研发阶段、试点阶段和运营阶段,同时论述了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各阶段的重点任务。从研发阶段、试点阶段和运营阶段3个方面,对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阶段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缸径×行程=250mm×250mm的中速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A重油和C重油的水乳化燃料的试验研究。在改变燃料中水添加比例的条件下测定了发动机性能参数和燃料喷射特性、排气特性和热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上述两种燃料时,柴油机废气中的NOx含量均随水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同时使用A重油乳化燃料且水添加比例小于50%时,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有所改善,但使用C重油乳化燃料时没有改善。采用C重油且当  相似文献   

11.
Kitano  K日  Misawa  S日  Mori  M日  Sakata  I日  Clark  R  H英  曹晓轶译  朱炳全校 《国外内燃机》2010,(4):41-47
在1台安装先进排气后处理系统的柴油机上燃用天然气制油(GTL)燃料,进行了降低排放的试验研究。GTL燃料是一种更清洁的柴油机代用燃料,它几乎不含硫和芳香烃,且十六烷值高。采用几种专门制备的GTL燃料样品,研究了GTL燃料蒸馏特性对改进前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TL燃料的馏程对发动机的颗粒(PM)排放有重大影响。高十六烷值还能减少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而这些燃料特性对氮氧化物(NOx)排放几乎没有影响。结果表明,低馏程和高十六烷值的GTL燃料有利于解决NOx与PM排放的折衷关系。为了改善柴油机的最终尾气排放,针对最有利的GTL燃料样品,对发动机进行了改进。为了在保持燃油耗不变的同时降低NOx排放,对废气再循环量、喷射定时和催化用排气管喷油进行了校正。车辆排放试验表明,发动机和GTL燃料的优化能进一步降低NOx和PM排放。此外,为便于今后柴油机使用GTL燃料,对发动机的压缩比、喷油嘴等技术规格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缩比和大流量喷油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排放和提高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2.
М.  РВ  叶岚 《国外内燃机车》1993,(12):46-47,F003
介绍用于柴油机被称为未来燃烧的甲醇燃料,指出甲醇燃料的毒性在运用中不会造成危害。由于甲醇点燃困难,在使用中可以在传统燃料中添加甲醇,也可以在甲醇中加入添加剂。 在6ЧН21/12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其结论是甲醇可以用于其他型号和用途的柴油机。由于甲醇蒸汽的发热量只有柴油机的1/4,因此用甲醇替代柴油,可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和硫的生成数量,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Bessonette  P  W【美】  Schleyer  CH  Duffy  KP  Hardy  WL  Liechty  MP  刘俊超译 《国外内燃机》2010,(1):35-43
均质充量压燃(HCCI)为显著改善效率和大幅削减排放提供了可能。然而,在实用负荷和转速下实现重型车用发动机的HCCI运行面临大量的技术挑战。必须把HCCI的运行范围成功地扩展到全部负荷和速度范围,同时要保持适当的燃烧相位,控制最高缸内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并限制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Caterpillar和ExxoMobil公司的合作研究已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评估了燃料对HCCI发动机运行范围和排放的影响。测试燃料是在汽油和柴油的馏程范围内开发的,涵盖很大范围的着火性、燃料化学性质和挥发性。所有燃料均利用Caterpillar3401E单缸油料试验机、在HCCI条件下测评。测量了废气排放和性能等关键变量,以及发动机转速、废气再循环率、燃油喷射定时等参数。结果表明,燃料品质和发动机条件的适当组合可实现重型车用发动机在宽广负荷范围内的HCCI运行,同时显著削减排放。在发动机压缩比为12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发现某种着火性介于目前汽油和柴油之间的燃料可提供最大的高负荷运转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现代有轨电车具有无接触网、零污染、亲环境、静音、易维护等优势,其成功研制为应对城市拥堵和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填补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上应用的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首创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此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英语教学的体会,从教材跨度、语言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初中和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Deutz股份公司在欧洲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展出其“天然燃料”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是在TCD2012和TCD2013系列发动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可使用100%生物柴油。符合DINEN14214的菜籽油甲基酯燃料和DINV51605的菜籽油燃料的要求。Deutz宣称,这些使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排放完全符合欧3标准,并承诺提供整车质量担保。Deutz天然燃料发动机采用德国DCR共轨技术,以及具有Deutz专利的燃料管理系统。该系统由集成控制系统、双油缸和燃料预热器组成。双油缸可进行柴油和菜籽油燃料间的自动切换,燃料预热器用以保证在低温下使用菜籽油时发动机正常工作。全面诊断功能可预测临界操作状态的出现,以防止燃油滤清器堵塞。  相似文献   

17.
铁路燃料支出占全路运用成本的20%,需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最优化管理,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燃料最优化管理包括数学模型建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三个部分。文中介绍了燃料计算机管理集散系统和软件系统。燃料最优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燃料的发放工作和统计工作的自动化,通过求解状态方程可及时发现燃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燃料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新七道梁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复杂条件下长大隧道影响围岩变形的施工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施工中围岩的力学特征,表明隧道施工对围岩变形影响显著。同时,在隧道内布设大量收敛值量测断面,并长期监测,对隧道围岩收敛测量数据进行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具有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变形包括三个阶段,即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基本稳定阶段。同时分析开挖方法、支护结构、邻近施工、施工工序等施工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认为施工中开挖初期对围岩变形影响最大,而设置仰拱可减小隧道围岩变形,因此应选择对围岩扰动小的开挖方法,并及时进行后序施工。将围岩变形施工因素分析动态反馈于施工中,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可再生生物燃料的使用,考虑到从种植、燃料生产到汽车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乙醇在弹性燃料汽车上的应用被认为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代用方案。在巴西,80%以上的量产汽车都使用弹性燃料。由于乙醇热值较低,为了获得相同的发动机功率,与汽油相比,乙醇的燃烧标定更为激进。这种燃用乙醇时不断增加发动机比功率的需求所产生的机械热负荷对活塞环摩擦学特性是一种挑战。乙醇的使用也带来一些特定的未被明确的摩擦学差异,如燃料稀释润滑油(尤其是在冷起动时),以及具有腐蚀性的工作环境等。在特定的驾驶条件下,曾观察到氮化钢的第1道活塞环表面剥落等早期失效情况。当采用乙醇运行时,弹性燃料发动机呈现更高的最高燃烧压力,并且该峰值出现在曲轴转角上止点附近。这种状况增加了活塞环的磨损、擦伤的风险及摩擦学上的困难,这些都可能导致氮化层的裂纹及剥落。从摩擦学角度探讨弹性燃料发动机的第1道活塞环性能。讨论了弹性燃料发动机使用乙醇后对第1道活塞环的磨损、擦伤、氮化层剥落及摩擦等特性的影响。用发动机试验来评定耐磨损性和耐剥落性。有关擦伤,进行了环块法摩擦磨损试验,并给出了活塞环的涂层分级。还讨论了第1道活塞环的摩擦特性及对燃油耗的影响。给出了发动机浮动气缸套的试验结果。最后,讨论了克服这些挑战的活塞环技术方案。其中,有改进氮化处理以增加韧性的钢制活塞环,以及应用一种物理汽相沉积涂层,以提高耐磨损性和摩擦特性。介绍了一些摩擦试验台和发动机试验,以支持所讨论的技术方案。发动机试验基于严酷程序,目的是证明或预测弹性燃料发动机燃用乙醇时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高速铁路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计算的边界进行界定,将高速铁路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基础设施建造、运营和回收3个阶段;根据对各阶段高速铁路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的分析,分别给出各个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式;通过算例分析了高速铁路在建造和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特点.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虽然在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建设材料和高能耗施工机械的使用,使得高速铁路建造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多;但是,由于高速铁路具有节约能源、节省土地和货运增量替代效应等特点,使得高速铁路进入运营阶段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即从生命周期全过程来看,高速铁路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