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大救援     
11月22日7时42分,南海救助局救助指挥中心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的电话:在陆丰甲子以南40海里处,一艘“粤陆丰29159”铁壳渔船在风浪中翻扣,1人被在附近作业的渔船救起,5人被扣在船舱里面,生命危在旦夕,请求立即救助。3名潜水员随“南海救159”轮火速赶赴救助现场在汕头救助值班的“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自救捞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海上人命救助不断重视,海上救助在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渔业部门及渔民对救助行业的认知度、信任度和渔船安全保障的依赖度不断加强,渔船救助在整个海上救助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其面临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据统计,2015年东海救助局辖区范围内的渔船  相似文献   

3.
近日强冷空气南下,海面风力徒增,给海上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威胁。从事海上作业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安全,部分渔民冒险出海,导致遇险。海上搜救部门迅速救助,转危为安。12月5日19时25分,湛江海事局值班室(湛江搜救分中心值班室)接到“一茂名籍渔船上午出海捕鱼时在虎头山附近海域失踪,船上4人,请求救助”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要求茂名海事局进一步查实渔船及渔民情况,一方面将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迅速协调茂名海事局“海巡1567”轮、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95”轮、茂名渔政船及渔船前往出事海域搜救。当时海面东北风7至8级、阵风9级,浪高达4米,但为了救助遇险渔民的生命安全,全体救助人员不惧恶劣环境,通宵在出事海域搜寻。经过一夜搜寻仍未找到失踪渔船和人员。6日8时40分湛江搜救分中心又协调交通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派出救助直升飞机,展开海空立体救助行动。至11时3分将失踪渔船及4名渔民被附近渔船成功救助同港。后经了解,该船于5日9时30分左右收完网后在返港途中因机械故障而失去动力,在海上漂流,直到次日10时左右时被发现时,已在海上漂流了24小时,并到了湛江市吴川海域。据悉湛江搜救分中心正在全力搜寻茂名失踪渔船时,6日8时50分,又接报:一船名为“粤遂溪03064“渔船(船上2人)在湛江市江洪港对开海域因风浪大造成尾轴折断而在海上漂流,随时有倾覆的危险,需要紧急援助。由于遇险海域风浪较大,湛江搜救分中心成员单位没有可以直接派出的船,便通过广东省搜救中心迅速协调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值班的“南海救196”轮前往救助,并要求湛江渔政部密切关注渔船情况。11时50分,“南海救196”轮到达现场,并将“粤遂溪03064”渔船安全拖回草潭港。  相似文献   

4.
正8月24日11点45分,珠海海事局接"巨富1X8"轮船员来电,称该轮在进江过程中在横琴大桥上游约200米处与一木质渔船发生擦碰,渔船船上2人落水,请求救助。接到险情后,珠海海事局立即通知正在巡航的"海巡09195"艇前往现场救助落水人员,并通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为例,通过笔者近几年来参与海上渔船、渔民遇险事件救助的实践,对在救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对渔船安全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9月7日凌晨,在福建东山东南海域"闽东渔64572"船上,一名渔民作业时被缆绳击中胸腹,亟待救援。东海救助局立刻派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执行救助任务。接到救助任务后,"东二飞"立刻向军民航等单位申报飞行计划,同时保持与渔船联系,确定渔船位置。6:00,B-7345救助直升机从高崎机场起飞。6:40,机组发现求救渔船,随即展开救助作业,在搜救机长与绞车手的配合下,成功避开障碍物,将伤员和一名陪同人员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某渔船在我国南海岛礁搁浅的真实例子,分析了渔船搁浅的原因,提出了海警舰艇在指导搁浅渔船进行自救方面的意见,总结了渔船编队利用缆绳以及海警舰艇利用钢缆对搁浅渔船进行救助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5月5日17时,一渔船搭载35名游客在阳江青洲岛返回沙扒途中遇险.经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全力组织救助,遇险渔船上的35名游客被救助船安全送抵阳江港,幸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9.
8月30日11:15,泉州泉港海事处值班人员接到渔监部门报警电话:一艘泉港籍渔船“闽肖渔1554”在莆田辖区盘屿附近触礁遇险,渔船已倾斜,5名渔民随时有落水的危险,而且渔船上有5吨柴油,一旦溢漏会对湄洲湾水域造成严重污染,后果不堪设想一情况危急,请求紧急救助。  相似文献   

10.
赵世野 《中国水运》2006,6(10):31-32
分析了渔船反扣后被困人员存活的可能性、救助时间的及时性、救助措施的科学性等,反应了专业救助队伍在救助“辽瓦渔25048”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素质和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11.
5月19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我驻越使馆电报,请求派船前往东沙岛附近海域救助在台风“珍珠”中遇险的越南渔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先后派出交通部专业救助船舶“南海救111”、以及“海巡31”等船舶赶赴现场进行救助,协调香港海上搜救中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并联系农业部协调附近渔船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12.
国新 《中国船检》2006,(11):40-43
今年的台风季算是进入尾声了.但我们忘不了,台风灾害给东南沿海渔业生产和渔民生命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一夜之间,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渔船,往往是最容易发生险情的船舶种类。而事发后救助的成功率.也低于全国海上搜救成功率的平均水平。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如何提高渔船的救助水平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5日上午,经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组织,海事、救助、渔政及社会力量合力救助,遇险渔船"琼临高11288"安全返回珠海香洲渔港,船上12名人员全部获救。25日0 3 50时,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南海区渔政局通报:渔船"琼临高11288"在珠海黄茅岛以西海域因触礁导致船体进水,船上12人遇险。省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力  相似文献   

14.
唐盘润  王祖毅 《航海》2006,(1):16-18
2005年12月4日,东海海域再次遇到强冷空气袭击,风力达8级以上,浪高6米。无情的海浪在肆虐,在舟山海域和长江口从事海上作业的两艘渔船、货船先后遇难。船舱进水,船体倾斜,28名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海上“神兵”——交通部东海救助局的救助船员不顾自身安危,与海浪搏斗,在“天将”——交通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直升机的合力救助下,至当天晚上20时,成功救起23名遇险船员。33分钟救起10人2005年12月4日凌晨4时15分,“浙岱渔Q3221”渔船在距舟山东南30海里,在北纬30度09分、东经122度51分处海域抛锚时,涌浪打  相似文献   

15.
正在水上交通事故中,商渔船碰撞事故会给渔业生产、渔民家庭生活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极坏影响。导致商渔船碰撞事故的人为因素,大多指向渔民驾驶船舶不遵守航行规则、值班规则、避碰规则的不安全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违背和不遵守在大型商船的驾驶员中也普遍存在。而客观上,渔船的险情报告意识普遍不高,而事故报告条件又普遍欠缺,大部分事故中的渔船直至沉没都来不及报警,加之个别商船肇事逃逸、拒不救助、拒不报告、拒不配合调查等行为偶有发生,进一步影响了渔船救助成功率,是导致渔民大量伤亡、失踪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4月24日6:00,渔船"琼洋渔18007"(长49.5 m)在福州闽江口17号浮附近海域触礁搁浅,现场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船体倾斜,随时有倾覆危险。船上14名船员遇险,请求紧急救助。东海救助局立即派遣福州救助基地"华英393"艇前往救助。途中,"华英393"艇多次与搁浅渔船联系,指导船员做好自救防护工作。6:42,"华英393"艇克服能见度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17,(2)
正2017年2月6日下午,渔船"闽龙渔66822"轮在台湾海峡中部水域因船体进水遇险。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派出海空专业救助力量,成功将11名遇险人员救起。当日15:07,东海救助局接福建搜救中心信息:渔船"闽龙渔66822"轮在福建厦门东南60海里处因船体进水即将沉没,11名船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急需救援。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协调东海第二救  相似文献   

18.
浅谈粤西近海小型渔船的遇险搜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邦 《中国水运》2006,4(4):27-28
本文分析粤西近海小型渔船遇险求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提高遇险救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渔船出海捕鱼作业,远离陆地码头,发生火灾事故后,如果自己不能有效控制火势,等到救援力量到达时火势已经相当严重。救助船到达现场,如果不了解失火部位、船舶结构、是否有爆炸物等因素,匆忙施救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本文就钢质渔船和木质渔船失火后风险应对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遇险船翻扣是海上高发险情之一,然而其救助的效率和成功率却相对较低。统计发现,近年来发生的翻扣事故多以渔船和运沙船居多。因其特殊的船体结构和载货性质,导致险情事故发生时,人员很难脱险,为成功救助带来一定困难。总结以往的成功救助经验,理论分析救助过程,探讨发现合理有效的救助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成功救助奠定基础,是专业救助队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