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运行车速认知因子虚拟仿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预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微观路段的运行车速, 确定了三级公路的驾驶员安全性认知模糊集, 建立了基于Multi Gen Creator软件的15个路段的三维仿真模型, 开发了基于Vega的虚拟仿真系统, 组织了53名驾驶员, 在大型三通道柱面投影仿真系统中, 进行了运行车速认知因子的评价试验。应用模糊统计方法对795组有效认知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包含道路平曲线半径、纵坡度和行车视距认知因子的三级公路安全性认知评价模型。虚拟仿真试验与道路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平曲线半径、纵坡度和行车视距认知因子评判等级的平均贴近度分别为0.63、0.74和0.70, 因此, 虚拟仿真试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干线公路弯道路段(AHBS)交通冲突风险,基于交通冲突前5 min集计交通流数据、冲突路段道路线形特征和行车环境数据,分别建立交通冲突可能性及严重度评估指标体系.集成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确定交通冲突可能性和严重度等级,进而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交通冲突风险等级.以云南省元双干线公路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由于山区混合型公路客运的特殊性,为了满足交通安全保障要求,从道路环境、车辆、驾驶员和交通执法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与分析,选择层次分析法建立二级指标权重集,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对营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商洛市六县一区的实例,说明该方法对评价山区客运安全是科学和有效的,其研究结果有利于统筹提高区域运输路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活动链的驾驶行为协调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向车辆控制系统和智能车辆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多源信息对驾驶员行为决策的影响系数,用模糊积分融合算法获得驾驶员任务集聚后车辆的运行模式,并按照认知活动链将该模糊积分融合算法与跟驰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基于认知活动链的驾驶员行为协调仿真模型.此外,采用五轮仪实验系统对淄博市张周路某路段的交通流数据进行了采集,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分析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因素,保障事故现场的安全性,集成DEMATEL-ISM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首先基于人-车-路(环境)及管理的系统理论,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集,即驾驶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与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具体分为年龄、驾龄和性别等20个因素,然后以Delphi法确定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集成DEMATEL-ISM法,建立事故路段行车风险影响因素辨识模型。通过计算可达矩阵,获得影响因素的5层递阶结构模型,即第一层级为驾驶员驾龄、疲劳程度和反应判断能力等6个因素,第二层级为驾驶里程及车辆类型等8个因素,第三层级为驾驶员年龄等3个因素。研究结果为事故路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常常有大量的急弯陡坡路段,短则数公里,长则连续数十公里,常发生交通事故,研究道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尤为重要.通过驾驶员、车辆、公路、交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原因,对山区高速公路急弯陡坡路段运营安全保障技术进行梳理,分析驾驶员安全保障、车辆安全保障、公路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等多种安全措施,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根据109国道石嘴山-中宁段交通事故资料,对该路段驾驶员年龄、交通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109国道肇事驾驶员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9.
统计数据表明,公路交通事故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中占很大比例,公路不安全路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整体交通安全水平提高的瓶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改善已经势在必行。为了合理的评价公路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的效果,本文在总结现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地提出了基于驾驶员行驶感受的安全改善效果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实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求从道路、交通工程设施和环境三个方面着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简单可行的模糊评价模型,最后给出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常采用运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针对山区旅游公路的复杂线形及车型构成,运行速度的计算工况应有针对性,计算手段也需改进。将洪雅—峨眉山旅游公路作为分析对象,以“三维线形条件下的复杂道路重载车辆行驶速度解算模型体系”为计算手段,针对长大纵坡路段左、右线的交通特点,分别解算并绘制了三维线形条件下典型车型和典型驾驶模式的运行速度曲线;分析了平纵面线形参数的协调性和安全性,提出线形修改建议;对于线形调整困难的情况,采用仿真模拟碰撞对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等级加强;同时检查了避险车道的设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道路空间线形、车型、驾驶员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运行速度预测,能更接近实际地评价和改善山区公路的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模糊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人、车、路、环境、交通特性”等因素,建立了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公路隧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沙漠环境下驾驶员安全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沙漠公路道路交通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特性与交通事故之间的作用机理,选择了影响驾驶员安全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利用驾驶适宜性实地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与驾驶特性指标之间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沙漠公路驾驶员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动态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由于受特殊的道路交通条件、沿线自然环境以及驾驶员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影响,沙漠公路中驾驶员表现出较强的事故倾向性;诸影响因素中,气温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然后依次为持续驾车时间、驾龄和年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中,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所需数据来源多样、异构、动态的特点, 提出以信息融合技术为手段的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 确定了从信息资源整合工程中抽取的数据集及频度。在实现过程中, 模型从相关业务数据库中自动提取与道路安全等级相关的因素数据, 根据分类规则生成每个因素的评价矩阵,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公式计算评价向量,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安全性评判。应用模型对西宝高速公路杨凌段交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其最大隶属度为0.265, 表明该路段交通安全属于较安全。同时发现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汽车爆胎和不良天气等因素评分较低, 这与该路段上的事故统计数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素中和路有关的因素约占30%。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现状,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是人、车、路和环境动态系统失调的结果.根据我国的交通特点、地形特征和交通动态系统中人、车、路及环境的交通特性,着重从“路”方面,研究提出与我国交通特色相适应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事故相对多发路段判别方法、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双车道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以及建立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针对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在道路线形速度一致性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原理,使指标的界限模糊化,采用隶属度最大化原则,构建道路线形安全模糊评价等级,将模糊安全评价运用于道路中,证明用模糊隶属度的安全等级指标进行评价能更充分的利用道路交通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道路线形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选取了一条典型道路—淮安市黄河路进行线形的安全性评价。在分析了道路线形的各要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判道路线形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黄河路段的线形安全性做出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发现黄河路段存在的线形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颜色视觉的道路交通安全色彩体系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交通心理学介绍颜色视觉的理论基础,论述其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基于颜色视觉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和在不同天气环境下的视认性,提出道路交通色彩体系的设计框架和注意的要点,为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行为和道路安全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