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珊瑚礁砂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岸各个国家的特殊岩土材料,由于其易破碎、变形大、高压缩性的工程特性,其地基处理所适用的工艺与最终加固效果也与普通的陆源砂存在一定差异。依托实际工程,对吹填珊瑚礁砂地基进行多种不同工艺参数的无填料振冲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珊瑚礁砂表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可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而对于底部中密珊瑚礁砂层,如须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应使振冲点间距≤3 m;对于高细粒含量松散珊瑚礁砂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能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振冲间距不能明显提升最终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据疏浚工程珊瑚礁岩的物理力学试验资料,应用珊瑚礁沉积原理和结构特征理论知识,将疏浚珊瑚礁岩分为3类:管状珊瑚礁岩、蜂窝状珊瑚礁岩和致密状珊瑚礁岩。从珊瑚礁岩的特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礁岩类别、颗粒成分和破坏应变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1)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具有无填充管状珊瑚礁填充珊瑚砂粒蜂窝状珊瑚礁填充钙质胶结方解石致密状珊瑚礁的特点。2)内摩擦角φ值与粒径大于5 mm的含量值相关性最好,回归系数为0.862。3)c和φ值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抗剪强度达到峰值,所需应变率为0.018%~0.082%,都为脆性破坏,呈现剪切、劈裂和沿裂隙破坏3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组完全非线性Boussinesq方程模型,模拟了双色波群在不同岸礁地形上向岸传播,进而诱发狭长矩形港内水体共振的物理过程.基于分离港内低频波浪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港湾处于最低共振模态下珊瑚礁外坡坡度和形状变化对港内锁相长波、自由长波以及它们相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文中所研究的特定港口、珊瑚礁外坡坡度范围和外坡形状,港内自由长波波幅随着珊瑚礁外坡坡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相比于自由长波,外坡坡度的变化对港内锁相长波波幅的影响则极为有限;珊瑚礁外坡形状的变化对港内低频波浪的影响则与珊瑚礁外坡宽度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珊瑚岛礁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长年累月堆积在一起形成。热带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世界上比较著名的珊瑚礁区有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大堡礁、印度洋中部的马尔代夫群岛等。我国的珊瑚礁区主要分布在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处。近年来,为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我国海军针对南海珊瑚礁区的巡逻力度正逐步加大,舰艇赴珊瑚礁区  相似文献   

5.
张更生 《水运工程》2017,(1):191-194
针对珊瑚礁岩疏浚工程中挖掘困难的问题,基于大量疏浚珊瑚礁的土工试验资料,对珊瑚礁岩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疏浚珊瑚礁岩具有遇水软化特性,施工时建议分层合理开挖。2)含水率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单轴饱和抗拉强度、变形模量经验关系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691以上,相关性较高。3)水对珊瑚礁岩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理弱化作用和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艺平  陈祥 《水运工程》2019,(9):253-258
珊瑚礁灰岩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研究其工程力学性质对促进沿海珊瑚礁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珊瑚礁灰岩与砂性土在工程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得出港口工程规范中沉降的计算方法在珊瑚礁地基应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采用Schmertmann经验(半经验)公式法和欧标SPT法对苏丹一个已建的重力式码头进行设计复核。结果表明,采用基于SPT指标的经验(半经验)公式对珊瑚礁灰岩地基沉降计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红海深处     
看来也许有这种可能:中东和平问题的解决进程将受到红海特殊结构珊瑚礁的影响。埃及人曾提议:在埃及重新占领的西奈半岛的部份地区建立埃及第一个国家海底公园。红海的底质是由石灰石和成群的生命体的残骸堆彻而成的。实质上这些结构就是居住着小水螅的硬壳。这些硬壳小水螅会分泌一种美丽的石灰质的分泌物,把自身围起来,形成管状掩蔽体,逐年累月地堆砌成珊瑚礁结构。有些红海珊瑚礁甚至有数千年的历  相似文献   

8.
苏世定  王幸  桑登峰 《水运工程》2019,(10):187-192
针对珊瑚礁岩土复杂工程特性所带来的钢管桩沉桩收锤标准难确定、沉桩施工高程难统一等难题,研究了珊瑚礁岩土地区钢管桩沉桩规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钢管桩在珊瑚礁岩土中的终锤贯入度、沉桩锤击总数以及入土深度进行对比。结合现场试验测试和可打性分析,指出打入式钢管桩易穿透珊瑚礁岩土、所需锤击总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珊瑚礁岩土软硬分布和土颗粒破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桩可以穿透高标贯击数(100击以上)的珊瑚礁岩土;常规的工程设计施工经验直接应用于珊瑚礁岩土容易造成较大的偏差,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校核。  相似文献   

9.
基于珊瑚礁岩疏浚工程的土工试验测试数据、地质勘察资料、海洋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环境,应用归纳、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疏浚珊瑚礁岩分布特征、物理力学特性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抗压强度高和完整性好的珊瑚礁岩主要分布在外礁坪剧烈冲刷带,即为疏浚中常说的挖掘困难的口门地带。2)疏浚珊瑚礁岩具有物理力学指标变化范围大的特点,会给疏浚施工带来困难。3)珊瑚礁岩特性指标之间经验公式的回归系数均在0.699以上,具有较高相关关系。以上研究成果为珊瑚礁岩疏浚工程投标决策、工艺管理和施工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依托沙特RSGT集装箱码头项目,结合珊瑚礁的矿物成分及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分析,针对珊瑚礁砂(砾)填料开展室内击实试验对比研究,采用低能强夯和振动碾压相结合对珊瑚礁砂(砾)浅表层地基进行压实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珊瑚礁砂(砾)材料属于一类工程应用较少的新型填料,该类填料地基的浅表层碾压效果较好,且经济、环保,可望在珊瑚礁大量分布的沿海地区的港口码头建设项目中得到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庄林 《航海》2005,(2):37-39
世界七大海底奇观之首的帛琉,拥有全世界最美丽的珊瑚礁景观。到了帛琉,您绝对无法抗拒清澈海水的诱惑,美丽的珊瑚礁与缤纷的热带鱼,交织出令人惊艳赞叹的海底伊甸园。如果您受过专业训练,潜人海中可以享受最纯净的解放;或您也可以选择浮潜方式,由于海水相当清澈,  相似文献   

12.
《水道港口》2015,(5):436-438
珊瑚礁回填料属于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为了获得苏丹港珊瑚礁回填料地基加固的施工参数,采样进行了珊瑚礁回填料击实试验。试验表明:珊瑚礁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10.2%~11.5%,最大干密度为1.848~1.980 g/cm3。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进行振动碾压,地基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东非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码头项目地处珊瑚礁砾砂岩地区,采用PHC桩作为桩基础,桩径分别为800 mm和1 000 mm。通过珊瑚礁砾砂岩的土工试验和不同桩径PHC桩沉桩规律研究,得到珊瑚礁砾砂岩碎屑的PHC桩-土界面峰值摩擦角和残余摩擦角值。通过总结2种桩径各200根基桩的沉桩规律,得到桩靴长度为1.5 m的φ800 mm和φ1 000 mm PHC桩进入强风化珊瑚礁砾砂岩深度及沉桩规律;珊瑚礁砾砂岩地区φ1 000 mm PHC桩比φ800 mm PHC桩穿透能力强,φ1 000 mm PHC桩宜采用高程控制为主、贯入度为辅的终锤标准,而φ800 mm PHC桩可采用高程和贯入度双控进行沉桩施工。研究结果可为该地质条件下PHC沉桩施工及理论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描述珊瑚灰岩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层分布规律,分析珊瑚礁灰岩的工程特性,并论述在珊瑚礁灰岩地区的钻探工艺,对苏丹红海沿岸珊瑚礁灰岩地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几年来的勘察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海洋酸化     
易家康 《航海》2005,(6):28-28,31
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海水正在逐渐变酸。这种变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依靠珊瑚礁旅游的海洋经济构成灾难性后果——现在还无法逆转。  相似文献   

16.
以疏浚过程中珊瑚礁碎块在管道内固液两相流的运动规律为背景,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珊瑚礁碎块密度、粒径以及浆体浓度对水平管道输送过程中固体颗粒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珊瑚礁碎块密度与粒径越小、浆体浓度越大,碎块颗粒的临界流速越小;珊瑚礁碎块密度与粒径越大、浆体浓度越小,碎块颗粒需要的临界流速就越大。基于数值计算结果,拟合珊瑚礁碎块临界流速计算公式,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该公式进行验证,其平均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临海地区珊瑚礁砂土现场基坑集水明排试验,表明土层渗流稳定,并分别采用集水廊道计算公式及"大井法"计算公式,反算了珊瑚礁砂土层的渗透系数。同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珊瑚礁砂土层的渗透性,对临海地区珊瑚礁砂土层的基坑降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沙特RSGT码头项目吹填珊瑚礁地基加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沙特某码头项目,针对珊瑚礁的矿物成分及其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分析采用珊瑚礁砂(砾)作码头吹填地基填料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两类地基处理方法振冲与强夯处治前后地基SPT与CPT检测结果,表明该珊瑚礁材料属于较好的一类新型填料,地基处理效果较好,且经济、环保,尤其适合在珊瑚礁大量分布的沿海地区港口建设项目的造陆工程.  相似文献   

19.
在珊瑚礁地质条件下,先冲孔穿透珊瑚礁再钻孔施工灌注桩,在国外设备受限的条件下完成了任务,对于工程量不大的项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类似工程中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秦志光 《水运工程》2022,(12):232-238
针对沙特阿拉伯Tusdeer港口珊瑚礁软土,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软土的形成原因,并根据室内试验、原位十字板试验等结果确定其工程性质。结果表明:珊瑚礁软土的形成具有区域性特征,平缓、呈锯齿状的泻湖浅盆地貌利于细颗粒的沉积,软土的分布往往不连续且规模相对较小,软土的钙质含量较高但存在区域性差异;珊瑚礁软土中粉粒含量为56%~79%,其工程性质与一般滨海、河湖软土存在较大差异;珊瑚礁软土黏聚力为2~5 kPa,低于滨海、三角洲软土,内摩擦角22°~31°,高于滨海、三角洲一般软土;在深度2~5 m,珊瑚礁软土原位十字板强度20 kPa左右,灵敏度为1.5,属于低灵敏软土;珊瑚礁软土为工程性质不良的土体,对工程具有危害性,应充分考虑珊瑚礁场地钙质软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影响,慎重评价珊瑚礁工程场地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