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东汕尾后江湾海岸泥沙运动及港口防波堤布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认真分析广东汕尾后江湾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岸滩演变分析、泥沙计算、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对该海湾的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汕尾电厂煤港工程防波堤的布置方案,预报了对应该方案的港口、航道淤积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温岭石塘渔港二期防波堤工程,探讨防波堤的轴线布置方案与断面结构方案,重点研究了桩基档板透空式防波堤这一较新型结构,该防波堤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潮流影响小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是徐圩港区成功开发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防波堤总体布置形态、口门布置方 案和结构分段布置等方面的研究,择优弃劣确定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利于港区起步和后续项目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温岭石塘渔港二期防波堤工程,探讨了防波堤的轴线布置方案与断面结构方案,重点探讨了校基挡板透空式防波堤这一较新型结构。这种结构的防波堤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潮流影响小的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结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防波堤作为码头结构的掩护主体,在码头的平稳可靠运行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防波堤的平面布置及结构选型是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具体工程为依托,针对强浪、骤淤等复杂的自然条件,对不同的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防波堤结构方案开展可行性及经济性的比选分析。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提出将防波堤堤头布置在破波带以外的平面方案,并提出深水区块石防波堤+浅水区混凝土单板桩防波堤的组合结构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温州中心渔港防波堤的3种不同轴线布置、不同长度方案进行了工程前后平面二维潮流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半经验公式,进行了渔港内外底床冲淤计算。根据这些模拟和计算结果,从潮流及地形冲淤角度对防波堤的合理轴线布置和防波堤合理长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中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依据青岛造船基地工程平面布置情况,针对S—SW向波浪作用,工程港区掩护较差问题,对其防波堤工程进行10个平面布置方案的研究。给出了港池及各个泊位处的波高分布,对比分析防波堤布置形式的防浪效果,提出了掩护较好的平面布置方案。为优化总平面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依据青岛董家口防波堤工程平面布置情况,针对S、SE和SSE3个浪向,研究港池内波高分布情况,并对防波堤口门宽度及防波堤堤头型式进行优化。通过改变防波堤堤头结构型式、轴线走向、口门宽度等,提出6种对比方案,分别给出了港池内及各泊位处比波高,经过对比分析各防波堤布置方案的防浪效果,得到防浪效果较好的防波堤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9.
浙江苍南电厂码头工程面临东海,风浪较大,年作业天数较少,工程需要修建档沙防波堤.为研究挡沙防波堤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波浪、泥沙等自然条件,设计布置了多个方案,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等进行比较,选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柯学 《水运工程》2013,(10):79-82
介绍印尼爪哇PALABUHANRATU(3×350 MW)电厂项目港口平面布置方案,分析影响本工程港口平面布置的 主要自然因素:风浪、泥沙、潮流、潮汐、地质等,探讨港口平面布置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工程特点,提出3个平面 布置方案,通过波浪物理模型、温排水数学模型和泥沙冲淤分析,综合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数学、物理模型试验等相关研究成果,从规划布局、掩护效果、建设时序、初期投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总平面布置,尤其是口门布置方案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与优化设计,供业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符家英  叶跃飞  曾滟 《水运工程》2021,(10):125-130
防波堤尺寸及口门布置方向对港内各处波高分布、港池泊稳效果及港池淤积情况都有较大的影响,防波堤及口门的合理布置是渔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针对工程实例的波浪及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试验研究成果,从港内掩护效果、操船安全性、港内泊稳情况等角度对海南某一级渔港防波堤总平面布置、尤其是口门布置方案进行比对分析与优化设计,为渔港防波堤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渔港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缺少完善的标准文件,同时渔港锚泊水域及码头作业条件相较于一般港口工程更为严格,因此渔港水域布置方案对后期的顺畅运营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规范、地方规划及标准总结渔港防波堤、码头及锚泊水域建设标准,并以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为例归纳渔港建设设计思路;依据当地波浪观测资料分析渔港作业特点,在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近期忽略掩护频率较低的偏北向浪的实施方案,以节省工程投资,并结合波浪数学模型和整体物理模型等试验对水域布置进行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胡昕  张昌样 《水运工程》2006,(B09):87-88,91
以粤东地区某专用港为例,对防波堤的布置形式及设计标准提出按2年一遇波要素确定防渡堤断面尺寸.在保持港内有较好的泊稳奈件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邓磊  李永烨 《水运工程》2011,(9):128-132
随着我国沿海水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优良港址已开发殆尽,新港口选址逐步趋向大浪、深水等条件恶劣的区域。如何保证港口作业条件是新时期港口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工程位置海域开敞,常年受长周期大浪影响,原设计方案虽采用双环抱式防波堤布置,但掩护效果不佳,港内泊稳条件难以满足靠泊作业要求。设计者通过调整防波堤轴线、修改堤头布置和结构形式、局部开挖等对原防波堤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经模型试验验证,以上措施明显消减了港内波高,满足港口作业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开敞海域防波堤结构遭遇风浪袭击而破坏的问题,分析破坏原因并选择适用的修复加固方案。引用较为详实的的风、浪、水流等资料,特别考虑了近些年出现的几个强、超强台风对工程海区风浪的影响,通过规范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防波堤堤顶高程、护面块体质量等主要设计参数及断面结构形式。同时,从防波堤使用功能及港内泊稳条件的角度考虑,优化防波堤平面布置。结合模型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修复加固及优化布置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17,(5):532-536
针对粤东海域风浪较大、岩石埋深浅、岛礁多等复杂建港条件,结合电厂建设对配套码头工程、防波堤和水域的设计要求,通过对波浪、海流、泥沙及工程地质等建设条件进行分析,进行了码头起步方案、码头前沿线位置及平面布置型式的比选,并结合作业天数、停泊波高及取排水要求优化防波堤布置,通过勘察、船舶操纵仿真及通航结论论证水域布置,最终提出适宜电厂使用要求、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的两种有防波堤方案及无防波堤方案进行了工程前后平面二维潮流泥沙的数值模拟.利用窦国仁悬沙不平衡输沙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式,进行了正常天气和台风天气下的航道底部淤积计算,比较分析了3种方案对航道淤积的影响.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有防波堤方案1在防浪挡沙方面要优于其它两个方案,是较为合理的防波堤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西非、地中海以及印度洋沿岸等海域由于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导致具有明显的长周期波浪成分,且已对港口工程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结合非洲某港口工程实例,其具有波浪周期长以及沿岸输沙量大两大特点;长周期波及大输沙量易引起港内泊稳条件差、泥沙淤积重,外海船舶施工风险大等问题,经对其平面布置方案研究后,决定采用挖入式港池布置方案,并通过波浪泥沙数学模型及物理模型试验等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挖入式港池方案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波浪是渔港建设中最重要的水动力因素,由于外海风浪作用强烈,影响港内渔船泊稳,需修建防波堤挡潮抗浪。从波浪角度研究防波堤平面布置,首先分析了舟山市六横岛小郭巨渔港工程的建设条件,确定防浪掩护控制标准,并提出防波堤直线形、折线形布置的8个平面布置方案。以满足渔船有效泊稳面积为准,采用MIKE21 BW模块计算在50 a一遇波浪与水位组合条件下堤后波高分布及防浪掩护效果,对8个方案进行研究,基于其中相对较优方案,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最终确定某渔港防波堤平面布置最优方案为:防波堤总长350 m、折堤夹角132°、直线段长122 m、折线段长228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