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西部大开发中高速公路建设破坏文化遗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应采用多种手段增强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水平,改进有关制度、法规及变通高速公路有关技术指标,达到高速公路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局面,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西部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方法,针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特点,通过常吉高速公路实例,研究了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和营运期间的自然环境保护技术,从而给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可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鄂西北山区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特点与工程实施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伟 《公路》2001,(8):13-16
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区,以襄樊市郜或互通枢纽为起点,由东向西经过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丹江水库及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武当山风景区,终点为湖北西部重镇汽车工业城十堰市。因此,该项目环境影响与环保实施对策均有其特殊要求,本文对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保特点及工程实施对策作了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襄十高速公路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伟 《公路》2002,(3):19-21
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区,以襄樊市郜营互通枢纽为起点,由东向西经过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丹江水库及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武当山区风景区,终点为湖北西部重镇汽车工业镇十堰。因此该项目环境影响与环保实施对策均有其特殊要求,本文对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保特点及实施对策作了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襄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特点及环保实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博  林伟 《交通科技》2001,(6):25-27
湖北省襄十高速公路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山区,以襄樊市郜营互通枢纽为起点,由东向西经过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地丹江水库及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武当山风景区,终点为湖北西部重镇汽车工业城十堰。因此该项目对环境影响与环保实施对策均有其特殊要求,文中对该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环保特点及实施对策作了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探测与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西部,公路先行”,公路建设在西部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我国的西南、华南地区地形地质状况复杂,岩溶地形分布相当广泛,给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带来许多困难。结合湖南省常张高速公路K138 410~K143 000段岩溶路基探测与处理技术的实际,详细地探讨了岩溶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岩溶路基病害的探测、评价与处理技术,对于目前西部大开发中岩溶地区的公路修筑将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13日,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咸阳-永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陕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km的目标胜利实现。截止目前,陕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古窑子—王圈梁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古王高速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论证过程,揭示了前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公路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最高桥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沮河特大桥一次性顺利合龙,标志着铜黄高速公路南段全线贯通,为2015年铜黄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创新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保护综合技术研究"。在公路路线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防护工程和附属工程5个方面共选取22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并在大量调查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确定各个指标的等级标准,以此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归纳了公路施工、营运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通过与国外公路环境保护比较,指出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公路是昆曼国际陆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相映生辉,其中近22 km的路段还穿越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为把思小高速公路建设成为一条具交通安全、行车舒适、景观协调、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可持续发展等特征为一体的高速公路,在设计过程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设计理念,大胆地尝试和创新,探索出适合可行的环境保护处治方案与措施。同时为今后热带雨林地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研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毛涤怀 《公路》2003,(1):158-162
就高速公路建设与建设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建设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就优化建设环境的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莹  余卫民 《公路》2007,(6):167-171
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创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新思路,建设了一条施工中对沿线环境最小破坏、施工后的高速公路景观完全融入周边大自然环境的“环保型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5.
绕城高速公路环境绿化及环保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勇  赵立铨 《公路》2002,(4):115-118
在进行绕城高速公路绿化环保设计方案时,要根据城市功能以及历史文化特点,道路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来设计相应的绿化景观和环保工程方案,对当前蓬勃发展的大中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绕城高速的环境综合整治。它保留了现状自然植被,充分利用下沙土壤资源,加强绕城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塑造下沙新城绕城植物特色风貌。以堆土造坡及造林手法营造现代生态高速公路景观长廊,提升沿线居住、工业等环境,以"道路有机更新"带整治、带保护、带改造、带建设、带开发、带管理、带调整,从而充分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7.
芮睿  王昊  崔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53-154,161,2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时由于沿线的地形环境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该文结合实际,对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其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泮宏伟 《交通科技》2007,(3):127-129
根据银古高速公路施工期开展环境监理的实践,论述了公路施工期实施环境监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公路项目环境监理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探讨了公路施工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文友  秦勤  徐碧华 《公路》2006,(2):92-96
以皖南山区的铜陵~汤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例,从景观的美学质量、敏感度、阈值等方面对拟建公路项目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景观环境)进行现状评价,再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特点分析建设项目在其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可能给景观环境带来有利的和不利的潜在的影响,并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景观保护、利用、开发及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深入研究新疆地貌、水文、气温、土壤、植被、常见自然病害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阐述相关的工程经验及治理措施,为新疆地区的公路建设提供引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