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连云港港主航道工程为实例,综合航道与规划港口岸线资源的长远匹配性,对远期航道的适应性及通航标准进行分析。基于ANYLOGIC多智能体仿真建模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涵盖船舶进出港、锚地、航道和码头生产等环节组织实施全过程的连云港主航道水域港口运营系统仿真模型。综合远期港口通过能力、航道服务水平以及航道宽度合理性3方面分析,提出远期航道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2.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能够表征航道疏导水路交通的能力,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航道中船舶因素和设施条件的不足,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本文构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将船舶、锚地、航道、泊位组建系统,研究船舶到达率、船舶占用泊位时间、船舶平均等待时间等度量航道服务水平指标的变化趋势。基于ROCKWELL ARENA物流仿真平台,对日照石臼港航道服务过程仿真建模,船舶到达泊位时间间隔越小时,泊位利用率越高,AWT/AST保持在0.3左右,为港口潜力发掘与优化调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禹化强  唐颖 《水运工程》2021,(10):316-322
2017年以来黄骅港煤炭港区吞吐量持续超过2亿t,船舶大型化趋势显著,导致船舶等待时间偏长,航道通过能力也已不能满足港区发展要求,急需对现状5万吨级航道进行拓宽升级。为了合理确定航道拓宽方案,采用系统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涵盖锚地、航道、港池和泊位的港航系统模型,结合港口生产数据,对多个航道拓宽方案开展港航系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各航道拓宽方案均能满足港区吞吐量发展要求;随着航道拓宽里程增加,煤炭船舶平均离港等航道时间、煤炭码头平均单船空泊时间呈减小趋势,相应煤炭码头泊位利用率、港航系统通过能力逐步提升。基于仿真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对比投资、航道横流、后期维护费用等因素,推荐采用航道拓宽方案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青岛港前湾单向航道扩建工程结束后航道通过能力变化,进一步提升航道服务水平,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建立青岛港港口时空作业系统,构建青岛港前湾航道仿真模型。根据不同水平年通航船舶分不同吨级、船型通过前湾航道的艘次预测结果,开展仿真试验,对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港前湾航道扩建工程有效提升了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扩建后确定船舶通航标准提供重要理论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以航道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函数,考虑不同船舶在多航道情景下进出港的动态变化,构建复杂水域下的沿海进出港航道仿真模型,有效评估航道对港口营运的影响。以我国大连湾水域航道规划方案调整为例,应用仿真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大连湾入口为双航道时,航道的通过能力、服务水平相比单航道均能得到有效提高,核心的客滚船等待时间能有效减少80%。建议在我国沿海的航道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广泛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促进航道科学合理地发展和高效地运营。  相似文献   

6.
王更  许才广 《水运工程》2019,(9):181-185
为研究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港航系统作业流程,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构建了深圳港铜鼓航道仿真模型。基于不同水平年分航段、分吨级、分货类的通航船舶艘次预测结果,通过仿真试验,对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可有效提升航道通过能力、缩短船舶等待航道时间、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建设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江南 《水运工程》2021,(9):131-135
针对国外某河口港区吞吐量日益增长、乘潮窗口期有限、通航需求较高和通航环境复杂的矛盾,采用仿真试验方法进行航道通过能力分析。结合已建航道通航底高程和乘高潮水位分布反推不同船型在不同航向的乘潮窗口期;基于SIMIO软件建立包括码头、内锚地、航道、过驳船舶、外海过驳平台和浮吊,且考虑潮汐、潮流对船舶航行影响的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包括航道在内的“港口-航运-过驳”系统能够完成的目标吞吐量,分析其通过能力。研究结果为该港区近期生产调度、远期扩建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合理设计和规划航道通过能力,有助于提高港口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总结影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基于排队论的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各种方法的研究思路和优缺点,其中数学分析的方法侧重静态分析,而仿真分析的方法侧重动态分析,且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绍武  曾冬  祁泽鹏 《水运工程》2016,(11):108-113
采用工程仿真软件SIMIO分别对秦皇岛港10万吨级航道及规划的20万吨级航道的通过能力进行模拟。首先用2014年秦皇岛港泊位和航道设施及到港船舶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年到港船舶数及航道货运量与实际统计结果基本相符;结合仿真结果,对两航道的货运量、船舶平均待泊时间AWT以及港口服务水平随船舶平均到港时间间隔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讨论了航道及泊位利用率随港口服务水平的变化;针对10万吨级航道,对比了仿真与航道利用率法的年通过能力结果,并指出确定航道通过能力时考虑港口服务水平及港内作业各环节相互关联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到港船型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建立不同船型组合下的沿海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定义到港船舶吨级的加权平均值为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研究船型组合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船型组合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航道通过能力与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并且通航历时越大,航道通过能力对船型组合越敏感。  相似文献   

11.
通航历时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道是整个港航生产作业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过能力影响因素众多,计算过程复杂。在分析众多因素的前提下,运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散货港区船舶进出港作业过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单线航道通过能力与船舶通航历时之间呈负指数分布关系,并且AWT/AST值越大,其负指数分布曲线拟合度越高;双线航道通过能力不受通航历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颖  薛晓晓  商剑平 《水运工程》2016,(10):157-161
针对广州港深水航道工程实例,对船舶到达锚地、进入航道、在泊作业和船舶离港的作业全过程进行分析。在考虑潮汐、多支汊航道管制规则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复杂航道系统仿真模型;在预测运量和船型发展的基础上,基于服务水平分析不同航道拓宽方案的通过能力,为航道拓宽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沿海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港区,采用通过建设复式航道的方式来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在分析扩建副航道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的因素后,建立了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细化子目标以及具体的优化操作步骤,提出了沿海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方法.并以沿海某集装箱港区为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复式航道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网航道最大通过能力,从水网航道的网状拓扑结构和船舶航行的基本特点出发,以时空消耗理论为基础,建立网状航道一维、二维通过能力理论计算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水网航道的理想通过能力,可以作为精确计算水网航道实际通过能力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5.
航道承载着具有OD点对的船舶组成的交通流,航道通过能力表示航道的交通承载能力。将多级航道中各港口视为网络模型中的节点,各航段视为网络模型中的连线,考虑与航道通过能力密切相关的航道货流OD结构,建立了以任意起点港和终点港之间货流量为变量,各货流量或货物周转量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航段通过能力、港口设计通过能力及碍航建筑物通过能力为限制条件的OD结构网络模型,来测算多级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6.
船舶进出港的安全时距对散货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进出港安全时距是控制同向进出港船舶尾随时间的安全参数,是关系到沿海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部分散货港区由于单向航道通过能力的限制,导致港口服务水平严重下降,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利用Arena软件构建港口生产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安全时距的变化对港口服务水平的影响,并应用于具体工程案例的仿...  相似文献   

17.
近海航道在使用过程中因潮汐、波浪、水流等因素对泥沙运动的影响会造成航道回淤,从而需要定期维护.而合理的航道布置和边坡设计将减少运营期内维护成本.根据沙特扎瓦尔港港区自然条件、水深测图等资料,分析航道淤积趋势;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模研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航道浚后边坡,以期降低航道在运营期内维护费用.结合理论数据和一段时间内航道运营后复测数据分析,扎瓦尔港外航道走向和边坡设计是合理的且是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18.
张雨琴  周强 《水运工程》2012,(4):139-142
合理规划港区闸口通道数量和道路宽度是保证整个港区集疏运顺畅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码头闸口系统的作业特点和道路通行能力进行研究,定性分析并给出了闸口通道数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相关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然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离散事件动态理论、排队论及交通流理论,建立了港区码头闸口通道数量及道路宽度仿真复合模型,并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研究方法对提高港区规划设计水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液化天然气(LNG)船舶通航影响问题,探索定量评估方法,采用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并基于仿真建模平台,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以嘉兴港LNG工程为例,本文提出的仿真模型利用智能体相互联系、实时交互的特点,对港口运营系统所涉及的各项要素进行模块化开发,能够科学、有效地模拟港口实际运作情况,定量得出LNG船舶对港口运营带来的影响。综合各指标分析后,认为嘉兴港LNG工程对其港口运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