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皓冰  熊英格  高锐  滕靖  朱明 《城市交通》2010,8(2):75-79,24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交叉口机动车能耗、排放情况,结合使用微观仿真模型VISSIM与微观能耗、排放模型PERE,构建能够模拟车辆瞬时运行状况与能耗、尾气排放关系的微观模拟平台。选取上海市西藏北路—海宁路交叉口进行实例仿真,通过设置交叉口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及改变信号周期,来定量分析对交叉口车辆能耗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可使公交车辆总体排放明显下降,但是社会车辆的能耗和排放有所增加;对车均延误、停车次数、能耗与排放都合适的最佳信号周期范围是80~120s。  相似文献   

2.
唐威 《城市交通》2011,9(4):61-65,84
考虑尾气排放的道路收费是将道路使用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介绍了过去30年里相关理论的经济学基础、产生背景以及发展情况,指出由于相关技术和出行者认识有限,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难度.综述了尾气排放量的测算方法、收费模型建立以及收费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评估,分析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分别建立了考虑能源消耗与拥挤收费的小汽车广义出行费用及考虑舒适性消耗的 公共汽车广义出行费用,构建了由这两种交通出行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总能源消耗函数.考虑 能耗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建立能耗目标约束下的以出行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 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一定节能水平下的系统延误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双 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并采用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 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将道路拥 堵收费及节能目标抽象化后代入模型,探讨了道路收费前后交通能耗变化及在不同的节能目 标情况下,道路拥堵收费的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量较大时,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有利于减少交通能耗,当节能目标小于25%且同时采取道路收费时,路网出行时间都会相应 减少.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能耗概念, 将全寿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阶段、运营装备及建材生产阶段、施工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报废拆除及处置5个阶段, 建立了5个阶段的能耗数学模型, 并对北方某大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进行定量分析, 计算其全寿命周期总能耗与各个阶段能耗。计算结果表明: 在全寿命周期中, 上述5个阶段的能耗比重依次为0.004%、24.391%、3.884%、68.613%和3.108%, 运营维护阶段能耗最大, 是全寿命周期能耗控制重点, 运营装备及建材生产阶段能耗次之, 绿色节能材料的使用对降低能耗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寻求更加精确的道路车辆排放模型的建立方法,对道路车辆排放关键因素受路段参数的影响进行探索。通过实验方法测算机动车排放因子,并获取路段平均速度、路段平均加速度、路段平均VSP三个动态特征参数,路段长度和道路等级两个路段静态特征参数,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量化不同因素与机动车排放因子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道路特征参数对机动车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单一因素对道路排放因子的影响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工程中地方政策有关砂石资源开采规定对能耗排放产生的影 响,通过对水泥混凝土从生产加工到投入使用全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材料以及能源量进行统计整 合,得到相应的气体排放总量,经汇总后以清单表格的形式列出,并对具体环节中原材料的能耗 排放占比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因限制开采的明令要求将直接导致原材料运输距离增 大,对应的气体排放量占比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运距小于20km时,砂石运输环节产生的气体排 放量在总排放量中占比较小,低于10%;当运距增大至35km时,占比增大至20%;当进一步考 虑跨省运输时,砂石运输产生的气体排放占比将高达57%。结果显示:地方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 对全社会综合效益的影响;远距离运输应结合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采取船运或铁路运输等形式 以减少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合理确定道路工程所需要的拌和站位置,尽量减少水泥混凝土的运输 距离,也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耗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8.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节能低排放型沥青路面材料,具有大幅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能耗、减少废气和粉尘排放的优点,并且能够延长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施工工期.阐述了温拌沥青技术的性能特点及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公路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废旧轮胎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防冻路面、路基代换材料等工程,可为我国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内外有关试验和施工资料,分析了钢纤维及钢纤维混凝土(SFRC)的基本性质。对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最后对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有关事项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道路工程对其项目当地周边有着带动经济、 改善民生和传播文化等积极影响, 但同时施工阶段对周边也有着一定消极因素。 BIM 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将成为未来设计理念的主流趋势之一, 这种涵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集合体将不断挑战传统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相当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很多城市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城市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道路堵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道路作为人们交通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适时地、有序的加以开发利用,使有限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是必然的趋势。对于从事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道路工程建设相关新技术,道路工程路面基层的排水系统方面相关技术,并将一些新兴的科学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将对该产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应用,要有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质量控制做到有始有终。根据道路工程路面基层排水系统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相当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很多城市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城市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道路堵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道路作为人们交通出行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适时地、有序的加以开发利用,使有限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是必然的趋势。对于从事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道路工程建设相关新技术,道路工程路面基层的排水系统方面相关技术,并将一些新兴的科学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将对该产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应用,要有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质量控制做到有始有终。根据道路工程路面基层排水系统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橡胶类改性沥青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废橡胶粉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废橡胶粉改善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效果,指出了废橡胶粉用于筑路的优势。同时,根据我国当前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废橡胶粉用于道路工程还需要解决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沥青混凝土材料制备中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加热效率和节约工程成本是国内外道路工程学术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采用立式烘干工艺是该技术领域的成功尝试,探讨了其作业机理、结构设计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道路工程重力排污管线顶管施工技术及其力学效应,对道路工程顶管施工过程中的管道进行了受力分析,对顶管顶进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对影响顶进力的因素进行了归类阐述,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分析计算顶进管道受力应该分别计算垂直作用于管道轴线方向的荷载、管道的剪切力,需要充分考虑管道和施工条件,对顶进力进行分析计算时应包括迎面切入阻力、顶管施工摩擦阻力两方面的内容。最后,以某道路工程顶管施工为工程应用背景,计算得到顶管总顶进力的大小,为其顶进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道路工程不断向复杂地带延伸,经常会遇到软土等不良地基,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软土对路基施工的影响,探讨了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应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及设计指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斌 《城市交通》2004,2(4):38-40
城市交通规划可分为多个层次,其中真正直接指导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只有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及其后续的交通设计,但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未做此类规划。结合宁波的实际经验,通过比较分析,简述了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交通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并对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和程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更灵活使用不同土壤固化技术并完善固化土规程,对比分析了土壤固化剂对不同土壤的固化效果与适用范围;梳理了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统计其对基层与底基层的强度要求,并与固化土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等级固化土的强度范围与公路规范要求强度区间的匹配性;结合实际固化强度效果与规范要求,建立了有机固化土与无机固化土在强度要求上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离子、有机3类土壤固化剂对黏土等非特殊土均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有机土壤固化剂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且对红土等特殊土表现出更好的固化效果;公路规范中基层不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的重叠区间和最小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各点位组成的下限区间相结合,二者区间交集为[1.5, 5.0]MPa,三级固化土最小强度要求为2.5 MPa,与公路交集区间的5.0 MPa差异较大;结合固化土本身特性和不同道路类型与结构层等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建议将固化土分级体系细化,新增四级[3.0,4.0)MPa、五级[4.0,5.0)MPa和六级[5.0,+∞)MPa3种等级;在现行规范中未有针对有机固化土的技术要求,而其力学性能基本上接近无机固化土,适用范围优于无机固化土,建议后续规范修订中新增有机固化土类别,以便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导热油加热工艺以其加热效果好、作业成本低和系统易于操控等特点,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分析导热油加热系统,特别是导热油锅炉的工艺原理及使用技术,对促进导热油加热的技术进步、提高加热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