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混凝土抗震框架变形能力弹塑性可靠度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杆系 层模型,将改进的计算结构静力可靠度的JC法与Wilson θ法相结合,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侧向变形能力弹塑性时程可靠度算法,并用此算法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层间变形能力弹塑性时程可靠度的结构参数随机变量进行了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结构参数中,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梁、柱截面尺寸的变异性对钢筋混凝土抗震框架层间变形能力弹塑性时程可靠度的影响最大;对于同一结构参数,其变异性对抗震框架层间变形能力弹塑性时程可靠度的影响在整个地震动过程中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任意阵形矢量水听器阵列的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即在阵元方向一致的前提下,矢量水听器阵可以采取任意阵形,也不需要预先知道阵元的空间位置.每个矢量水听器由3个相互正交空间共点的振速水听器和一个声压水听器构成.声压子阵经过旋转后分别变成了3个振速子阵,子阵之间的旋转因子只与目标信号的方向余弦有关,而与矢量水听器的空间位置无关.基于ESPRIT的思想,采用并行TLS矩阵束方法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方向余弦的估计和自动配对,从而实现二维波达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幢高层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着重介绍层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钢骨柱计算.  相似文献   

4.
对功能梯度梁在纯弯曲加载和卸载过程中的弹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假设梁由线弹性材料A和理想弹塑性材料B两相材料组成,其复合材料的屈服特性较复杂.为了获得纯弯曲的理论解,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的方法,分别考虑两相材料的应力,并以此为基础对梁进行弹塑性分析,认为梁的屈服特性完全由材料B的应力决定,而并非整体应力.文中详细讨论了加载和卸载过程的各个阶段,并给出相应的解析解.最后通过算例,对中性轴的位置、截面应力分布、残余应力和残余曲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建立了合理的弹塑性分析模型,选取了抗侧刚度比这一能够同时反映防屈曲支撑和框架结构特性的参量,分别对处于弹性状态及进入弹塑性状态的防屈曲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计算了结构的各项能量响应,同时还系统研究了抗侧刚度比对其能量输入和能量分配及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抗侧刚度比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6.
依托广东省清花高速公路北江特大桥项目,针对斜拉桥的横向约束体系开展研究,采用Midas 2020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北江特大桥的动力计算模型。主塔、主梁、桥墩、承台和桩基采用梁单元模拟,其中主梁通过主从约束同斜拉索形成“鱼骨梁”模型;斜拉索采用空间桁架单元,过渡墩和塔梁连接处设置横向约束支座,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和相邻联的相互影响,采用“m”法模拟桩基土弹簧。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选用E2地震作用下地震加速度时程波进行分析。通过比选横向弹塑性约束体系、横向抗风支座约束体系、横向阻尼约束体系三种约束形式下的塔底弯矩、塔梁相对位移,确定横桥向采用抗风支座约束体系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以某公路转体T构大桥为工程背景,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该桥空间模型,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使用反应谱法和线性时程法计算该桥E1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别得到顺桥向和横桥向结构关键位置的内力、位移响应峰值.  相似文献   

8.
石窟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通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分析,研究石窟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通过瞬态分析,指出了石窟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薄弱部位,并且给出在易被破坏位置上的节点的位移时程和易被破坏位置上的单元的主拉、主压应力时程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薄弱部位多数发生在石窟的脚点附近,在有裂隙的部位打入锚杆对石窟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模拟了声发射弹性波在高强钢丝内的传播过程,通过提取不同空间位置节点振动时程曲线组成二维幅值序列,由二维傅立叶变换获得了频率-波数域等值线图,并与理论频率-波数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能够精确地模拟弹性波在高强钢丝内的传播过程,不同时刻应力云图清晰反映了波在钢丝内的反射和叠加效应;基于二维傅立叶变换的频率-波数图与理论值吻合良好,可以有效地进行耦合波形模式识别和分离,从而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实桥 ,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根据桥址场地建立了地震反应分析模型 .通过对该桥桥址处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得出了桥位处的地震动参数 ,并合成了桥址处基岩人工波时程和场地土人工波时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