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我国沿海一些新港口、新港区的建设以及部分重要运输系统码头布局的优化调整,部分非主要港口在区域经济和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同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批新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对相关港口的发展和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回顾了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布局规划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主要港口布局方案适时调整的必要性,建立了主要港口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了定量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备选港口进行综合论证,并根据指标评价结论,提出了理论上的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港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管部门和港口要从几方面着手。科学预测港口吞吐量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经济发展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日本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处于重化工发展的高速期,也是港口快速发展期,港口吞吐量从5亿吨左右迅速上升到30多亿吨。在重化工业布局完成后, 即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经济虽然仍在发展,但港口吞吐量一直徘徊在30 亿吨。欧洲的几个火港如鹿特丹港、安特卫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目前,包括长江南京以下港口在内,我国沿海从北到南分布了150余个港口,从这些港口的地理位置、服务腹地以及港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等要素看,已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地区五大区域港口群的分布格局,这种格局的初步形成是我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格局所决定的,反映了港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其中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区域港口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4.
欧洲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7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4.1亿吨,同比增长15.1%,已有14个亿吨大港;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亿TEU,达到1.127亿TEU,同比增长20.4%。我国港口经历了数量扩张型的发展过程,今后要走的是质量效率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外发达港口已经在战略、规划、政策层面,乃至实施和操作层面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港口发展更加注重于现代物流、节能环保以  相似文献   

5.
我国港口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期,今年2月份以来,港口生产形势良好。一、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态势1~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6607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6.8%。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50436万吨,同比增长16.8%;内河  相似文献   

6.
沿海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吞吐量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更是飞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8.2%,由改革初期的2.6亿吨增长到1990年的5.7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约3000万吨;90年代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速度9.6%,2000年达到14.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68500万吨;进入21世纪,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8.9%,2005年达到33.8亿吨,平均每年增长约4亿吨。同期外贸吞吐量增速也由8.7%,12.5%上升到新世纪的19.1%,2005年达到13.2亿吨,占港口吞吐量的39%。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重庆至宜昌之间,其港口布局优化对于提升物流效率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现从物流网络视角出发分析三峡库区港口布局,了解当前港口的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对物流节点分布情况的分析,找出潜在的港口布局优化方向;探讨物流路径选择与优化问题,并针对三峡库区港口布局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以推动三峡库区港口布局优化策略的实施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中国港口吞吐能力将新增八成对于港口的战略机遇,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一方面要加快港口建设,另一方面港口要提升服务功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节约资源、加快技术和制度创新。”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设164个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其中集装箱泊位69个,新增能力1940万标箱。2010年全国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将增长到72亿吨。同时,港口安全情况力争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9.
任虹 《综合运输》2003,(10):24-27
1 天津港进入发展的最佳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天津港,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港口经营等均呈高速发展,10余年间从3000万吨吞吐量的港口发展成为亿吨大港,跻身于世界大港的行列;从过去以装卸件杂货为主的港口发展成为既有煤炭、原油、矿石等大宗散货,又有集装箱等的综合性港口;港口从战略研究、发展规划到实施建设,直至竣工投产后的经营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港口发展思路和模式;港口的总规模、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均实现了一次飞跃,在我国沿海港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1.1 重视规划,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天津港十分重视港口发展规…  相似文献   

10.
1中国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业发展迅速,港口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04年,中国大陆拥有1430个港口,3.4万个生产泊位;港口吞吐量达到41.7亿吨,比1980年增长19倍,集装箱吞吐量从1980年零的基础上猛增到6180万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渤海湾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连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4个亿吨大港为主体、中小港口如营口港、黄骅港等快速发展的港口群。天津港濒临渤海湾的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港区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继2001年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之后,2005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80万标准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港口十强之列。天津港今年投入约70亿元加快港口建设,吞吐量力争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600万标准箱。“十一五”将投资400亿元推进天津港建设。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新的规划,天津港将建成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到2020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30万吨级。  相似文献   

12.
<正> 三、长江口港口群体现有格局 在长江口国际航运中心地域范围内,依据各港口区位特点、现有条件、主要吞吐货种及运量,实际上形成了以下五大港口群体。 1.上海港港口群体 主要包括黄浦港、罗泾港、外高桥、金山港等。1993年吞吐量为1.65亿吨。预计2020年吞吐量将达3.2亿吨,现有泊位能力与此要求相比尚缺1.5亿吨。为此有关市政当局提出从三个港区来安排新的码头泊位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AIS航迹观测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港口供给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口供给侧保障水平,发现本次疫情对我国全年港口吞吐量存在较小影响,但港口运输进入低速增长期。同时,从码头、通道、服务、政策四方面,提出了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探索智慧港口发展与建设、优化审批流程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则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带动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国,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国集装箱运输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其中,长江主要港口之一的芜湖港集装箱发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我国水运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业绩。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6.4%。五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改善内河航道里程4146公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际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地区港口(简称长三角港口)和航运业发展的冲击相当严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面临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相关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危中求机,逐步扭转了港航生产持续下滑的态势,率先实现企稳回升,全年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上好于预期,港口经济逐步复苏、逐季回升。货物吞吐量增长平稳,不少港口由上半年的负增长全部转为正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步反弹;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减缓,不少港口为负增长,降幅逐季收窄,回升态势明显。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发布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并批复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港口发展均为利好,对于我们战胜金融危机,渡过难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0月份港口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稳步增长。一.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增长1~10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77495万吨,同比增长18.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82405万吨,同比增长17.1%;内河港口完成95090万吨,同比增长21.4%。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9446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9834万吨,内河港口完成9611万吨。  相似文献   

18.
6月份港口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稳步增长。一、港口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增长1~6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19625万吨,同比增长18.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64092万吨,同比增长17.6%;内河港口完成55533万吨,同比增长20.9%。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034万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8251万吨,内河港口完成9784万吨。二、旅客吞吐量略有下降1~6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4221万人,同比下降2.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3617万人,同比增长1.5%;内河港口完成604万人,同比下降19.5%。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吐量695万人。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17万人,内河港口完成78万人。  相似文献   

19.
张菁 《综合运输》2006,(6):86-9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港口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港口,其港口吞吐量长期占据着我国的几乎半壁江山,已经成为当前亚洲、以及世界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开港、宁波港和舟山港一体化、江苏省提出加快港口发展的整体战略等,这一切给长三角港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三角地区港口进入了资源整合、功能优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关系,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港口协调发展?怎样推动港口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2006年5月26日召开的长三角港口工作座谈会上,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明志先生。  相似文献   

20.
<正> 水运是我国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外贸货物运输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在内贸货物交流、北煤南运万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十五”水运建设发展 规划及市场取向 1、沿海港口 以优化港口布局和调整泊位结构为主,通过新建与改造,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加速港口设施的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由管理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