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唐人柳宗元的《三戒》是一组蕴意深刻的寓言,临江麋、黔之驴、永州鼠三种动物之所以都落得个“卒迨于祸”的可悲下场,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它们都身无真技,又不守本分。作为“手握生死簿(转向盘),脚踩鬼门关(加速踏板)”的驾驶员,要想安全驾车,不出事故,就必须严守交通法规,不越“雷池”半步,同时具备较高的驾驶技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也就是如上所说的既有本事又守本分。  相似文献   

2.
姚哨兵 《摩托车》2003,(3):33-33
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人员,订阅《摩托车》杂志8年有余,非常喜欢她的“驾驶安全”栏目,在此,我也把自己两次刻骨铭心的驾车经历说出来,希望大家能从我身上汲取一定的教训。 我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搞维  相似文献   

3.
高超车技     
典型是我们连队的一个四级士官,驾驶班长。年龄比连长还大一岁。被评为过全军标兵,被授予过荣誉称号,他的荣誉证章能把胸前挂满。所以大家都喊他“典型。”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但典型行车12年,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没有。仅凭这一点,就知道典型的车技很高。听连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奉献给新司机的栏目,但也希望各位“老”司机们放下架子,给予关注,因为它谈论的是每一位开车人都应该重视的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5.
水到渠成     
《汽车驾驶员》2012,(9):54-55
我曾多次像朱军做《艺术人生》栏目一样,引导这位高端改装店的80后老板娘说说她创业的那些“一把辛酸泪”的故事,结果自始至终也没让我心愿得偿§用她的话说,巧经营、广交友,今天的一切是水到渠成的。  相似文献   

6.
某个星期天,老父老母说很久没上山顶了,于是就在当日决定载他们上山顶一游。  相似文献   

7.
部队在执行车辆运输保障任务中,驾驶员“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一直是做好行车安全的法宝之一。这是因为,老驾驶员驾驶技术好,经验丰富,带领新驾驶员行车不仅可以搞传帮带,还可以保证行车安全。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老驾驶员传授的“老经验”并不科学,甚至有时还影响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驾驶员在整个驾驶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管住自己,这既是驾驶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也是匡正自己,恪尽职守的高尚品格的体现,更应该是深植于头脑的珍视生命的意识和人生积极态度的反映。剖析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交通事故,虽然原因各异,但归根到底都是在各种诱惑下,驾驶员放松了管住自己的这道天然防线,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作赌注,结果玩笑开大了,从而一步步踏上了不归路。然而,就当前的交通状况而言,驾驶员要想真正管住自己,也非易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面对黄金铺路,各种诱惑无处不在,身为驾驶员能否管住自己,拒绝诱惑,…  相似文献   

9.
最近认识的新朋友阿风有一辆蓝宝石250,而老朋友老K有辆ZZR400,有车就总想出去跑跑,于是我们几个商量着打算出去放松一下心情。老K说可以去安微宣城跑跑,那里风景不错,而且他也认识路。于是大家便开始准备,开始报名的本地哥们儿有一大把,大伙就等着10月30号出发了,我通知了摩托狂,他决定29日赶过来,30日跟我们一起出发。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同一位“资深”驾驶员一起聊天,他告诉我,在他的开车经历中,最危险的路段是在每次执行长途任务返回终点前的最后一公里。我不解。他分析说:每次执行长途任务时,总是担心会发生事故,因此自己也格外谨慎,丝毫不敢大意,而经过若干天的艰苦跋涉,就要到达终点时,一种“大功告成  相似文献   

11.
“慢慢改”并不是说改装的速度很慢,而是指经过稳妥实践再一步一步地改。  相似文献   

12.
新手驾车最怕的就是夜间驾驶,甚至对“开夜车”充满着恐惧,因为对面来车车灯这么一照,就什么也看不到了,那为什么老司机们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夜间的情况呢?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基本上和视力没有任何关系,只和驾驶的技巧有关。夜间开车到底难在何处?应该如何应对,请看下文分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这天下午,灵泉寺几乎没一个香客进门。寺小,地也偏,这种情况僧人们早习已为常。因前几日大雨不断,年轻和尚戒尘和戒凡正打扫殿前的大铜香炉。刚清出炉里的残香和上层的细沙,提出隔板,还没来得及舀炉底的积水,就见大个子怀空急急跑来,一脸神秘:“你们知道不?捐赠给寺里的摩托车明早就到,教车的老师傅也一同来。这下好了,今后双峰山上寺和中寺的邮件报刊再不用我们轮流背着往上送了。”“你这话  相似文献   

14.
林栖 《时代汽车》2005,(2):96-96
我刚拿车时油门和刹车乱踩过,那时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听着老公在边上咋咋呼呼,好不容易觉得自己可以独自上路了,他在我就不碰车,免得爆发大战。今早上班LG说.“好久没坐过你开的车了,看看你水平怎么样了”我也想给他显示下我的车技,就同意他搭车了。谁知车一动他的嘴又不停了,“拐进路口要减速减速”,“这车速不用减档啊会挫车的”,“拐弯太猛了”,“别急挂挡啊,你手在哪儿放着呢?  相似文献   

15.
人活在世,不能没有追求,这追求到了极致的地步,就成了“癖”,所以说有“癖”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满怀期待去试驾思铂睿的,甚至有点担心“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尽管不完全是想象中那种高端和运动,但它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相似文献   

17.
民间有俗语说:“十快有三毛”(毛:慌忙、粗率之意);驾驶工作中,也有俗语说:“十次事故九次快”。一个“快”字,道出了处事行车之大忌。单从驾驶工作来说,因“快”而出事的十有八九。一个“快”字,写就了众多血淋淋的教训;一个“快”字,让多少人由此警醒。其实想来,这个世界上并  相似文献   

18.
田丹子 《摩托车》2003,(8):30-30
如何预防摩托车驾驶中的安全事故,许多摩友都在《摩托车》杂志上进行了经验介绍。这里,我也把自己6年来的驾驶体会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 笔者6年前买了一辆两轮摩托车,骑行至今已3万多公里。虽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但有几回也是车摔人伤,甚至是死里逃生。 事故一:某星期日,我与妻子及3岁的儿子同乘一辆摩托车从岳父家回来,儿子挤坐在中间。当车行到一个集镇时,看见一辆中巴车正停在路边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车迷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车时,对他而言是美梦成真,对他家人而言却是噩梦的开始。身边发生太多的悲剧,怎不叫人提心吊胆!就连一位著名的GP赛车手也坦言:决不在赛道之外骑摩托车。可是,摩托车又具有那么多的优点,总不能因噎废食,全面封杀吧。因此,如何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做到避免事故发生,就成了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10,(4):318-319
2005年开始购买贵社的杂志。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到报刊亭说要一本汽车杂志,老板真的就拿出了一本《汽车杂志》,从此结缘。(这不会是和杂志取名的初衷有关吧?)感觉杂志很厚实,特专业。甚至专业得看不懂,虽如此还是挺喜欢的。有时候不懂却装懂,不一定是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