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给踏板车安装防盗报警器(见图1)时,需要连接遥控起动线路。在维修作业中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车辆的电路没有设置电起动保护电路,起动继电器线圈的2根连接导线,一根直接与电气线路中的公共接地线相连接,另一根与起动按钮相连接。电起动发动机时,只要按下起动按钮,工作电流就会连通起动继电器线圈工作回路,  相似文献   

2.
电启动是摩托车实现现代化技术标志之一,它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即用手轻按电钮,车便自动启动,勿需脚踩,为摩托车启动技术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一、摩托车电启动系统和工作原理 (一)摩托车电启动系统主要由启动继电器、启动电机、电瓶、启动按钮及点火系统(指点火线圈、触发块、高压线接头,火花塞等)组成。  相似文献   

3.
有的摩托车驾驶员为心爱的铁骑更换了双音电喇叭,喇叭声音洪亮动听,但使用不久即发现问题:喇叭按钮经常损坏。经检验确认,原因是电喇叭工作电流过大。要使喇叭工作正常,就需要加装喇叭继电器,减小喇叭按钮的工作电流。可以选用汽车用喇叭继电器,也可使用普通小型12V5A继电器。摩托车喇叭按钮的线路连接方式有两种:一是电喇叭的两根连接导线一根接电源线,另一根接喇叭按钮,然后通过喇叭按钮的静、动触点接地沟通工作回路,使电喇叭投入工作。二是电喇叭的两根连接导线一根接地,另一根接喇叭按钮,然后通过喇叭按钮的静、动触点接电源线,沟通工作回路,使电喇叭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4.
(2)通断控制(由燃油泵开关) ①发动机曲轴开始运转 发动机曲轴开始旋转时,电流从点火开关IG端子流至EFI主继电器的L1线圈,接通主继电器。电流也从点火开关ST端子流至断路继电器的L3线圈,接通线圈,使燃油泵运转。发动机起动后,气缸开始吸入空气,使空气流量计内的计量板打开。这就接通与计量板连接的燃油泵开关,  相似文献   

5.
陈国辉 《摩托车》2004,(10):46-48
二、启动电路单元图11是SR150摩托车电气系统电启动电路分解电路图。电启动电路的接线:蓄电池2通过红线(R)经保险丝3与点火开关5相连,点火开关输出线棕色(Br)线与启动器继电器8的动触点的一端相接。该动触点的另一端,通过蓝/白线(L/W),与启动电路切断继电器4的电磁线圈相接。启动器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接线柱,通过黑/黄(B/Y)线,与左手把上的离合器开关相接。启动电路继电器内部有一个起单方向导电的二极管,棕色线(蓄电池正极线)经过电磁线圈通过二极管,天蓝色(Sb)导线与空挡开关10相接。启动电路切断继电器4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红/…  相似文献   

6.
维修档案 实例一 故障现象一辆本田CBR250摩托车电启动时好时坏,不能正常工作.每次启动只有靠挂挡人推车. 故障分析与排除挂挡后用人推车,轻轻一推即可将发动机启动,说明该车油路、点火电路均无故障.电启动不能正常工作,主要故障应在电启动按钮、启动继电器、启动电机上.  相似文献   

7.
维修档案     
实例一故障现象本田CB500型车,接通启动开关,启动电机不转。故障分析与排除该启动电机采用了高转矩的串励绕法,正常工作电流为12A,因此,不能启动的常见原因有:①蓄电池电量不足;②连接导线不良;③启动继电器失效;④电刷磨损过量;⑤整流子表面烧蚀;⑥电机绕阻损坏。查看继电器和各连接导线,无不良现象。换上电量足够的蓄电池仍无效。将启动电机拆下并进行分解,发现转子的整流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电启动的趋势性和启动可靠性一直是制造商和使用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摩托车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整车各方面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国内一些零配件受到使用的金属材料的限制,使得零配件的使用性能不尽人意。摩托车电启动继电器在整车中并不起眼,而它的性能及其中的触头触片却在电启动系统中起关键作用。摩托车启动频繁,继电器中的触头触片承受较大的工作电流(额定100A,过负  相似文献   

9.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2年的雪佛兰克鲁兹,1.6L,发动机型号为LDE,该车偶发性不能启动。故障诊断与排除该车之前在其他修理厂维修。当故障发生时,启动机工作正常,但车辆无法启动。有时不用处理,又可以正常启动。用解码器检测,读取到一个故障码:P0686—00,含义是点火继电器切断电流过迟(图3)。通过试验发现,当车辆无法启动时,把该继电器线圈负极接地时,可以启动车辆,由此确认,该车无法启动的故障确实与该继电器的控制电路有关,怀疑是发动机电脑内部出现了故障。拆开电脑检查,没有发现明显问题。沿着控制该继电器电脑引脚往电路板内部搜索,发现有一个集成模块与该引脚直接导通。更换此集成模块后,装车试验,结果故障现象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长时间怠速运行会污染空气,强行要求骑乘者在每次长时间怠速前预先关闭发动机也是不现实的,加上传统机动车电起动操作也较麻烦。摩托车电起动装置由蓄电池、点火开关、互锁装置(制动开关、空挡开关、离合器开关)、电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和起动电机连接而成,打开点火开关,互锁开关闭合,起动继电器吸合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合起动继电器内部工作触点,蓄电池电源送至起动电机,起动电机通电工作,机动车被起动。  相似文献   

11.
喇叭呜叫是靠汽车方向盘上的按钮来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单音电喇叭的工作电流是在2~7安培之间,个别厂家制造的喇叭工作电流还要大些。双音电喇叭工作电流是单音电喇叭的二倍,按钮处的电流将达到4~14安培,这样大的电流在按钮处产生的电弧,容易烧蚀按钮的接触表面。安装喇叭继电器后,由按钮来控制继电器线圈电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将轭铁吸下,使触点闭合。工作电流  相似文献   

12.
电启动对摩托车的功能即是:按动电钮,由启动电机到发动机的运转作功,从而推动车辆前进。正常情况下:电钮按下,电机使发动机运转起来;电钮松开时,电机应该停止运转而发动机继续运转。  相似文献   

13.
脉冲线圈工作不正常,摩托车会出现电启动不能启动的故障,原因一般是脉冲线圈的永磁铁与发电机转子感应头之间的间隙变大。脚启动发动机时能使曲轴转速达到600r/min以上,电启动发动机时曲轴转速只能达到500r-600r/min左右。因此,前者的转速始终高于后者。曲轴转速高,发电机转子旋转速度就快,脉冲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压就高(一般工作电压1V~2V左右),电流就大。当电子点火器内部的晶闸管接到脉冲电流信号后,可控硅由截止转为导  相似文献   

14.
(2)通断控制(由燃油泵开关)①发动机曲轴开始运转发动机曲轴开始旋转时,电流从点火开关lG端子流至EFl主继电器的L1线圈,接通主继电器。电流也从点火开关ST端子流至断路继电器的L3线圈,接通线圈,使燃油泵运转。发动机起动后,气缸开始吸入空气,使空气流量计内的计量板打开。这就接通与计量板连接的燃油泵开关,电流就流至断路继电器的L3线圈。  相似文献   

15.
王富 《摩托车》2005,(12):23-25
众所周知,内燃发动机必须借助外力启动后,才能自行运转。早期的内燃发动机是靠手摇或脚踏等人力的方法启动发动机。在人们追求操作方便性的要求下设计了用电动机启动发动机系统。现代的内燃机电启动系统电路复杂,但操作简便,只需用手按动电钮或直接拧转点火开关,闭合小电流启动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多数汽车发电机是通过控制励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而通用汽车发电机是通过控制其励磁线圈电流占空比信号控制发电机输出电压。从发电机控制电路图(图1)可以看出,发电机外接线共3根,1根是B接线柱,通过起动机接线柱连接蓄电池正极;另外2根与发动机电控单元连接,F接线柱是磁场控制接线柱,发动机电控单元通过控制F接线柱搭铁时间来控制发电机发电量;L  相似文献   

17.
<正>(上接2014年第1期)图9为起动开始时的喷油器波形,可以看到,在飞轮刚开始转动时出现了第1次喷油,喷油脉宽为10.34 ms,喷油脉宽是喷油器开启的持续时间,脉宽长代表开启的时间长,喷出的燃油量多。第1次喷油是属于受起动信号控制的起动加浓喷油,优客的电起动按钮输出的起动信号是首先进入ECM,ECM判断各控制电器线路正常,不存在某些不允许起动的故障,此时,ECM控制起动继电器线圈的负极端搭铁,继电器线圈构成工作回路吸合。在ECM控制起动继电器线路的同时,也控制喷油器工作1次,预先喷入一定量的燃油便于起动。  相似文献   

18.
徐专政 《摩托车》2012,(6):42-43
国产125型骑式摩托车配置的电启动装置,主要是用来启动发动机。电启动装置主要由启动电机、电启动超越离合器、蓄电池、启动继电器及其连接电路所组成。电启动超越离合器的功能是:在使用电启动启动发动机时,能够将启动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曲轴,驱动发动机曲轴快速旋转,达到  相似文献   

19.
一辆中华轿车出现无法启动故障. 测量蓄电池电压为0V,换一充足电的蓄电池后可以顺利启动着车,但在连接蓄电池极柱时发出很强的火花,怀疑线路存在漏电故障.  相似文献   

20.
<正>车型:帕萨特领驭1.8T。VIN:LSVDL29F962××××××。行驶里程:87144km。故障现象:用户来厂反映该车发动机EPC灯报警。故障诊断:连接VSG6150诊断仪,测得故障数据:17072,电源主继电器断路/短路。技师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J271为电源主继电器,并与发动机控制单元J220通过线路连接,主继电器J271还控制发动机4个缸独立点火线圈的电源和凸轮轴正时调节阀的电源。如果有故障,那么可能的原因不外乎:1.主继电器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