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重要特征。构建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内容体系,使创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体系的核心任务,必须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本着“科学发展、任务牵引、信息主导、能力聚焦”的原则,着力在以下5个方面深化改革和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2.
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四会”教练员是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示范者,是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骨干力量,队伍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车辆装备保障训练质量和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清加强“四会”教练员培养的重要性,紧紧围绕车辆装备保障任务和教学训练需求,大力加强车辆装备保障专业“四会”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四会”教练员队伍整体能力素质。为建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拳头力量提供可靠的车辆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3.
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的基础,是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有力支撑。为此,组织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聚焦中心、按纲施训,坚持“科学组织抓训、突出应用组训、抓住重点深训、结合任务分训”,有效提升训练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4.
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决定了车辆装备的完好状况,影响着部队遂行任务的机动能力。新形势下,海防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工作要在转变模式上下功夫、在勤俭创业上使实劲,不断增强维修保障效能,切实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可靠的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适应信息化战场的需要,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基于信息的车辆装备保障集成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器材供应、装备维修、保障训练“精确化”的重要保证,已成为现代军队车辆装备管理保障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车辆装备保障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准确把握“四会”教学的精神实质,确立符合车辆装质车辆装备技术士官教练员队伍备保障训练特点的治训观念 一要确立“练为保、保为战”的观念。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无论是从基础训练到应用训练,还是从单兵训练到合成训练,都必须紧紧围绕装备保障任务这一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兰州军区所属68210部队在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装备工作指导思想和车辆装备工作要求,着眼军事斗争车辆装备保障需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两成两力”建设为中心,以“两立足一提高”为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装备保障训练为重点,以规范化维修为突破口,突出配套建设,狠抓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形成,  相似文献   

8.
许斌  王红坤 《汽车运用》2013,(12):26-26
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决定了车辆装备的完好状况.影响着部队遂行任务的机动能力。为此,新形势下海防部队车辆装备保障工作要在转变模式上下功夫、在勤俭创业上使实劲.不断增强维修保障效能,切实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可靠的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9.
廖关林 《汽车运用》2008,(10):54-54
在“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车辆装备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近期,96201部队装备部又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连续奋战、全力而为,统筹安排、严密组织,认真抓好四川攀枝花、云南元谋境内抗震救灾车辆装备保障工作,达到了“准备充分、保障有力”的要求,确保了全部出动的车辆装备技术性能良好,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车辆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0.
车辆装备精细建设,是提高部队车辆装备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实现车辆装备“一声令下、立即出动”的基础性工作。2009年年初以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本着“借鉴吸收、以点带面”的原则,采取任务牵引与成果转化、试点先行与全面展开相结合的方式,在集团军部队全面推行了车辆装备精细建设模式,车辆装备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车辆装备的完好率、战备率和出动率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杨森 《汽车运用》2006,(6):9-10
成都军区所属77126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工作,在上级各业务机关有力指导下,在师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未来作战车辆装备保障任务为牵引,以重点部队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为重点,按照“任务牵引、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思路,使车辆装备完好率、战备率达到了总部规定的标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水平全面提高。连续2年成建制、成系统挺进西部高原驻训,总行程180余万公里,做到了“人不掉皮、车不掉队”,安全、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维修保障任务,《解放军报》和军区《战旗报》在头版显要位置进行了报道,部队连续2年被总装表彰为“全军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具有政治性与时效性强、参战力量多元、车辆种类繁多、行动地域广阔和受敌威胁较大的特点。因此,车辆装备保障部门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树立大局观念,立足现有车辆装备和保障力量。按照“整体筹划、重点保障,军地一体、联合保障,快速反应、及时保障”的指导原则,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我军原有车辆装备保障体制和传统指导思想的束缚,各级部队在组织保障训练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工代练”(通过完成保障任务代替保障训练)和重“保障练”(通过保障完成训练任务)、轻“练保障”(通过保障训练提高保障能力)的现象,有的甚至把保障训练看成简单的维修和供应。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了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指导思想的滞后,制约了保障训练水平的提高,难以适应车辆装备保障建设形势的需要。应该看到,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据了解,美军平时就非常注重加强车辆装备抢修训练,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初以来,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按照广州军区、驻香港部队装备工作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坚持以军事训练新大纲为依据,以提升部队战斗力为标准,以“打基础、强素质、练精兵、谋打赢”为目标,着眼基地车辆装备保障任务要求,狠抓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不断改革创新方法,广泛开展以“用修双能”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在部队持续兴起了训练热潮,较好地完成了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任务,促进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以保障“打赢”为牵引,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车辆装备工作分级达标考评要以保障“打赢”为牵引,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坚持用实战需要来引导车辆装备工作全面建设的方向。着眼部队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解决车辆装备在遂行作战保障任务中突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规范的工作秩序,促进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车辆装备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按照军委、总部的任务部署,不断深化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把“两成两力”建设作为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围绕“着眼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装备保障核心能力”这个主题,提出了“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专业组合、资源整合,任务统筹、手段统建、力量统用、装备统管”的建设模式。这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要想顺应“四合四统”建设模式,必须注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杨森 《汽车运用》2008,(11):27-27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车辆装备保障需要,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打破传统的保障观念和思维模式,确立“寓保于训、寓训于保、训保战一体”的一体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机制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兰州军区所属68303部队是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近年来,该部队认真贯彻军委、总部关于“两成两力”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两立足一提高”要求,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在现有车辆装备新老并存、标准保障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狠抓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使现有车辆装备的完好率、  相似文献   

19.
张立功 《汽车运用》2005,(10):F0003-F0003
为贯彻落实全军车辆维修改革工作会议,深入开展车辆装备“三化”达标检查活动,巩固提高车辆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成果,前不久,71521部队组织召开了车辆装备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组织学习了全军车辆维修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领会总部首长讲话实质,认清形势任务,了解车辆维修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未雨绸缪,建立一体化的保障体系。适应战时车辆维修保障的需要,平时就要建立实现三个“一体”的保障网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三军联勤保障网络体系,实现“三军一体”。未来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车辆维修保障任务空前艰巨和复杂,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军兵种界限,以保障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各军兵种的车辆装备保障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车辆装备保障的合力,实施快速维修保障。二是建立健全的军民联防后方车辆装备保障网络,实现“军民一体”。战时车辆使用频繁、战损多,仅靠部队自身的保障力量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必须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