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57年第7期“公路”杂志上熊锦韬同志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测量山坡路基边坡的工具。这种工具,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修筑道路测定路基边坡之用。下面仅对在使用中的一些计算和测填深挖路基的方法,作一些补充说明,以供参考。一、放样的计算1.山坡路堤放样的计算:路面的横向结构不是一个水平的表面,而是具有一个横坡,其路肩也具有一个横坡 i_2。因此,在放样时,计算路肩边缘的垂直距离 aA,应将路面和路肩的横坡度考虑在内(图1)。  相似文献   

2.
公路月刊第三期刊载游尚荣同志“关于检验?基边坡标尺的建议”,内容很好,它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很适合于地方道路修建中路基土方施工时使用。这里我再就游尚荣同志所提的“标尺”,在构造与使用方法上提出雨点改进的意见,供作参考。一、“标尺”的构造方面:某一种器具的制造(特别是测绘仪器),不僅要考虑使用上的方便,同时也要考虑携带上的方便。因此,我建议除应将标尺畏度改为1公尺之外,划坡度线  相似文献   

3.
过去在修建简易公路中,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和严格的检验工作,以致填方和挖方路基修成后,边坡多不合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建议一种“检验路基边坡的标尺”,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如能推广,对于边坡的标准就容易掌握了。 (一)量边坡标尺(如图1):  相似文献   

4.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以衡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对其路段的路堑、路堤边坡,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其路堑路堤边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灾区道路的路基边坡的震害调查,分析灾区公路路基边坡及支挡结构典型震害特征,指出边坡破坏与地震断裂带、岩性等的关系;比较了路基边坡有无支挡结构的震害表现形式,并对灾后道路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修建高等级公路,高填深切的路基日益增多,为保证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和竣工后的安全畅通,边坡防护与治理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论述边坡防护与治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7.
道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道路建设中的难题,路基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介绍了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一些方法、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条件,对湖南衡岳高速公路段路堑、路堤采用不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边坡综合防护与治理概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琴 《中南公路工程》2003,28(1):108-110
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修建高等级公路,高填深切的路基日益增多,为保证公路路基的安全稳定和竣工后的安全畅通,边坡防护与治理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论述边坡防护与治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开挖工程中较成熟的岩质边坡设计方法,一般存在两个问题:1.有考虑构造面走向与路线方向斜交的情况,根据大量路堑边坡的调查,证明构造面走向与路线方向的交角θ,对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不可缺少的因素;2.没有考虑最不利情况下自然界的长期作用和人为活动后C、φ值处于最不利条件。因此,岩质边坡设计的一般步骤是:(1)调查主构造面的数量、产状、路线的方向、边坡的倾向、和构造面、路线相互分布的关系,开挖段自然山坡的坡高H′、坡率m′和坡角α′;(2)对各构造面及其交线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考虑到室内小模型试验存在的比尺效应等问题,自行开发了大型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模型试验系统,为进行室内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槽、加载系统、测试系统、人工降雨系统、地下水系统以及试验所需的土料和结构物等组成。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高原黄土干旱地区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和平  王骁 《中外公路》2006,26(1):177-181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黄土干旱地区的特点,通过210国道包头至东胜段的修建,系统研究了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技术。从植种的选择、防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的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路基边坡植物防护形式以及防护效果和效益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降雨入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考虑渗流场与应力场间的耦合作用,依据强度折减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降雨、路基几何形状及路基土物理性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历时越长,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减小;长时小雨造成的路基沉降较大,边坡容易失稳;路基边坡越陡,路基变形位移较小,但边坡稳定性较低;路基土渗透系数越大,路基变形位移越大,边坡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公路”第3期曾刊载了游尚荣同志建议的一种检验路基边坡标尺。我对这种边坡尺有两点意见: 造型方面作者建议在尺子上所钉的木板,可能是想利用板上所划的线条来决定边坡的。事实上,在使用时这种板子似乎是多余的了。因为在检验填坡以前,必须先在地面上量出横距离,这样,既有了尺寸上1公尺处的一点,又有了地面上的一点,两点就能拉出一条直线了。使用方面我们所理想的工具是简单、方便、正确,又能切合实际。但是,游尚荣同志建议的边坡尺使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常常会遇到道路红线受限,不得不针对红线外路基边坡进行边坡防护的问题,以福建省永泰县北江滨路与二环路交叉口范围红线外路基边坡防护为案例背景,探讨了锚索抗滑桩在保护古建筑地基稳定中的应用,并简要的论述了锚索抗滑桩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修建公路,会经常遇到粗粒类土,这类土即通称的坚隔土,它在山区路基工程中所占比例很大。在1956年的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中第1407条对挖方路基(即路堑)边坡,按土石性质差异规定了边坡值,其中坚隔土(碎石土壤、砾石土壤)的挖方边坡值为1∶1~1∶0.5。从现有公路路堑边坡较广泛的调查来看,粗粒类土随土石特性及自然地质条件的不同,其稳定坡度值的变化亦大,即陡坡可达1∶0.1,缓坡可小至1∶1.5;边坡值的变化范围太大,边坡土石特性复杂,影响因素多,设计准则的规定边坡值,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很难切合实际。因此,我们认为设计准则中该项数值的规定应作补充修正。目前确定边坡数值的方法有三种:标准数据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西部黄土地区的山坡上广泛分布着鸡爪形冲沟,有的深达百米。在这样的地形上修建高速公路,高填和深挖路基就不可避免。如何保证高填及深挖边坡的稳定性,避免高路堤出现较大工后沉降从而引起路面的破坏是工程中的难题。文中以内蒙古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为背景,探讨了通过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监控措施,控制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工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航  于玲 《路基工程》2011,(5):26-28,32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路基变形场及应力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强度折减法求解路基边坡在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冻融作用范围内路基应力场和变形场的分布规律,得出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与路基边坡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改变路基边坡土体的力学性质,从而影响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路基边坡受到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引起路基病害的直接原因,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将引起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神朔铁路现场施工实践,重点介绍风沙地区修建铁路路基边坡的防护方法。并针对风沙地区不同条件、特性及其危害,依据工程防护措施和植物防护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防沙、沙、治理沙害的一整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筋土边坡在国内虽多有应用,但在北京地区修建高、陡加筋土边坡属首例。以京承高速公路三期第十三标段35 m高加筋土边坡为例,介绍了加筋土边坡在京承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都参考国内外大量规范、案例,建成了北京地区的首座高陡边坡。这为国内北方山区道路修建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遵循交通运输部公路设计新理念、建设生态高速公路积攒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穿过丘陵地区的公路,有许多路段是靠山坡切方修筑路基,由于切方路基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山城在长期自然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容易产生丹塌。该文提出了以监测为先导,边开挖,边监测,边加固的科学的边坡开挖程序,正在湖南湘(潭)-邵(阳)高速公路部分以上试行。实践证明,按该程度开挖是节省投资,缩短施工工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